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患者324例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田青,高尚,韩彤彤

心血管内科患者324例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田青,高尚,韩彤彤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9

【摘 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24例,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中,治愈152例(46.9% ),原发病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157例(48.5%),其中并发症(均为心力衰竭)病情加重10例,死亡5例,合计治疗无效15例(4.6% ),总有效率为95.4%。本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2~7个月,平均(4.2±0.5)个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表现满意30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5.4%。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174-01

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较多,且病情复杂,往往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心病、风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干涉,还可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逐渐消除患者的病发症。本文对324例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达到希望看到的好效果,以下就是这些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24例,男199例,女125例,年龄41~85岁,平均( 62.3±1.5)岁;病程3个月~17年,平均(5.3±1.2)年。本组病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原发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63例,肺源性心脏病52例,风湿性心脏病26例,冠心病120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0例,心力衰竭5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早搏52例,心肌炎36例,心律失常125例,心绞痛94例。均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均无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本组病例均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并且住院继续治疗与观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通过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不同状况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常规护理力度入手:(1)确保病房内的温度还有湿度恰当,良好的环境、整洁的物品;(2)提高对患者皮肤的照料,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维持病房内的被褥不潮湿、干净度,防治患者形成压疮;(3)切实做到对患者的口腔护理,防治呼吸严重困难者形成口干、口臭以及其他状况,防止交叉感染;(4)密切关注患者的膳食情况,患者应避免摄人高钠、高脂食物,引导患者多摄人对于病情有利的膳食,严格管控摄入食物的量,禁止暴饮、暴食; ( 5)增加病房的夜间巡查,碰到呼吸困难状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实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1.2.2药物护理

在本组病例的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心血管内科患者治疗中的用药情况较为复杂,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加强用药护理,将增加临床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性。例如:心肌病、肺心病患者对于洋地黄类药比较敏感,在临床药物治疗中,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提醒患者谨慎用药。另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药物的药理作用,加强对于患者的用药护理。多数心血管疾病在发病时具有昼夜节律的特点,例如: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患者多于清晨、午间发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尤其是疾病的高发期、高血压峰值与药物最大有效时间等,择时给予患者药物。

1.2.3心理护理

在本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多数患者表现出恐惧、紧张、绝望、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或情绪,护理人员一定要细心、耐心的心理疏导。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症状的了解,护理人员务必按时开展专业、细心、耐心的临床检查工作,更早分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病情发展以及转归情况,依据医生制定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说明,在细心的谈话与交流中,可以增强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对于住院期间表现出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态以及情绪变化,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在检查与给药期间,加强对于患者的激励与安慰,使得患者逐渐摆脱阴影,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救护工作。

1.2.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叮嘱患者健康饮食,注意休息,调节心态,加强锻炼等,并告知患者出院后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来院就诊等。

2结果

本组病例中,治愈152例(46.9% ),原发病病情得到控制或缓解157例(48.5% ),其中并发症均为心力衰竭脑情加重10例,死亡5例,合计治疗无效15例(4.6%),总有效率为95.4%。本组病例的住院时间为2~7个月,平均(4.2±0.5)个月,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表现满意30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5例,满意率为95.4 % 。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高发疾病,同时也是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由于本病反复发作、病情复杂,治疗周期较长,除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外,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也十分必要。有研究表明,在心血管内科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

心血管病情重以及复杂,患者容易出现害怕、担心还有其他不良情绪的状况,护理人员必须细心劝导患者,让患者心理放心,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比如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整洁,为患者更换床单等,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疾病知识,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此外,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使患者科学、合理用药,避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通过护理干预,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还可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使得自身的护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心血管内科对于护理工作的高质量要求。

总之,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办法的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身体不断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大力普及。

参考文献

[1]万芳.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1):68-69.

[2]叶小红,陈伟琼,黄惠香.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2868-2869.

论文作者:田青,高尚,韩彤彤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患者324例的临床护理研究论文_田青,高尚,韩彤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