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论文_赵玲玲

关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论文_赵玲玲

(身份证号码:4110231982****7047)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仪器仪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要想充分发挥设备的实际价值,就要积极践行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维修体系。而工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电子仪器,电子仪器的出现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把关注点放在了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上,电子仪器仪表运用的范围主要是计量。在科学技术逐渐完善的境遇下,计量工作就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在此,就应该提升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和维修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阐释了计量管理和维修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仪器仪表维修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为工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运用电子仪器仪表。因此,提升电子仪器仪表的精准性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的电子仪器仪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急需棘手解决的问题。企业就应该明确电子仪器仪表出现的具体问题,并进行分类,以此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1 电子仪器仪表及其故障分类

1.1 电子仪器仪表概述

电子仪器设备主要指的是电力仪表及相应的基础设备,不仅具有检测作用,还能有效完成测量和计算过程,并真正发挥其统计参数的能力。在常规化操作过程中,常见的是压力表和显微镜。它们在完成自动测量和数据统计后,对数据进行累计处理。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电子仪器仪表不仅是原材料输入的关键设备,也要对各项公益参数和生产线进行监督。这和企业发展进程中产品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相关技术部门要对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和维修项目进行统筹监督,确保完善管理结构,为后续设备应用和管控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奠定基础。

1.2 电子仪器仪表故障分类

一般来说,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仪器仪表故障检修的过程中,就应该十分明确设备的故障属性。这样,才会提升故障维修的质量和效率。总的角度来说,故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第一,和时间相挂钩的问题。通常这类故障主要展现出一定的突发性和渐进性,也会带有一定的复合性。第二,形式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源于潜在的和功能方面的。第三,客观因素。通常是涵盖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四,后果故障类。在实际开展维修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为以后的维修能够提供依据,保证工作人员完成有效的工作方案。

2 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有效措施

2.1 优化仪器仪表计量流程管理

从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角度出发,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要对计量的相关设备进行准确选择和分析,还应该明确设备的具体型号。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管理,针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电子仪器设备就应该及时地进行处理和隔离。因此,企业在实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应该从自身仪器设备发展状况着手,能够形成完善和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此,工作人员就会充分认识到计量系统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比如,企业内部就可以创建系统的管理流程,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管理成本的降低。

2.2 定期开展针对性的计量维护

从使用的层面进行分析,在电子仪器仪表中,计量仪器运用的频率比较高。在此,工作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就应该着重关注计量仪器的使用效益和精确度。如果发现了仪器设备出现了问题就应该立刻进行检查和维修。在此过程中,就可以以现有经验为前提,提升解决故障的针对性。比如,企业在实际运行的情况下,就可以要求工作人员从仪器仪表的运用效益和精确层面制定出相应的检修周期。同时,也要照顾到实际的使用情况。于此,还应该选用替换仪器,以此保证企业正常稳定运行。

3 电子仪器仪表故障维修措施

在实际对电子仪器仪表故障进行重点维修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实际的故障情况出发。同时,还要找出之前的故障记录,在对其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的情况下,就会保证故障位置和属性得到明确定位。这样,才会加强维修措施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维修工作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外观检查

该项工作内容主要是对仪器的通电问题进行检查。在实际开展检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就应该做好通电工作,随之对外观进行检查,完毕之后,拆除仪表外观,检查其内部元件。比如,检查是否出现了断线的问题。

3.2 通信检测维修

为了有效提高电子仪器仪表维修效果,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通信监督管理。尤其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及时检查和分析电路运行效果,合理落实通信设备监督管理工作流程,确保能借助相应的处理方式对电子测量设备通信体系予以检查,合理完善基础性管理工作水平[1]。同时,要集中消除及修复故障问题,提高通信工作的基本效率。

3.3 对电子信号的注入情况进行重点检测

如果发现了仪器的故障,就可以把标准的信号输入进去,最终观察数据能不能正确输出。在此情况下,出现了问题,就可以进行检测和维护。最终进行输入测试,对仪器仪表进行重点整合,以此达到标准值[2]。另外,要运用合理的检测手段,电子仪器仪表也归属于精密仪器。如果可以进行故障部件替换,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选择该种方法。这样的形式,就会减少时间,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值得工作人员关注的是,在替换之后还应该着手于故障的消除,还需要对疑似故障线路进行重点检测。工作人员可以连接故障线路两端,随之进行检测。

3.4 器件替代维修

因为电子仪器仪表本身就是精密仪器,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焊接零件进行统筹分析和管理。尤其是在检查工作开展后,要想提升维修质量,就要使用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设备元件进行替代,针对可疑位置进行统筹管控,避免故障问题严重制约整个设备运行的效果[3]。需要注意,在替代维修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秉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要对元件进行集中匹配管控,也要对安装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有效提高维修管理的基本水平。

3.5 单项隔离维修

在对电子仪器仪表进行维修管控的过程中,要维护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就要集中区分故障点,整合管理流程[4]。同时,保证能采取单点法检查工序流程,将整个电路分割为不同的部分,检查每一个闭合电路,总结相关问题后建立针对性的维修机制,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确保设备运行效果符合预期。

3.6 完成校正维修

在对电子仪器仪表进行集中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其进行故障修复外,也要在修复后进行校正管理,确保能将其和原始指标进行对照管理,积极践行统筹性试验管理操作,提高设备维修的基本效率。若是企业内部没有相应的专用校对仪器,就要对相同类型设备进行测试,结合相应的测试数据开展相应的检查和管理,借助均值计算结果对维修项目和基本效果展开校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电子仪器仪表运用十分广泛,在不同的领域中均得到了相应的运用。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测量的精准度,并展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我国的电子仪器仪表计量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因此,相关企业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就应该重点对电子仪器仪表的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够以此作为依据,做好管理和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巍. 电子仪器表的维修现状及对策研究[J]. 电子世界,2017(07):144.

[2]赵峰. 石化中电子仪器仪表计量管理及维修策略探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06):14-15.

[3]王战锋,李新明. 航空器电子仪表设备故障及维修方法分析[J]. 科技风,2018(29):143.

[4]王树华. 电子电气计量检测仪器的维护与发展探讨[J]. 通讯世界,2014(15):138-139.

论文作者:赵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关于电子仪器仪表设备计量管理及维修论文_赵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