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职业锚论文

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职业锚论文

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我国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1)0033-0014-06

罗伯特·C·里尔登(Robert C.Reardon)(2005)认为,所谓职业咨询(Career consultation or counseling),主要指针对咨询对象(来访者、咨客)在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平等交往、商讨的方式,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的理论和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启发、帮助、引导咨询对象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正确认识自己、从心理和行为上更好地完成学习、工作与生活角色转变的过程[1]。本研究对“职业咨询”主要采用本定义所指涵义。我国学者研究“职业咨询”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末。本文主要就我国十余年来有关职业咨询的概念、理论基础、技术与方法、职业咨询从业者的角色定位与能力要求和职业咨询实践的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以促进我国职业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能有效的、可持续的、协调的、经济的、良性的发展。

一、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一)职业咨询的概念辨析及其特征

雷五明(2005、2009)对职业咨询和学校心理咨询及生涯辅导进行过辨析[2][3]。他认为,同样作为一种助人活动,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更不是同一关系,而是交叉关系。职业咨询和心理咨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含义、学科基础、理论依据、内容与方法上存在差异,联系主要表现在终极目标、原则、基本过程、会谈技术与提供服务的方式上基本一致。而在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之间,在含义与特征、侧重点、时机、着眼点、功能、过程和从业人员等方面均存在不同,而就其联系来说,生涯辅导包含职业咨询,职业咨询只是生涯辅导的一个环节而已,职业咨询应当含有生涯辅导的内容。进而概括出职业咨询的基本特征:①针对性。即针对求询者在求职择业时面临的各种问题或心理困惑而进行的心理咨询活动。②时机性。职业选择与发展存在着阶段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咨询内容。③实效性。职业咨询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实践的过程就是验证咨询效果的过程。

李洁(2006)认为,现代人将“职业咨询”简单定义为: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碰到一些自己不能解答或解决的问题时,向职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以期解决问题的过程。她通过对咨询、现代咨询以及职业咨询的定义进行比较,结合余明阳教授对咨询七大分类的阐释,认为“职业咨询”在与其他类咨询具有同样特征的同时,更有自己的特色之处,其个性化、多样性、社会性、独立性及专业性都很强,可以与会计咨询、心理咨询、金融咨询等一起归于“专业咨询”一类[4]。当然,也有人认为职业咨询包括在心理咨询的范围内,还有人认为它属于职业辅导之列。总之,职业咨询是一个新生的襁褓婴儿,其成长尚需假以时日。

(二)职业咨询的理论基础

有研究者(柳君芳,2000;解光夫,2002;夏岩宾、李灵,2008)经过分析、梳理后认为职业咨询理论主要包括[5][6][7]:

1.帕森斯(Parsons)“特质-因素”理论

1909年,美国波士顿大学帕森斯教授提出“特质-因素”理论。帕森斯在《选择一个职业》中把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①条件匹配:即所需专门技术、专业知识和应有的素质的职业与掌握该种特殊技能、专业知识和素质的择业者相匹配;②特长匹配:即某些职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特长,具有此特长的择业者可选择该职业。

2.金斯伯格(Ginzberg)职业发展理论

1951年,金斯伯格在《职业选择》中提出职业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在一定时间内做出一系列决定的过程,且相邻步骤之间存在着意义的联系;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大部分决定是不可逆的;职业选择过程以一种折中方式结束。金斯伯格还提出了终生职业选择过程中的3个要素:最初的职业选择、最初选择与后来工作经验间的反馈以及家庭情况和经济状况。

3.罗伊(Roe)人格理论

罗伊在1956年提出人格职业选择理论,并把个人早期经验分为3类:情感关注型、回避型、接受型。基于各种工作的主要行为活动对职业进行了分类,形成了8类职业:①服务类;②商务类;③组织类;④技术类;⑤户外类;⑥文化类;⑦科学类;⑧艺术与娱乐类。

4.萨珀(Super)“终生发展”理论

1957年,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伯提出此理论的12条基本假设,并提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模式,即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业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5.施恩(Schein)职业锚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锚概念是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毕业生的纵向研究中演绎而成的,是指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职业锚可分为8种类型: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

