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与质量: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艰难选择_大学论文

数量与质量: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艰难选择_大学论文

数量与质量:世界高教改革的艰难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教论文,艰难论文,数量论文,质量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887(2000)03-0120-04

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问题,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60年,全世界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只有1300万,1991年已增至6500万,预计2000年将达到7900万。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表明了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在规模的扩大上作了不少努力。但是,这种发展至今仍远远未能满足人们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忧虑也日趋强烈。美国高质量等教育小组在1984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已指出,“由于目前许多美国人所受教育还不足以发挥其潜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就要扩大,所占人口比例也要不断增加”,“但是倘若学院,社区学院和大学不能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计划,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平等要求全体美国公民都能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注: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3页。)法国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也强调:“法国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注:王英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5期,第9页。)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则更是直截了当提出:“发展大规模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将成为今后的主要挑战。”(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教育参考资料》,1999年7~8期,第18页。)

高等教育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问题,涉及到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对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无疑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探讨。

一、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就一直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强大压力:一是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持续大幅上升,一是人们在质量上对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表现出不满。两者合起来构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量持续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以及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大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有资格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知识含量都在提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接受过高等教育已成为进入许多行业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又进一步论证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三是终身教育观念的确立彻底打开了传统高等学校面向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大门,使得许多在以前看来已完全不可能再进入大学学习的人又有了重新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由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在持续大幅上升,加上高等教育民主化浪潮的出现,各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也就不得不一再扩大,而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拨款却因种种原因不仅没有相应的增加,反而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还有所下降,这就使得许多高等院校的运作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一些学校已不得不放慢基础设施现代化步伐,削减需要高投入的课程,减订图书,甚至裁减教师和研究人员;不少教师则穷于应付上课,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和充实提高,这一切自然也就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科研的质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经费问题对高等教育的正常运作已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已导致学术水平的下降”。(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教育参考资料》,1999年7~8期,第15页。)而这也正是人们在质量上对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越来越不满意的原因。事实也表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所表现出的不满,已构成这些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巨大压力。

的确,这些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的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付出了牺牲质量的代价。例如在亚洲,20世纪70~80年代可说是东盟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就一直未能同步。有关研究表明,仅菲律宾一国,1986~1987学年其高校就有1169所,在校生达110多万,俨然是世界高教大国,“但是,这一成就的取得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除少数几所高水平的院校(如菲律宾大学)外,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只相当于专科水平。”(注:房剑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5页。)美国虽是公认的高等教育世界强国,但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有关部门已不得不把提高质量作为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提出来,要求“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质量”,“在教学内容上跟上最新发展趋势”。(注:房剑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其实,著名学者菲力浦·库姆斯在1968年发表的《世界教育危机》,就对世界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出现的质量下降问题进行了讨论,然而这一问题在其18年后的著作《从80年代的观点看教育的世界危机》中,还被继续提出来讨论,可见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当然,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不能解决,也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因此放弃寻找解决办法的努力。实事求是地说,一方面既要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消除人们对目前高等教育的质量所表现出来的不满,这两者的确不容易同时兼顾。然而,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正在告诉我们,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应该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尽管到现在为止,人们所提出的不少解决办法,其效果也还在进一步检验当中。

二、中西方不同的观念与模式

关于高等教育的数量发展与质量提高问题,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也就决定了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模式。

相对而言,西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欧洲在11世纪末就有了大学(意大利Bologne大学建于1088年),到18世纪,欧美各国的大学已十分普遍。在其后的两百年发展历史中,虽然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样的重大事件并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干扰,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高等教育发展已基本上比较正常,属于“合乎逻辑的延续和增长”,有的学者也称之为“适应性增长”,(注:房剑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2页。)因此在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问题上,人们是以一种比较正常的心态来看待,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实际操作效果也还不能说是很理想,但还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偏差。

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自己的高等学校。而且在其后的七八十年中,历经战乱和重大政治影响,其发展受到严重干扰。水平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因此人们都迫切希望通过一种超常的发展方式,在较低的起点上能尽快弥补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这种状况也就决定了数量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不容易把握好,加上思想认识上不时出现的偏差,结果便导致出现对自身发展很不利的左右大幅摆动现象。例如1957年我国的高等学校仅229所,在校生52万,到1960年就猛增到1289所,在校生达175.5万,这一量的快速扩张的结果,则是1961~1963年的全面调整,高等学校又减少为407所,在校生1963年则下降到117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又出现了新的一轮数量发展浪潮,在这新的一轮数量发展浪潮中,尽管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也一直在强调提高质量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数量的快速扩张还是成了发展的主旋律。而质量的监控和提高则似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质量”的理解不够系统、不够深刻,以为质量问题仅仅与教学有关,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与活动的多层面概念”。(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教育参考资料》,1999年7~8期,第14页。)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一直比较注意从系统的组织结构、任务、特定学科的条件和标准等诸多方面来考虑质量问题,既重视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和课程的质量,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质量和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因此质量的落实也往往停留在表层,使人感觉到力度不够。

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管理观念比较陈旧。当今世界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建立全新的质量保证体系,一种新的质量保证观念已经在很多方面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例如强调预防为主而不是强调事后的检查和把关,注重系统、全面、全员以及全过程的综合治理而不是就事论事、分散管理,倡导质量文化,强化竞争意识,变单纯符合有关标准为尽可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等。而陈旧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念,不讲未雨绸缪,不求制度创新,缺乏优胜劣汰机制,没有优质服务意识。因此质量的监控难以到位,质量的提高也难有保证。

