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盐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1%,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6.4%;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65.9%,心电图改善率63.6%,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体外反搏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78-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于冠脉内不稳定的斑块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如斑块内出血,斑块纤维帽出现裂隙,表面有血小板聚集或刺激冠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心绞痛[1]。目前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已被肯定,其作为一种无创性机械疗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2]。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以来,我们采用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4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9.4±4.6)岁,对照组44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8.5±2.9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诊断标准,有典型心绞痛发作36小时内入院,经心电图显示有明确的心肌缺血表现而确诊;排除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疾病患者,入院前12小时内有急性梗死史患者,充血性心衰或心律失常较严重者,心功能等级达到III级以上患者,深静脉血栓或静脉曲张患者,出血性疾病以及下肢感染等患者[3]。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使用硝酸盐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等相关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体外反搏治疗,保持压力在0.40kg/cm2左右、40min/次、2次/日;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对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进行观察。
1.3 疗效评定
1.3.1心绞痛疗效评定[4]标准:(1)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或硝酸甘油片用量减少>80%;(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频率减少50%~80%,或硝酸甘油片减少50%~80%;(3)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频率<50%,或未缓解,仍反复发作并进行性加重。
1.3.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2)有效:心电图复查缺血性下降的ST段回升1.0mm以上,T波倒置有所纠正;(3)无效:心电图复查ST-T未恢复,甚至加重,或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代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n,%)
2.3 安全性分析
经3周治疗后,治疗组无一例发展为心肌梗死;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3周后复查血常规、血脂、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均无异常。
3.讨论
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体内的血栓均为非闭塞性,或者在血栓闭塞后在短时间内再次通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完全闭塞的占用15%左右,白色血栓为其主要成分,其属于不稳定斑块。而斑块发生破裂则是促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基本因素。体外反搏则是通过机械方法以动脉式震荡为基础,加快患者血流速度,对血小板的凝集起到抑制作用,增加了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从而使得血液能够更顺畅的通过心脏微循环血管。大量证据表明在心肌供血中冠状动脉微循环的作用非常重要。其治疗机制为: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提高主动脉舒张压,从而有效的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使主动脉收缩压下降,从而降低左心室的排血阻力,减少了心肌耗氧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的凝集[5]。
很多临床经验表明,体外反搏能够有效的提高血流切应力,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内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在形态与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的良性变化,从而修复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通过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起到了治疗作用。
总之,目前还没有一种内科药物治疗可以同时具有体外反搏治疗产生的良性效应。因此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6.
[2] Micharls AD.Linnemeier G·Soran O.elal.Two-year outeomes after enhanced externalcounterpuisation for stable angins oector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atient Registry)[J].2004,93(4):461-464.
[3] Shak Pk.Pathophysiology of plaque and the concepl of plaque stabilization[J].Cardiol Clin.1996,14-17.
[4]刘洪军,向睿.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324-1325.
[5]陈小卫,黄志文,田丽红.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5:17-18.
论文作者:郑泽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心绞痛论文; 体外论文; 不稳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心电图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