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0)
【摘 要】本文基于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改扩建项目,通过对学校空间及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以解决现有校园空间局促、功能混杂,以及新旧建筑如何融合等矛盾为主线,制定相应的设计原则,探索集约化设计的可能性,重点研究了如何在局限的设计条件下创造灵活多变的校园空间,达到“活力校园,绿色校园”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学校;更新;集约化;灵活空间;绿色校园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12-0026-02
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校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城区,北邻凤翔路,东靠鸣凤大道,南面是学符巷,西邻解放北路。该校创办于1942年,有六十多年历史。目前,学校占地87亩(扩建后达100亩),校园内共有各类建筑12栋,其中标准教室38间,各类功能室16间,教工住宅楼6栋。
此次改扩建是学校基于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改革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局限所提出的。
建设内容:新建教学楼(不少于24班)、女生宿舍楼、艺术楼各一栋,新建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另对原有保留建筑进行相应的立面改造。二期拟新建体育馆一栋。
我们先从解析关键词概念着手作为形成我们设计理念的出发点——更新、学校。
“更新”是指通过修复和改善现存空间、去掉低质量的空间以及通过富有想象力和经济的方式,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额外空间的方法来改造建筑。可以看出,所谓“更新”,都是基于现有环境,因此,我们制定了设计原则:尊重环境,延续文脉,有机生长。
“学校”的传统定义是: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如今,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也赋予了学校更重要的责任、更多元的角色。学校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认知学习,更是个性发展,情感交流,品德形成,开创理想的舞台。
因此,我们认为,空间设计上,需要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激发校园空间的活力;环境设计上,以尊重原有校园生态为优先,具有鲜明特质的环境能对校园空间氛围产生强烈的烘托作用,形成环境育人的氛围。
综上,我们提出了“活力校园,绿色校园”的设计目标。
本着这样的设计原则与目标,我们先分析了学校现状。通过现场踏勘以及资料研究,列出现存的主要问题:空间局促,功能混杂,分区不明,风格不一。(图1)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遵循由总体—单体的顺序逐一解决——统筹规划,功能整合,优化形象。
图1
首先,重新规划校园,形成清晰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块,分区明确、动静分离。针对局促的空间,我们采用“树”形的空间构架,集中式处理,集约用地——一条主轴从入口贯通校园南北,通过入口仪式广场加以强化,并将各主要功能空间紧凑得串联起来,有机错落,通过连廊相互流通。同时,将原校园入口道路作为一条次轴,联系行政楼与运动区,不仅是功能上的需要,也是对原有环境情感上的回应和文脉的延续。空间上的流动,打破了功能上的阻断,紧凑的布局,也更利于创造亲切的人文尺度。(图2)
图3
交通设计上,考虑到学校用地较为紧张,将机动车停车及回车场地都在南北入口处及地下车库解决,实现人车分离,以创造更加安全、环保、人性化的学校环境。
单体设计上,我们探寻文脉,充分研究基地内保留建筑,使新老建筑充分融合,有机生长,和谐统一。因此,在立面设计上采用硬朗的竖向线条,简洁的基本几何形体,经典的白色基调,体现着永不过时的学院精神。(图4)平面布局中,我们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无限的趣味性,给予充分的灵活性,以适应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图5
而位于入口东侧的艺术楼,尽管仍受制于场地作集中式布局,但无论在外部造型还是内部空间我们都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我们认为,在这里可以将传统班级模式弱化,形成开放或半开放的活动空间,以适应更加开放的教育培养模式。于是,我们赋予了它灵动的曲线、穿插的体块、错落的片墙、层层的退台与屋顶花园,不仅作为整个校园建筑群的起点,以较为特别的空间造型起到“点睛”之笔,更是以内部丰富的空间形态,充满趣味性与活力的视觉感受,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同学们更积极的学习热情。(图6)
图7
通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手法,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新的校园环境能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使这些灵活开放的空间真正发挥作用,将学生从封闭枯燥的课堂解放出来,给予他们更多元、更人性、更健康的学习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美)C.威廉姆·布鲁贝克.邢雪莹,孙玉丹,张玉玲译.学校规划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美)约翰·杜威,赵样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李曙婷,李志民,周昆,张婧.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中小学建筑空间模式研究[J].建筑学报,2008,08:76-80.
[4]杨宇振,覃琳,戴志中.旧建筑再利用——以重庆第一中学实验楼改造为例[J].新建筑,2006,06:79-81.
[5]仲德崑.建筑环境中新老建筑关系处理[J].建筑学报,1982,05:28-35.
论文作者:何云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空间论文; 学校论文; 校园论文; 建筑论文; 远安县论文; 环境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