三、对数量与质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新审视

要解决好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问题,首先必须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内有学者认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二者往往交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同一时期很难兼顾。在数量大发展以后,就需要有一段调整和整顿时期,也就是注重质量的时期。质量的提高又为数量的进一步增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注:王英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危机与改革趋势》,《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5期,第9页。)有人甚至还认为“这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和表现。”(注:房剑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不可否认,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一直表现为相互对立,此起彼伏而很难齐头并进。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相互对立并不是因为这二者本身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或不可能同时兼顾、齐头并进,而是因为人们对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还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在某一时期由于只注重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高,导致人们对质的不满;在另一时期则又矫枉过正,强调质的提高而不敢再言量的增长,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不高,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社会需求与需求的满足间形成较大缺口。这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不大正常的状态,也许可以称之为“纠错式发展”,其代价则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的浪费,只能说明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事实上,高等教育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本来就应是不可分的。没有质的提高而只有量的增长,即使增长得再快也不过是一种“泡沫式”的增长;没有量的增长而谈质的提高,这种提高也是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多大意义。其次,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还共同受制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因此,尤其是在客观条件并不尽如人意时,两者的分离或不能同时兼顾都会出现问题。例如在国家经费投入没有相应的增长及有关方面的建设尚未跟得上的情况下,只顾量的增长必然会导致质的下降,而只一味强调质的提高也必然会导致量的紧缩和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这两种情况对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显然都很不利。

所以,高等教育的增长和质的提高对于特定的客观条件而言应存在着一个适宜度,这个适宜度实际上就是特定的客观条件对量和质的特定要求。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存在一种适宜质量,这似乎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个问题:“所谓适宜质量,就是指(高等教育)适合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实际需要的质量。由于我国属于短缺经济,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面前,我们在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高低时就不得不正视教育成本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就不能不顾社会的实际需要关起门来谈教育质量。”(注:房剑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量和质的适宜度以及适宜质量的提法是不是妥当也许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是,如果把高等教育的“纠错式发展”也看成是一种“永恒的”正常模式,是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和表现”,那么,这种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实践恐怕只会有更多的误导作用,因为量和质反正难以同时兼顾,出了偏差再作调整也是“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和表现”,其结果则只能使人以一种轻率、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高等教育量和质的发展,其有害性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四、对实践的理性回答

从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的总的情况来看,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中量和质的关系问题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能够比较理智地、科学地处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但是,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来看,有的问题似乎人们还缺乏理智的深层次思考。例如,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量的迅速扩张问题?这种量的迅速扩张是不是真的反映了客观现实的一种必然要求?相应于量的这种迅速扩张,质的提高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以及作出怎样的回答才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合乎理性的发展?

应该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量的增长速度和幅度上都是惊人的。1986年我国的普通高校招生不过57.2万人,1998年达到108万,而1999年则一跃而到157万,比上年增加了48.1%!当然,这一惊人的数量扩张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我国的高教发展确实还远未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初步形成教育投资的观念和能力,对于政府而言则可通过这样的手段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惊人的数量扩张是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增长速度已经引起了社会的不安,有人已尖锐地指出现在的大学文凭正在贬值。按理说,我国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迅速提高是一件好事,李岚清在给教育部的信中也认为:“从人才供需关系的数量上说,发展教育不会产生人才过剩问题,因为人已经在那里了,你不让他受高层次的教育,他也还是过剩,而且是低素质的过剩,对社会更不利。”(注:《高教文摘》,1999年第10期,第14页。)但是,如果质的提高不能与量的扩张保持同步,则不仅大学文凭的贬值是必然的,而且这种量的增长也将会是一种“泡沫式”的增长。

如何保证质的提高与量的增长同步?增加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措施。然而,强化质量意识、建设质量文化以及抓紧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则更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因为当前我们的质量建设已明显跟不上数量的发展速度。相比之下,西方的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倒是率先迈开了步子,例如在法国,目前教育部正针对大学生在学业上居高不下的失败率和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方面,围绕着质量的提高问题提出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其中,教学的组织更多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课程组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和其他方面的管理等方面都更注重质量的提高,落实了有关的量化标准。在美国,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美国政府正拟重新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基地。1998年美国高等教育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力提高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联邦政府已经拟在今后7年左右时间拨款120亿美元用于聘任和培训10万教师,以彻底改变过去一味追求高生师比、重数量的经济效益而对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忽视的倾向。除此之外,人们正在建立适应21世纪的高质量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模式——高等教育的认证制度,质量意识正在深入人心,质量文化正蓬勃兴起。可以这样说,保持量的增长与质的提高同步,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经过理智思考后的发展潮流,也是最明智的选择。我国当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加紧构建一个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少走弯路。

毫无疑问,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低,正因如此我们还需要在量的扩大上继续努力。但我们当前尤其要注意一味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提高的倾向。例如,不顾我们硬件建设的现实情况和现有条件,一味要求提高高等学校的生师比,盲目与其他先进国家进行攀比,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高生师比固然表明师资潜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掘,但高生师比离不开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科研条件。因此,提高高等学校的生师比必须要同时加大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力度,加快有关硬件建设的速度。否则生师比的提高将必然是更多的质量隐患。经过多年研究后,美国教育部的专家甚至认为,与传统的追求高生师比观念相反,实行小班级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高质量人才。克林顿总统近年也向美国人民作出许诺,要改变高等学校人数过多、过于拥挤、教师指导学生不力、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美国尚且如此,他们的做法是否也值得我们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呢?

可以说,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将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和挑战。

收稿日期 2000-01-03

标签:;  ;  

数量与质量: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艰难选择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