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参与研究,根据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自愿情况,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50例,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不明显,与对照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0%,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能够调整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由于很多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况,不仅阻碍了手术进展,给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同样带来较大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新调整,在患者手术期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效果存在一定优势[1]。为了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随机的抽取出80例患者,等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报道内容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在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4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②知晓、同意并签订协议书;③没有手术禁忌症,近期未服用抗焦虑、抑郁等药物,无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④预计生存期大于1年。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34岁,年龄最大的为65岁,平均年龄为:55.4±4.8岁,行微创手术患者18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患者22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范围在35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54.7±4.5)岁,微创手术15例,传统开放性手术患者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参照《妇产科护理学》[2],护理项目应包括:术前常规护理和术后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具体内容如下[3]:①术前认知护理 在手术前,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向患者强调子宫内膜癌并非严重性肿瘤,是一种预后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向患者讲解时,可以利用视频、书面知识、宣传手册等媒介,加深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并减少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
②术前的心理护理 由于很多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心理压力较大,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手术前应当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相关情况、手术的基本流程以及配合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熟练、耐心的为患者解答疑惑,安抚患者的心理情绪,积极鼓励患者,为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心态。
③术中整体护理 手术过程中,设定好手术室的温度、湿度,指导患者正确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并做好患者的保暖、隐私护理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避免过度交流,以防患者的心理产生阴影。
④术后整体护理 患者术后6小时可以协助其翻身,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上下肢运功,术后2-3天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床边活动,术后4天可以搀扶患者进行短程的行走,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逐渐增加患者的活动量。
⑤疼痛护理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保持病房内安静、舒适,过于嘈杂的环境容易引起患者烦躁不安,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及时的安慰、关怀患者,并对患者进行按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⑥患者住院期间,为其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并发症预防护理,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其健康指南和生活指导以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定期电话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解答疑虑、安排好复诊时间,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安排入院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
采用SPSS 22.0版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当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对护理表示满意的例数为37例,护理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70.00%(28例),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性(χ2=6.6462 P<0.05)。
两组患者的SDS、SAS护理前后的评分对比差异较大(P<0.05),详细内容见附表1。
表1 两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 ±S)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是仅次于宫颈癌的恶性肿瘤,好发于45岁以上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女性当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的危害到了女性正常的生活,并对其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4]。
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最为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创伤,所以很多患者不仅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对手术治疗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紧张。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给手术治疗带来较大的风险性,对患者手术效果、预后情况均存在影响,因此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极为重要。
围手术期指的从患者决定手术开始到手术治疗结束这个过程,整体护理强调以人为整体,其护理中心即“以人为本”,追求患者的身心共同发展。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全面保障其护理效果,减少患者术前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手术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够在术前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态,还能够在术后利用早期康复训练,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萍.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68-70+78.
[2]李秋晗.围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07):1293-1294.
[3]王长君.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整体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111-113.
[4]李跃红.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联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3):151-153.
[5]周宇航,吴海波.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05-108+115.
论文作者:刘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术前论文; 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