6.霍兰德(Holland)人格类型理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于1971年提出了职业性向理论(Career Orientation)。假设人可分为6大类型,职业环境也可分为相应的同名6大类型:实际型、研究型、社会型、开拓型、艺术型、常规型。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

7.廖泉文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

廖泉文教授提出的“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3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为3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第3个子阶段又可分为3种状况:顺利晋升、原步踏步、降到波谷。3大阶段是一个弹性边界,弹性产生的原因受教育程度、工作行业、职位高度、身体状况和个人特质、成就欲望等因素所影响。

(三)国外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柳君芳(1998、2000)主要介绍美国的职业咨询的创立、发展以及包括“特性-因素”论和“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等代表性的职业咨询理论[8]。她还介绍了德国的职业咨询的发展简况,职业咨询的具体措施,职业咨询人员的培训途径、资格及能力要求,职业咨询对经济发展的促进[9]。马庆发(2000)详尽地介绍了瑞士的职业咨询理论和实践研究,内容涉及瑞士职业咨询的沿革与内涵发展,瑞士职业咨询的任务及其范围,瑞士职业咨询工作者的培养途径,并指出,职业咨询的功能应定位于培养和帮助受咨询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10]。研究者(张梅,2001;蔡立安、柳夏,2002;金晓明,2003;王秀芝、梁永革,2004)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美国的职业咨询的情况[11][12][13][14]。美国职业咨询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援助,主要有测评服务、帮助个人就业服务、咨询服务、职业生涯服务等;②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主要有减轻工作压力,改善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开发企业内部的个人生涯发展等。还介绍了美国职业咨询师的规模与分布情况,美国职业咨询的组织机构及认证问题。王建初(2001)介绍了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的职业咨询与指导[15]。主要包括职业咨询的内容、方法、功能、对象及实施机构,指出“好”的咨询所具备的特点:以顾客为中心;是一个过程非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公正;保密;对机构人员进行培训;在政策的框架之下;有质量保证,包括监督与评价。他还分析了欧盟在职业咨询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四)职业咨询技术与方法

在职业咨询技术与方法方面,有研究者着重介绍国外的职业咨询方法,也有研究者系统探讨职业咨询的方法和技术,还有研究者则从某个角度来分析职业咨询的方法。吴忠周(1998)介绍过加拿大的职业咨询“3E”法[16]。“3E”法是加拿大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而提出的咨询策略,其目的在于唤起咨询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咨询者发挥更大的心理潜能,在面对挑战性的工作时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3E”法的内容是:探索现有对策(Exploring Existing Resources),预测即将来临的挑战(Envisioning Upcoming Chanllenges)和作出强有力的戏剧性的反应(Enacting Live Dramas)。有研究者(沈芝菲,2002;雷五明,2005)在分析了职业咨询的一般原理、过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职业咨询的特殊技术:①幻想技术;②模拟个案研究;③情景模拟;④职业家庭树;⑤个人SWOT分析法[17][18]。朱若霞(2009)主要借鉴心理咨询中广泛使用的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技术,总结了在高校职业咨询实践中应用理性情绪疗法的具体做法,在职业咨询过程中,使来访者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发展合理信念,引发正面情绪,产生积极的行为、行动或习惯[19]。方翰青(2010)则认为,在运用于职业咨询的众多技术中,心理测验是一种客观、准确地了解和评价来访者的职业心理素质的科学手段,他主要研究探讨心理测验在高校职业咨询中的意义,职业心理测验的内容,可供选择使用的心理测验工具,心理测验实际操作策略,测验分数的解释技术等问题[20]。

