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论文_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论文_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研究中心 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血液肿瘤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医患关系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知识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严格的护理操作流程,不仅能有效对血液肿瘤患者负性情绪进行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液肿瘤;疾病;护理流程

血液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疾病。在近几年有着逐渐攀升的发病率,且血液肿瘤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因此,我院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流程,以探讨对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肿瘤患者共50例,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6.82±3.65)岁。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针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定时对其放置情况进行检查,在整个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各项仪器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如遇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应急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严格护理流程。护理流程主要分为医患关系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知识护理以及日常护理5个护理流程。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通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严格护理流程不仅缓解了患者本身和治疗所致的症状及并发症,减轻了患者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及家属心理压力,积极参与配合治疗,使病人及家属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在严格的护理流程操作下,观察组患者的相关问题明显减少,而且患者的个人情绪问题明显减少;其家属的强迫、抑郁、焦虑情绪亦减少。对照组2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5%,观察组2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79%。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3.1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探讨

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是病人的信息提供者与支持者。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减少病人的陌生感和焦虑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缓和医患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治疗抵触心理,医护人员可以主动接近患者,并与其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交谈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到微笑回应、耐心聆听,避免过激性语言对患者造成二次心理压力。其次,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病人现实地面对未来、生活和角色,用一些治疗成功的例子鼓励病人,使他们振作精神,树立坚强的意志来战胜疾病。并让病人将内心的感受、恐惧、希望积极的表达出来,使病人精神上获得较轻松的感受。这可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接着,进行人文护理,丰富病人的生活内容。由于单调、乏味的病房生活,会增加病人的孤独,加重焦虑和烦躁。还要为病人提供娱乐性活动。最后重视知识护理和日常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用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注意病人用药前后的心理反应,并对药物的作用、用药的意义及效果和副作用作耐心、客观、科学的解释,必要时可适量地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

3.2影响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进行的因素分析

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的正常进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般是患者及其家属受教育的程度: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充分认识到一些护理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易于接受,积极配合,效果较明显;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有些护理干预认识不足,认为患病是命运注定,只有靠药物治疗,其他都无济于事。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特别耐心,才能使护理收到良效。其次是经济状况,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能够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关心理护理干预;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常常为医疗费用四处奔波,难以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有的可能会中断药物治疗。因此,医护人员应为患者着想,尽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必要时可行捐助,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燃眉之急,使之安心治疗,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此外,病情较轻的患者及其家属,情绪相对稳定,能够积极配合药物和心理护理干预,病情较重者,其负性情绪较多,自我封闭。医护人员要加以理解,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配合心理护理干预。严格的护理干预流程在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是必要的、有效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卫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

3.3心理护理在护理流程中的重要性分析

血液肿瘤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外部陌生环境以及自身病情程度的感知,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心态,不良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悲观无助、敌对愤怒以及恐惧逃避等。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是直接疏导其负性情绪的手段。在对话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成功的治愈病例,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愈信心,并传授患者使用的临床护理技巧。面对相对寡言的患者,可以通过沉默陪伴的方式,缓解患者心中的不安。还要对血液肿瘤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变化进行观测,如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在对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将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告知患者,帮助患者避免不良反应的次发生。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保证患者营养均衡,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在患者身体状态允许的情况,叮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血液肿瘤常见疾病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龚要玲,钟美霞.全方位护理对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07)

[2]张萍.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血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3(S2)

[3]顾华英,温盛霖,陆慕真等人.血液肿瘤病人住院不同时期的情绪变化及护理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05)

论文作者: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血液肿瘤常见疾病护理流程论文_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