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不断增加,大型和超大型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完整性要求很高。因此,对混凝土施工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泥水化热大,分散困难。混凝土的内表面与表面之间往往形成较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为了解决裂缝问题,有必要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与建筑物的结构、指标和设计形状密切相关。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将影响施工效果和质量。详细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科学掌握了裂缝特征,科学控制了裂缝宽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措施,达到相关指标,使建设项目的施工顺利进行。
1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危害
1.1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会对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危害。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忽略混凝土裂缝问题,简单地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
1.2工程的防水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建筑结构水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建筑结构使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长期被水侵蚀,最终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1.3建筑物的性能
混凝土裂缝使混凝土内部的金属构件暴露在空气中,最终腐蚀,改变了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最终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冲击强度产生负面影响。
2大体积混凝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2.1水泥水化热
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一定量的热量,这是水泥施工中常见的情况。水泥的小尺寸是好的,因为它的面积小,所以释放的热量迅速释放到空气中并分解。大体积不同,面积大,需要大量水泥积累大量积累,而水泥是一种很容易产生热量的材料,它的大量积累会导致热量逐渐积累,并在堆积过程中形成一层。水泥密封加热。它不能及时传播。后来,随着混凝土体积的增加,热量将逐渐累积到一个很大的水平。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与外界温度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建筑对象的性能会非常不稳定,随时都会出现问题。如果您需要使用这种材料,您必须始终注意的情况,你可以直接散热。因此,混凝土的最高温度通常发生在浇筑后的3至5天内。在此期间,混凝土的温度将很高,这将导致浇筑。混凝土裂缝。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平地就会出现粗糙和凹坑。
2.2外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实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界面厚度大、开度大,内部热不易消散。当外部环境温度急剧升高和下降时,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当裂缝过大时,出现梯度差,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同时,当外部空气湿度较高时,混凝土的内部湿度较小,这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急剧收缩的问题,也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2.3安定性裂缝
这种裂缝也发生在高架桥的施工中,主要是由于水泥材料的不合格使用,这些裂缝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裂缝。在逐渐冷却和散热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收缩过程.一般来说,体积越大,收缩越明显。在收缩过程中,如果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引起内部收缩应力。大体积混凝土一旦突破极限,就会产生裂缝。
2.4混凝土的收缩
2.4.1水泥硬化需要约20%的水在混凝土中,约80%的水。过量水分的蒸发会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水分蒸发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如果混凝土收缩,然后充满水,它可以恢复膨胀,几乎达到原来的体积。干湿交替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这对混凝土是非常有害的。
2.4.2干缩裂缝。由于混凝土的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蒸发快、内部接触面积小、挥发速率慢,导致混凝土内部和外部异步收缩,最终导致收缩开裂。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3.1运输和排放
混凝土搅拌机用于地面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塌陷的运输时间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运输时间长,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做好覆盖混凝土的工作,以避免过度的用水量。在现场卸料过程中,必须对搅拌机的物料质量进行详细的观察.如果大量的混凝土或浆液正在流动,则不应使用这种材料。此时,它需要按顺时针方向搅拌2-3分钟,然后排出.在给料过程中,必须配合混凝土泵送,实现倒向均匀排放,控制混凝土高出料斗的高度。
3.2设置隔离层
在原设计中,保护层、防水层和垫层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在基础施工中,三层间的摩擦力较大,与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强,对防水层影响较大,易产生裂缝。结合力是引起裂纹变形变化的主要因素。如果它被削弱或消除,由变形产生的应力将减少。在垫子上放置一层塑料屏障,以减少粘着,给地板更大的灵活性,以避免对防水层造成损害,从而减少裂缝。
3.3温度方面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通过专业计算确定温升峰值、内外温差、冷却速率等控制指标。因此,应制定温度控制指标,以满足以下要求:第一,混凝土浇筑体温度不应超过30度,在此基础上,温度不得上升超过30度。其次,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不应超过25度,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气温的温差不应超过20度。最后,混凝土浇筑的冷却速率不得超过2度/天。
3.4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
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注重对后续施工工序的改进。(1)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本身的尺寸,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小外部温度等外界条件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功浇筑,无破坏。(2)选择适当的振动设备和时间,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或过度振动。(3)在混凝土初始压实前,应进行二次压实和抹灰,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4)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温度检测,以混凝土本身与外部温度的差异、混凝土本身与内部标准温度的差异为研究对象,选择合适的脱模时间。(5)科学合理地维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有效地保证其湿度和温度,从而有效地减少裂缝的发生。
3.5强化混凝土浇捣工作减少裂缝产生
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和夯实是减少裂缝的重要环节。根据施工现场不同混凝土塌陷的要求,合理设置夯击时间和强度,以满足快速插入和慢拉的要求。灌浆后,为了加强裂缝的控制,应采取一定的蓄水保温措施。它通常是通过用薄膜或湿袋覆盖建筑表面来维护的。其目的是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天气,尽量避免下雨或刮风时浇水。如果是多风多雨的天气,我们可以用保护罩盖住它,以防止水流入基坑。对于低结构混凝土,应尽快回填土,这也是减少裂缝的有效措施。当混凝土浇筑到表层时,必须进行平整和压实,以消除内部气泡和水分,提高密度,减少裂缝。
结语
总之,建筑业的发展对混凝土技术和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整个工程的质量密切相关。本文综合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根据影响裂缝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控制措施。通过这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裂缝,提高抗裂性能,保证施工质量。
[1]刘恒,浅析房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建筑工程艺术与设计,2018,24.
[2]李民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的成因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7).
[3]罗金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监控要点[J].四川建材,2017,43(4):174-175.
论文作者:郝书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温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