(五)职业咨询师角色定位、职业能力及其培养提高

研究者(张梅,2001;李庆原,2005;姚栋华,2005、2006;方雅静,2008;黄巧荣,2009)对职业咨询师角色定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其培养提高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张梅(2001)介绍了关于国际标准的职业咨询师认证资格CDF(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的认证程序,CDF资格获得者必须具备12种基本能力:①帮助的技巧;②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③测评技巧;④了解多元文化及多样化的人群;⑤完善职业伦理和遵守法律;⑥了解职业发展模式;⑦找工作的技巧;⑧善于培训客户和同事;⑨项目管理和协助实施,理解培训项目和项目的实施,并且在协作的各种关系中充当联系者;⑩进行宣传和促进公共关系;(11)熟练掌握相关技术;(12)乐于协商[21]。李庆原(2005)在讨论了职业咨询师准确的角色定位、明确的工作目标的基础上,认为职业咨询师必须拥有较强的获取职业信息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22]。姚栋华则认为,职业咨询人员的工作范围应当是相当广泛的,面对不同的职业咨询服务对象,所扮演的角色与提供的服务方式应该多元化。职业咨询人员需要完成下列一项或多项工作:①进行个体与团体咨询,以帮助来访者澄清生活或职业生涯目标;②实施测验并作解释,以评估来访者的能力、兴趣等,由此确定其生涯选择;③通过作业与实习等,鼓励来访者参与试探性的活动;④利用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与职业信息系统,协助来访者更加了解工作世界;⑤协助发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⑥传授寻找职业的策略与技能,并协助来访者撰写履历表;⑦协助来访者理解工作与其他生活角色整合的问题;⑧在来访者经历工作压力、失去工作及进行职业生涯转换时,提供帮助。他认为,职业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职业发展理论,个人与团体的测评技巧,提供信息和资源的能力,提供辅导的能力,为多元对象服务的能力,督导,熟悉职业伦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和评估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为了做好职业咨询与辅导人员培训工作,应完善专业组织建设,保证人员素质,完善课程建设,深化专业研究,加强实训环节等[23][24]。方雅静(2008)则对高校职业咨询人员的特定角色(“多面手”还是“专职化”;“倾听者”还是“说教者”;“关注个体”还是“兼顾全体”)进行分析讨论[25]。黄巧荣(2009)主要介绍加拿大高校职业咨询师专业发展情况[26]。加拿大高校职业咨询师主要的工作是为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其角色归为三类:指导、咨询、测评。《加拿大职业发展标准和指南》从核心能力、专业、道德规范三个方面勾画出职业咨询师的能力要求。职业咨询师的核心能力有四项:一是专业能力,包括遵守道德规范和规范的决策模式、致力于专业发展、使用分析技能、工作管理四项具体能力要求;二是人际能力,包括尊重差异、有效沟通、发展与客户的有效交互关系三项具体要求;三是职业发展知识;四是评估与转介,即在需要的时候把客户转介给适当的资源。职业咨询师的专业能力有六项:一是评估,包括指导客户评估的能力;二是个别与团体辅导,包括拥有关于促进学习、辅导学习、团体辅导的能力;三是职业咨询,包括拥有职业咨询的知识,具备与来访者互动的实践方法;四是信息和资源管理,包括开发并且维护信息和资源,提供客户信息;五是工作开发,包括为客户开发工作机会;六是社区沟通,包括加强与社区合作,争取更多资源的能力。职业咨询师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包含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决策模式。道德原则有三条:一是关于专业能力和行为的道德原则,包括自我提高,清楚自我能力的边界,有质量责任,尊重他人,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使用信息和沟通技巧等原则;二是关于客户关系的道德原则,包括正直、诚实、客观、保密、信息授权、多重关系、兴趣冲突处理等原则;三是专业关系道德准则,包括咨询、尊重其他专业人士的原则。规范的职业决策模式采取五个步骤:一是认识存在的困境;二是辨认存在问题的全部方面,作出恰当的反应;三是审查每一个可选行动的风险和利益;四是选择一个方案,采取行动并评估结果;五是从情境中学习。加拿大在高校职业咨询师的培训内容上有一些新的趋势,一是培训中注重人的公共政策和宏观社会背景知识。二是培训中注重对人的发展的关注。

(六)职业咨询实践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职业咨询实践的研究主要是就职业咨询的态度与需求调查、操作运用、专业建设等问题来开展的。

关于职业咨询的需求与态度方面的研究(阳浙江、唐建华,2005;张兴红、陈艳,2006;方翰青,2007;张金玲,2008),主要的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27][28][29][30]。研究者都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职业自我认知、职业准备状态、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咨询具体操作的需求、对咨询结果的态度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认为:①大学生对职业咨询尚不熟悉,因而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知识和具体操作方法显著缺乏,职业准备能力不足,自我认识不够全面,职业自我概念尚不明确,职业决策能力明显缺失,渴望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③大学生认为开设职业咨询室很有必要,最喜欢接受的咨询途径是面谈和网络咨询,最希望获得的帮助是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和加强自我认知,期望在职业咨询中获得多元化的信息,并希望获得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的专门辅导;④绝大多数学生对咨询结果持灵活变通的态度。

