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潘鸿桂

丰城市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1100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两组均行经前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康复效果及脊髓损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中进行早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内固定术;早期护理;康复效果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由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破坏,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在青壮年群体中主要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老年群体主要为低暴力损伤所致[1]。因脊柱为支持人体躯干、保护脊髓和内脏、维持运动功能的重要骨骼,骨折后易伴有明显的脊髓损伤,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2]。故为促进患者康复、减轻骨折所引起的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障碍,本研究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现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10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2例和试验组52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无严重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Frankel分级E级0例,D级3例,C级12例,B级24例,A级13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63.8±4.5)岁。研究组男28例,女24例;Frankel分级E级0例,D级3例,C级11例,B级24例,A级1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4.1±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经前路内固定实施进行复位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护理、生命指标监测、体位干预、并发症处理等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试验组实施早期护理,具体实施如下:(1)早期心理护理。骨折发生后患者疼痛及活动限制明显,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手术、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详细讲解,并在常规药物镇痛的基础上通过播放音乐、读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2)并发症早期预防护理。骨折后患者患处会伴有明显的血肿,护理人员及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局部冷敷及热敷进行消肿;加强脊髓功能测定,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定时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3)早期康复训练。于患者术后24h后定期进行肌肉按摩,并辅助患者进行被动手指及脚趾关节活动,术后7d左右进行简单床上肌肉拉伸及关节自主活动,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运动强度。(4)早期饮食干预。骨折术后早期禁食期间于患者术后8-12h可适当通过静脉输注等方式补充营养液,并于骨折术后1-2w以温补型流质饮食为主,增加微量元素铁、锌、锰等的摄取;术后2-4w增加优质蛋白、钙、维生素A、D等的摄入;5w后可进行高营养补充。

1.3 评价标准 于患者护理3个月后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脊髓损伤改善情况。康复效果评定:显效:疼痛感受消失,临床体征及症状缓解,骨骼组织恢复效果明显;有效:疼痛感受明显减轻,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骨组织有明显恢复迹象;无效:疼痛、临床体征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骨组织恢复效果不明显。Frankel分级标准:E级:感觉及运动恢复正常;D级:感觉及运动功能均存在,但伴有部分神经功能损伤体征及表现;C级:仅存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存在但无实用价值;B级:只残存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全部丧失;A级:损伤水平下的运动及感觉功能均丧失[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组间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组间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效果 护理后,对照组康复无效10例,有效20例,显效22例,康复有效率为80.8%(42/52);试验组康复无效3例,有效22例,显效27例,康复有效率为94.2%(49/5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5)。

2.2 脊髓损伤情况 护理后,试验组脊髓损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前路内固定手术是临床常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一种手术形式,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利于术后康复。但因骨折部位的特殊性,术后需加强护理以增强骨折处愈合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康复效果及脊髓损伤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中进行早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其原因为早期护理通过早期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改善患者认知,消除不良认知所引起的不良心理,减少手术应激,提高应对能力,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在常规药物镇痛的基础上通过播放音乐、读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进一步减轻心理疼痛感受,减少疼痛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利于术后恢复。进行并发症早期预防护理可有效加速骨折处血肿消失,降低感染几率,减轻脊髓功能损伤,同时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骨折处供血不足引起的肌肉萎缩及骨骼僵硬,利于术后运动及感觉恢复。进行早期运动可有效避免肌肉及骨骼僵硬,并对骨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有效刺激,增强骨折处恢复效果。加强早期饮食干预,可有效骨折处骨骼愈合、修复、生长提供坚实的营养基础,促使骨痂生长牢固,增强关节活动度,利于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增强康复效果,改善神经功能[4-5]。

综上所述,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中进行早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脊髓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宁广智,吴强,张蒂,等.胸腰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17,33(01):43-46.

[2]马永薇,耿硕.系统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4):147-149,153.

[3]黄善武,欧阳永生.前路与后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04-1105.

[4]安宁.高龄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0):1937-1938.

[5]杨艳颖,李海平,朱让腾,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胸腰椎骨折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8):124-126.

论文作者:潘鸿桂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经前路内固定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潘鸿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