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183;展示#183;生长——“我与诗词有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与论文,诗词论文,生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学生虽然明明知道它的重要性却“提不起兴趣”;很多教师虽然铆足了劲却又深感推进缓慢。基于此,上学期,我校高二语文备课组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在全年级开展了“我与诗词有约”活动。一学期以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效率大幅提高。下面从研究、展示、生长三个环节,谈谈我们对此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一、研究:从被动到主动 新课程改革虽已启动多年,但是目前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还是“以教师讲析为主”,其中虽有师生对话、课堂讨论等环节,但也往往局限于部分优秀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扮演了配角,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我与诗词有约”活动中,我们在该环节实施了如下步骤: (1)教师在《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出每个模块的代表篇目,进行重点讲解。剩下的篇目列为学生自选篇目。 (2)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组长负责分工,如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确定主讲人等。 (3)公布小组讲课时间,要求自制宣传海报,突出亮点,展示风采。 (4)上课实践。 (5)学生反馈,师生点评。 为了让该环节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照搬教参,或拾人牙慧,我们提出:要像国学大师陈寅恪那样做学问,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一要求给学生带来了难度和困惑,同时也激起了他们探寻新知的热情。一学期来,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开始频繁地进入阅览室查阅资料,并阅读一些专著,如叶嘉莹的《迦陵说词讲稿》、《唐宋词十七讲》,孙绍振的《文本细读》等;他们一有时间便到办公室与教师交流阅读心得。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慢慢转变了对古诗词的看法,他们发现唐诗宋词并非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而是“诗中自有黄金屋,词中自有颜如玉”。这一转变是至关重要的,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 需要强调的是,在此环节中,教师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倾听者、反思者,更是学生的助手。教师要及时记录下课堂得失,以便在点评交流时能切中肯綮、锦上添花。 二、展示:从浅层到深层 古诗词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课堂展示。在“我与诗词有约”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在该环节做到讲明白、讲清楚,要让其他同学听懂,而不是小组成员的自我陶醉。因此,该环节也是将学生的认识从浅层引向深层的过程。 (一)展示1:组织活动 比如,对于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某小组的学生在整合资料时,融入时代印记,将古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确定“中国风、诗词韵”的主题,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两个活动: 活动1:踏水而歌——比较歌曲《卷珠帘》的两个版本(霍尊版和刘欢版),结合歌词,说说你更喜欢哪个版本,谈谈你的看法。(歌词略) 活动2:溯源而上——品读温庭筠的两首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与《望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探讨《卷珠帘》歌词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和创意,将现代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结合起来,交相辉映,探寻中国文化之根。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品味到了古诗词的美,更感受到了古诗词对中国文化、生活的影响,在古诗词阅读心理上也由害怕转变为敬畏,这样的收获远远高于“掌握几个手法”、“熟悉一个答题建模”。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让我们得到一个重要认识——教学要回归学生天性,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效的。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阅历相结合,所展示出来的是最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坚定地信任学生,给他们的舞台越大,我们得到的惊喜也就越多。 (二)展示2:碰撞思维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的精彩在于思维的碰撞。在“我与诗词有约”的活动中,我们发现:由于面对的不是“学术权威”——老师,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更加放松,更加敢于质疑;再加上竞争心理的影响,学生听课时注意力更为集中——力图从其他同学的“授课”过程中找到漏洞,并加以“追击”。在“毫无戒备”的轻松环境下,学生反应速度快,思维水平高,如此的思维碰撞自然是高效的。 比如,对《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理解,有学生认为此句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也有学生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是人在特定状态下的心境写实。学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场面热火朝天。争辩过程中,有学生甚至还联系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进一步讨论了人生的伤感情绪、逃避现实的态度和面对现实的客观心理在表达之间的关系。像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争辩层出不穷,堪称经典。 又如,学生在讲到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时,对“该词是写对女子的思念还是作者自比”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细察整个过程,学生思维碰撞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大到作品的思想感情、立意构思,小到炼句、炼字。 值得注意的是,在展示过程中,如果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解读是丰富多彩的,需要考察特定的语境和背景,但一定要有理有据,而不是信口开河、胡搅蛮缠。如此,便会将学生的思维从浅层引往纵深处。 三、生长:从激发到唤醒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激发。对于如何激发,不少教师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创设课堂情境、兴趣导入、语言幽默等。我们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只有解放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课堂,才能将学习动力真正地深度唤醒。这就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生长。 在“我与诗词有约”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在该环节围绕学习的诗词,进行“唐诗宋词素描”,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唐诗宋词素描”,是指以原诗词为本,在准确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联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把凝练的诗词扩展成浓酽的散文,把唐诗宋词描绘成精美的图画,在散文化的形式下再现唐诗宋词的意境、韵味和形象。刚开始,一些学生有敷衍了事之嫌,如学完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有学生“素描”如下: 夜雾如厚重的帷帘把楼台掩蔽,月亮迷失方向找不到渡口的痕迹。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你在哪里?怎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还有杜鹃的哀啼,斜阳无声地落去……驿站转给我友人馈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如今却堆砌成无法数得清的离愁别绪。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潇湘水流去? 这样的“素描”看上去很“美”,但它只是对诗词简单的扩写,文字没有温度,没有生命力。经过教师的点评、指导,以及推荐其他学生优秀的“素描”,学生慢慢领略到素描写作的独特魅力,开始认真写作,并有一发不可收之势。如学完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位学生写道: 怕的是,待到那天能够报效国家,而自己已经老了。 南国楚地,秋日最是清明。江水永远都是这样,默默不语地流至天的尽头,像是绵延无际的秋寒,隐隐刺痛人心。曾经的豪迈哪去了?岁月的积淀终让人感到恐惧。老了,就意味着被光阴抛弃,再高远的志向,也不过是漫天遮日的尘埃中,渐渐消隐的光亮。 秋日、远山、江水。简直早已注定了一段愁极恨极。那山如玉簪峦如髻,层层叠叠便似道道屏障,隔断了谁的长恨短恨。日落楼头,鸿声忽起,当悲剧的帘幕拉下,凄伤的哀声响起,宛然一幅断肠之景。 看了吴钩,拍遍栏杆,愁也无计散去,任其透入胸肺.侵入心肠,曲曲折折轮回了多少遍。没有人,也不会有人懂,我登山临水,眺望远方,实则是在眺望一片想要却怎么也无法触及的景色。 我不愿回去。或许只不过是一场徒劳,可我终究放不下,而谁又想得起我。 我要的,不过是再战一次的机会,山河破碎矣,安有偷生苟活之理?田舍财名,与我无干,可纵然这样,也没有人在意,当长江之水浩荡而下,逆流而上的孤舟,再坚固,也免不了沉翻于江底。 可惜流年!可惜流年!一切都败给了流年。柳已不围粗矣,人亦渐消瘦矣,已经来临的风雨再难收住,飘摇欲倒的,国势渐衰。我怕再也没有机会了,哪怕,战死在守护的这片国土上。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不会再有人应答。 这样用心去写的文字,处处散发着睿智的光芒。马尔克斯说:“每个生命都有灵魂,只是怎样唤醒他们。”其实,每位学生都有如此潜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唤醒它。 “我与诗词有约”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的诸多改变。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个开始,必然还存在着诸多缺点和不足。但我们坚信:只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定会还你一个精彩。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成为那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拉着学生的手一起前行,并在不知不觉中放手,让学生独自行走。研究183号;展示#183;成长--“我与诗有约”的实践与思考_古诗词论文
研究183号;展示#183;成长--“我与诗有约”的实践与思考_古诗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