从学理上讲,职业咨询要想提高社会地位,取得实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并引导社会实践。在职业咨询的实践操作研究方面,研究者(方翰青,2007;石兆俊、任海涛;2008)做了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方翰青(2007)认为,高校职业咨询的内容包括职业规划咨询、职业信息咨询、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心理咨询、职业决策能力培养、创业素质培养。职业咨询是特殊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要加强职业咨询学科建设;建设相关的职业咨询机构,如职业咨询室、职业心理素质拓展室、职业测评室、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职业规划工作室、职前模拟训练室等,并促使这些机构有效运作,高校大学生的职业咨询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31]。石兆俊、任海涛(2008)在兰州大学建设了专业的职业咨询室,建立了职业咨询的基本工作流程、工作规范[32]。

张宁等(2010)就云南民族大学开设职业咨询专业的意义、职业咨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与教学计划进行论述[33]。职业咨询专业的教学内容将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比例,将“实用型”、“操作型”摆在首位。职业咨询专业的培养要求是:①掌握基本概念及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管理学、职业咨询方法、原则等;②要更好地掌握、运用职业咨询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和方法;③根据时代的发展,地域的不同,适时更新知识,并正确合理应用知识;④具备及时发现、合理组织、有效解决常见的职业咨询问题的能力;⑤具备解决社会职业、个人及个性方面、职业生涯方面以及职业咨询与辅导教育的理论;⑥针对特定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训练。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职业咨询工作,成为学校、企业和各社会组织中的职业咨询工作者,成为相应的专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整套流程和方法,鼓励学生获得更高的从业资格,成为职业咨询师,加入全球职业发展专业人员的网络之中。

(七)存在问题

当下我国职业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理论研究不足,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十分缺乏,无论是职业咨询的理论基础,还是职业咨询的过程分析、方法、原则和内容等,更多的是“拿来主义”,是“舶来品”。

(2)现有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一特定的人群。学校职业指导、青年人求职、成年人转岗再就业、企业部门人事管理等都需要职业咨询,社会需求面宽,服务对象广,是职业咨询的特点之一。因而,职业咨询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有职业咨询需要的所有来访者。

(3)职业咨询的行业标准没有建立,从业人员能力标准和准入资格缺乏刚性的要求和规定。职业咨询对从业人员的高素质要求与现实从业人员的低素质,成为我国目前职业咨询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4)职业咨询技术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够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研究十分薄弱。

(5)定量研究明显不足,除了用自编问卷进行过调查之外,没有其他定量分析。

二、研究展望

(1)不断强化职业咨询理论“本土化”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异于西方,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于职业问题比如跳槽、离职等有一定程度的不接纳,尤其是在面临失业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耻辱感。相应的,中国职业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符合国民性格特点,采取不同于欧美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以获得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导我国的职业咨询的实践活动。

(2)深入开展职业咨询师的资格准入和能力标准的研究。要结合我国实际,重新审视职业咨询师工作角色和价值,加强职业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培训及其工作内涵建设的研究。

(3)切实加强职业咨询评估机制研究。由于当下国内没有统一的职业咨询的行业标准,因而无法对从业者的工作质量进行标准化的考量。评估职业咨询的成效与质量,是监督、改进和发展职业咨询工作的重要环节。

(4)积极开展职业咨询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主要研究职业咨询的制度保障、机构保障及人员保障等。

(5)进一步深化职业咨询的实践操作研究。主要包括职业咨询体系研究、学科建设研究和专业建设研究,还包括职业咨询室建设研究。

(6)创造性地开展职业咨询对于经济建设促进作用的研究。职业咨询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人们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减少没有兴趣、能力不相符合的职业选择,减少由于不适当的选择而造成的对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等多方面的损失,从而提高社会效益。

(7)在研究方法方面,要加强职业咨询的定量研究,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心理测量量表,应成为研究者不断努力的方向之一。

标签:;  ;  ;  ;  ;  

我国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_职业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