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新建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论文_薛兰,高晓燕,刘默萍,李璇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目的 识别与分析某电厂新建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管理措施。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电焊烟尘、氨、一氧化碳、联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硫化氢、二氧化锰、臭氧、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密闭化、自动化程度高,在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该项目就职业卫生方面而言可行。

【关键词】电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

为充分利用某矿区的煤炭资源和矿井疏干水资源,建设大容量火电机组,就地实现煤电转化,减轻运输压力,某电厂拟新建2×1000MW机组工程。受某电厂委托,编者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电厂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中输煤、燃烧制粉、热力、除灰渣、化学水处理、电气、脱硝、脱硫、热工自动化及其它辅助生产单元等。

1.2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内容。。

1.3 方法

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1](GBZ/T 196-2007)的要求,对建设项目采取检查表分析法、工程分析法、类比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2 结果

2.1 项目概况

某电厂新建2×1000MW超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为煤电一体化火力发电模式,燃煤采用带式输送机从煤矿直接运输至电厂,电厂内设贮煤场。同步建设石灰石-石膏脱硫、液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电厂除灰渣系统拟采用灰渣分除,除灰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除尘、正压气力输送系统,炉底渣采用干式排渣系统。电厂水源拟采用矿井疏干水,各类污、废水采用分流制。主机冷却采用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辅机冷却水采用空冷系统。发电接入新建高压变电站。厂区总平面拟采用三列式布置格局,由西向东依次布置配电装置区-主厂房及脱硫设施区-贮、卸煤设施区,固定端朝北,南北扩建,汽机房朝西,向西出线;由北向南依次布置辅助、附属设施区-主要生产设施区-施工生产区;间接空冷塔布置在厂区西北角,电厂主入口朝北,侧入式进厂。

2.2 主要生产工艺

某电厂2×1000MW机组新建工程拟燃用原煤从矿区煤场经带式输送机进厂,经中速磨磨制成粉后送入锅炉燃烧。除盐水经多级预热器预热、除氧补入锅炉,被锅炉加热成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经变压器送入电网。做完功的乏蒸汽通过空冷装置冷却,与一部分除盐补充水混合经预热、除氧后再送入锅炉循环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从锅炉排出,经脱硝、除尘、脱硫后由烟囱排入大气;燃烧后产生的灰渣由汽车运输至灰场或进行综合利用。本项目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

图1 某电厂新建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图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选取自治区范围内其他地区某公司2×600MW机组工程作为类比对象。经类比调查和工程分析可知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单元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

.5 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

2.5.1防尘

本工程拟采取的防尘措施为煤场四周设防风抑尘网,在输煤系统的转运站、皮带尾部及原煤斗均安装有除尘、降尘装置;锅炉设真空清扫系统等防尘措施;在易产生粉尘的场所分别采用了加湿、喷水等措施。

2.5.2防毒

本工程生产装置实现密闭化、管道化,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生产过程采用炉、机、电集中控制方式,采取自动化,工人作业方式以自动控制为主,现场巡检为辅,工人减少了接触毒物的时间;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均有机械通风设施;氨液泄漏处及氨罐区域装有氨气泄漏检测检测仪及报警器;酸、碱、氨、氯作业场所附近设置安全通道、淋浴器、洗眼器及排水设施。

2.5.3防噪、防振

本工程首先从噪声源上加以控制,对于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采取行之有效的隔声、消声、吸音等措施,各种高噪声设备均做减振处理,同时采用合理布局措施。工人以集中控制室内操作为主,现场巡检为辅,减少接触噪声的时间。

2.5.4防暑、防寒

本工程对高温的设备及管道均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保证其外表温度小于50℃以减少热辐射;所有建筑物均设采暖装置;集中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设以及凡对温度、湿度有要求的房间均设置空调。

2.5.5防工频电场

本工程产生工频高压电场设备采取屏蔽网、罩等进行遮挡。

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4]要求。

2.6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本项目拟设置职业病防治所用仪器设备与劳保监测仪器。该职业卫生管理设计不全面,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法规要求。

3 讨论

3.1 结论

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先进,密闭化、自动化程度高。经工程分析与类比调查,认为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煤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电焊烟尘、氨、一氧化碳、联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硫化氢、二氧化锰、臭氧、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经类比调查与结果分析,作业场所的毒物浓度和大部分物理因素强度均可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以内,但粉尘浓度超标严重,粉尘超标作业点集中在输煤、灰渣库,粉尘是该项目今后治理的重点。在酸碱、氨、硫化氢作业场所正常生产情况下,作业场所毒物浓度较低,但应注意其在事故状态下产生急性职业病危害。锅炉房存在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锅炉加药间与脱硝装置存在的氨,维修电焊作业会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锰产生,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为《高毒物品目录》中的高毒物质,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作业人员接触机会不多,影响范围较小,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和《高毒物品目录》规定,本项目可归类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3.2 建议

本项目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专篇设计。

本项目应按照根据各岗位接触的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劳动者设计提供有效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联氨等高毒物品,有可能发生急性中毒,应设置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作业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本项目应加强管理,并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到位、个人防护有效、运转正常,以及应急救援措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薛兰,1975.8,女,汉族,硕士,籍贯土默特左旗,副主任医师,从事职业卫生工作

论文作者:薛兰,高晓燕,刘默萍,李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  ;  ;  ;  ;  ;  ;  ;  

某电厂新建工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论文_薛兰,高晓燕,刘默萍,李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