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证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我们要重点做好电路的接地线工作,这是关系到电力稳定运行的基础。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力线路;接地;问题;施工
一、前言
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加,尤其是线路接地问题更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电力线路施工的构成和发展
为了保障电力线路的正常施工和线路后期的施工不会对周围的环境、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电力线路往往采用架空的方式分布在高空中。这样不仅可减少复杂线路对陆地交通的影响,还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触电事故。我国电力线路主要是由杆塔、导线、拉线和相应的避雷设备组成。杆塔为架空线路的地下支撑;导线可安全、损耗较小地传送电力;拉线可保障杆塔的稳定性,使杆塔在恶劣的暴风、雷雨等天气仍能顺利传送电力;避雷设备可避免因雷击而造成设备损害和人员伤亡。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线路在输电线的材质上、电力支撑的架构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使我国的电力传送损耗更小,电力设备更加稳固、耐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可见,我国的电力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三、电力线路接地注意问题
1、悬挂接地线的地点和数量的控制
在对整个线路进行检查修理的时候,虽然整个线路是停电的,但是如果接地线的悬挂地点没有选择正确,也会发生触电的危险。常常出现的错误做法有:仅仅在工作的电杆塔上挂接地线;仅仅在工作相上接地线;在大规模的检修中,只对整个线路的两端接地线,这是远远不够的。悬挂接地线的正确做法是不仅仅要在工作线路的两端接地线,同时还要在附近的电杆塔上使用保安线,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和两端的接地线一起使用使用保安线,否则会引起一万的环流的出现。多个工作小组同时进行工作时,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范围悬挂接地线。接地线的悬挂必须要保证正确,不会掉落,同时附近必须把要有人监督,并且放置明显的标识牌,在所有的工作结束后,还要查验接地线的数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情况出现,未经过相关人员许可,不可以进入工作区,原理电杆塔,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2、验电器和接地线的保管问题
在我们平常工作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将验电器和接地线随地乱放的现象,甚至是和其他的材料混在一起。这就导致了接地线的绝缘部分严重的损坏,这种接电线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先关部门在这放弥漫的意识不强,甚至是对于库房里的材料从来不进行检查,也没有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定期的查验。我国的相关制度规定,验电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上的判断,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不的使用;其额定电压必须要和被淹的设备的电压相近才能够使用。对于接电线,也应进行使用前的外观检验,对于松股和绝缘层损坏的接地线禁止使用。对于这两种设备要有专门的库房,取出使用时也要用专门的箱子存放,不可以将其和其他材料一起混放,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对其进行检查,使得我们的每个工作人员东能够养成这样的良好的操作习惯。
3、制定相应的的接电线的正确操作流程制度
现在大部分的电力部门都有比较完善的停电检修的操作流程制度,但是对于验电和接地线的工作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很多单位对于这一项工作的操作规范是按照《安规》中所规定的去做的。但是对于怎样正确的悬挂接地线,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给出的大难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对于那些新来的操作人员也只是告诉在哪里悬挂而已,并不告诉他们为什要这样悬挂,这就使得我们的年轻的操作人员产生了一种不重视的情绪,忽视了接地线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的操作,极易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此,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着想,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挂接地线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让这种出成为每一个人操作的培训教材,使得他们在学会正确的操作的同时,也明白这对于安全操作的重大意义。
4、智能监管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本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技术方面的一些问题的存在,时常会出现不悬挂接地线,不按照标准流程来安装接地线,或者是在拆卸接地线时有遗漏,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常常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而我们只能监管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监管,比如说对于接地线的位置以及数量是否正确进行远程管理,悬挂接地线的时机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接地线未进行拆除等等。运用这种现代的智能管理技术,会对以上情况的解决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提高管理方面的科技化。智能监管系统实质就是将接地线工作和管理系统利用卫星信号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对整个检修线路进行监控。在接地线时,利用其自身的感应装置向外发射信号,并且传回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接到这种信号后,就可以确定接地线是否已经被悬挂,或者是悬挂是否正确,以此达到对于整个操作流程的实时反馈,也会对整个工作进行监督,确保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四、线路路径的选择技术
1、野外选线技术
野外选线是根据初步电力线路设计原则和设计审核意见进行的电力线路路径勘察选线,该技术是对初设电力线路路径的实践,为定位、定线工作确定线路的最终走向。野外选线对电力线路的运行条件、施工和技术指标、经济条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线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野外选线通常在终勘之间进行,需要与定线工作结合进行。因此,应根据线路的具体状况开展。在野外选线工作中,应坚持“以线为主、线中有位”的原则,即在选线的过程中,既应考虑线路中杆位架设的可靠性,又应考虑杆位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对于特殊点位,应比较、分析各种线路后,再确定经过特殊点位线路的最优路径。工作人员应始终遵循野外选线的基本原则,不违背国家、社会以及集体的利益;同时,选线时应该综合考虑经济性、施工方便和安全性等因素,通过多方面的比较选择最佳路径。
此外,在提倡环保的今天,选线时还应重视环境保护,尽可能地避开防护林带、公园、绿化区和原始森林等地区,从而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快速、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推进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2、图上选线技术
图上选线是先拟定数个电力线路路径方案,再进行野外勘探、资料收集和技术比较等,并在相关单位审核同意后,签订相应的协议书,最终确定电力线路路径。图上选线采用的比例通常为 1∶10 000 和 1∶5 000。图上选线能将电力线路的地形图放在图版上,标出电力架空线路的起始点,再用不同颜色的线将转角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多个初步路径设计方案。可根据这些初步设计方案收集线路设计的相关资料,再根据采集资料,去除明显不合理的数据和线路方案,计算、比较剩下的设计方案,确定两三个较为合理的方案等待实践。通过野外勘察获得相应数据后,最终确定电力线路设计的最佳路径。电力线路路径的比较点主要包括以下 4 方面:①交通运输条件。②大跨越、不良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比较。③线路沿线地段的地物条件、地势条件以及对周围环境、其他建筑和农作物的影响程度。④线路路径的长短。如果线路沿途的地质条件较好,则可进入不良、拥堵的地段勘察重要跨越地点。对于协议单位具有特殊要求的地段,例如建筑物密集区、地下采空区和大跨越地带等,应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全面、严格地勘察线路,获得必要的数据资料,从而为电路线路路径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线路接地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耐心解决,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按照流程操作,才能有效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烈金.高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新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90-91.
[2]李彦军.浅析铁路电力架空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J].甘肃科技,2009,25(16):57-58.
论文作者:唐文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接地线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线路论文; 路径论文; 工作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