资产证券化出奇制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奇制胜论文,资产证券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和发展。宣告了一种全新融资技术和金融工具的诞生,它不仅激活和丰富了国际金融市场,而且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能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主力军。
美国一家地产公司,经营很不景气,但有一天,公司发现自己有一处地产,极具旅游价值。这一发现,迅速成为媒体的热点。于是,地产公司借风行船,大造声势,并马上将经营重点转向开发这片土地,结果公司绝处逢生,资本市场也由此多了条财路。
开发旅游,地产公司既无资金,又债台高筑,谈何容易!其实,当时已有不少债权人,纷纷请求法院宣告其破产;还有的债权人,则要求地产公司用该地产偿债。这时候,美国著名的L&D金融公司,登门拜访,并献出一则锦囊妙计:地产公司向L&D金融公司申请许可后,以该块地产为支持,向社会发行一亿美元的债券,并承诺用地产开发后的收益,来清偿所有的债券本息,L&D金融公司则以自己的信用和地产,为该债券作担保。由于L&D金融公司信誉极高,公众对项目的开发,也极为看好,所发行的债券被评定为AAA级,结果,销售一举成功,地产公司如愿以偿,筹到了一亿美元资金。地产公司拿到钱后,按照既定计划,全力开发这个风景区,并在四年内还清了全部债券本息,地产及风景区的权属又回归到地产公司手中,公司的经营由此度过了最严寒的冬天。
今天的资本市场,应该感谢L&D金融公司,正是其当初的天才一招,使得后来许多的融资难题,由此迎刃而解。而那些如房屋、地产等缺乏流动性、但在未来能够带来巨利的资产,被转换成了可流通的证券,使资产所有者预期的收益,得以提前落袋。这一过程,就是如今最流行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目前已在金融领域里执其牛耳,但在70多年前,它所蕴涵的巨大价值,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上世纪日80年代初,由于受到高利率政策的限制,美国各金融机构捉襟见肘,在困境中,L&D金融公司典范案例,给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住宅贷款公司等一丝亮光,在更加完善的设计下,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助学贷款、各类应收账款、房地产未来租金收入、航空公司未来的机票收入、汽车的未来运营收入、税收及其他财政收入等等资产,都纷纷被证券化,并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公开交易。而资产证券化所形成的证券,风起云涌,纵横驰聘,雄霸证券市场的半壁江山,成为金融领域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资产证券化,英文简称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意指背后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化。通常被证券化的是一些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比如银行的长期抵押贷款、企业的应收账款、体育场馆的预期收入等等,资产拥有者将自身持有的各类资产分门别类,加以汇集组合,形成一个个“资产池”,池里所装的资产都具有相似的收益特征,然后,再把这些“资产池”委托或卖给专门机构,比如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专门机构以“资产池”的预期收益,作为未来的偿债保证,以自己的资信,为债务作严肃的担保,向投资者发行各类可以流通转让的证券,从而迅速收回资产占用的本金。可见,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在资本市场上处置未来一定期限的预期收入,不仅包括种类抵押贷款,还包括诸如供水、供气、供油合同、出口贸易收入、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的预期收入、公用设施的远期收费收入、版权专利费收入、消费品分期付款等等,使之立即变现,一次性取得大量现金的过程。
在一个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模式中,必然涉及到三方当事人:一是原始资产的所有者,或称资产证券发起人,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公司、抵押公司或其他公司等;二是专门公司,主要是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企业法人、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者等等。发起人的职责是把将要证券化的资产,如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抵押的房地产等等,按照不同的信用和收益特征,分类整理为一批批资产组合,并与或出售给专门公司;专门公司的职责是以这些资产的未来收益作为保证,发行资产支持的证券,以收回资金,交与发起人或补偿自己的购买成本,同时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经营和处置,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收回资产组合中的偿还本息,支付给投资者。于是,发起人收回了资产占用的本金,专门公司得到了利差或佣金,投资人得到了利息或股息,三方都得偿所愿。
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债权方案,一种是股权方案。前者以“资产池”为支持,向投资者发行债券,然后通过该“资产池”在其后年度内稳定的现金流入,向投资者逐年偿还债券本息,该方案最典型的案例是以奥运设施未来的租金收入为支持发行的债券。在这一方案中,对投资者最重要的保障措施是“信用增级”,由于准备证券化的资产欠缺流动性,为了增加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专门公司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债券的信用,常见的方式包括:评估预期收益;区分优先和次级债券;在银行开立现金担保账户,承诺当未来收益不能足额实现时,由此账户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弥补;由银行或金融担保公司作为第三方,提供全额或部分担保,等等。股方案相对债权方案要复杂一些,专门公司不仅要寻找合乎要求的资产组合,还要寻找理想的技术或项目,使之与“资产池”里的资产相结合,组建技术公司或项目公司,向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用技术公司或项目公司运营后所产生的收益,向投资者发放股息,该方案最典型的案例,是用以物抵贷的地产为支持组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该方案中,最重要的保障制度是“破产隔离”,即法律明文规定:无论资产拥有人还是专门公司发生破产清算,“资产池”都不列入清算范围,这样,“资产池”作为一种独立的财产,其本身的质量,与资产所有者和专门公司的信用水平,都完全分割开来,由于其不会被列入发起人和专门公司的破产财产,使资产支撑证券的投资环境不受信用风险的影响,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和发展,宣告了一种全新融资技术和金融工具的诞生,它不仅激活和丰富了国际金融市场,而且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的使用非常普遍,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其按揭支撑证券的总额已超过5万多亿美元,且每年以49.5%的速度增长,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除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欧洲1986、1987两年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总量仅为17亿美元,而到1994年一年的发行量就达到了120亿美元;澳大利亚近期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量每年有20亿的美元增长;在东南亚地区,资产证券化在1995年才刚刚兴起,便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正因为如此,在全球性的金融业领域中,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最时尚、最引人注目的词汇,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金融工具之一,成为当今及未来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