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文章通过规划结构的整体性、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建筑意象的可识别性和可持续的利益平衡等方面的分析,对江门华侨中心项目的创作构思进行了梳理。依据项目所处城市环境的特点,并通过对地块现状的分析,形成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在方案的推导过程中注重对城市空间的公共性的探讨,提出了顺应城市空间结构、紧扣“内陷”特征进行空间同构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共性;空间同构;城市空间
A Spatial Isomorphism Sample of Building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ity——Jiangmen Overseas-Chinese Centre
ABSTRACT:The article sums up 4 main points of designing Jiangmen Overseas-Chinese Centre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alistic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integrality of planning structure,the publicity of urban space,the identifiability of building image and the benefit balance on the basis of sustainability.According to these,several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The publicity of urban space is discussed a lot during the process.And the final scheme is isomorphic to the inward concave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space.
KEY WORDS:Publicity;Spatial Isomorphism;Urban Space
前言:
当下快速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产生了城市特色迷失、市民性空间缺失、自然趣味丧失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如何更好地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公共性是城市活力之源。本文以江门华侨中心建筑设计项目为例,在分析城市环境和地块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紧扣“内陷”特征的空间同构方案,为城市公共性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思路。
1项目背景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三角西岸,滟滟西江水经此处奔流入海,潭江横贯东西,日夜滋养着这片土地。滨江新城是由当地政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重点打造的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和现代化滨江生态园林新城区。观澜河地段是其中的核心区域,以东西走向的观澜河生态公园为中央主景观,在其南北两岸进行大规模集中式开发建设。
本项目设计对象为江门华侨中心,选址于观澜河生态公园西北侧的梯形地块内。地块北侧为城市主干道华盛路,西侧为龙腾路,南临河滨路,东侧为规划道路。用地面积共58000平方米,地势平缓。周边已有会展中心、体育中心、保利大都会综合体、高尚住区等项目入驻或在建(图1)。
图1 项目区位分析图 来源:作者自绘
2项目分析
2.1寻找“隐藏条件”
新城建设不是白纸作画,实际上各方面的现实条件以及在时、在地的内在要求会在无形中将结果导向某个特定的答案。路易斯?康将“重写任务书”作为建筑师工作的首要内容[1],也就是说建筑师应该主动寻找项目中的隐藏条件,发掘核心要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经过分析,华侨中心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2.1.1规划结构的整体性
上位规划是城市管理者基于长远利益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布局的成果,规划结构则是对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华侨中心的设计与既有规划结构有机融合,不仅是维持规划决策延续性的要求,更是保证空间系统整体性、营造高品质城市空间的需要。
从项目区位情况看来,隐约有着纽约中央公园的影子——在中心位置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游憩空间,从而提升周边地块的价值,并进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尽管两者规模相距甚远,但却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观澜河绿轴及其指向的体育中心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内陷特征。华侨中心的设计有意识地顺应这种结构,并通过强化内陷特征巧妙地对景观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
2.1.2城市空间的公共性
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建筑之间具有耦合关系[2],任何一个建筑都无法脱离所处的城市环境自成一体。华侨中心作为滨江新城核心区域的重要建筑,应当承担一定的城市职能,为城市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可能性,为市民创造舒适宜人的交往空间。甲方希望在此设立亲和、高效的政务办事大厅,展示江门的城市活力,这无疑对华侨中心的公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性不仅与交通、规模、空间形态等物质条件有关,也与使用层面上的时间、身份、行为等预设有关。[3]如何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减少空间使用的“门槛”是本项目的重要议题。
2.1.3建筑意象的可识别性
本项目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其建筑形象需要具有标志性,但我们认为建筑意象的可识别性更为重要。所谓“意象”是指表意、解意和物象、表象的统一[4],其含义包括但不限于外部形象,人对“象”的赋义和认知才是关键。凯文?林奇(Kevin Lynch)将环境意象提炼为识别、结构和意义三个层面:“城市用一些引人注目和组织完善的场所为人们的意义和联想的汇聚和构成提供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又促进了每一项在此发生的人的活动。”[5]建筑是缩微的城市,华侨中心不仅要具有醒目的外形、清晰呈现的环境意象五要素,更需要注入侨乡文化的基因,唤起市民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感,让使用者在与华侨中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建立联系,形成独特的建筑意象。
2.1.4可持续基础上的利益平衡
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建筑,再到零碳建筑以及近两年的吸碳建筑,学界对建筑环境效益的评价愈发全面和细致,从简单定性到严密计算,从建成后能耗控制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控制,从尽量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到主动追求建筑本身的“净化能力”、提供碳汇,可持续性无疑是当今建筑设计从业者们重点思考的内容。可持续性的意义也不局限在生态环境范畴内,而是多方利益的权衡取舍。为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华侨中心既要紧扣规划指标,维持一定的开发强度,又要注意不动产的规模适度和可分割性,以便于业主进行资产盘活和市场交易,同时应避免混凝土丛林式缺乏人文关怀的设计方案,保证城市空间的品质,对市民和使用者负责。本项目要力图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空间效果与友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达到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2设计策略
经过分析,我们将华侨中心定位为一个集办公、文化、政务、商业及城市生活为一体的新型绿色高效城市文化商业综合体,同时制定了几条设计策略。
2.2.1策略一:多元功能融合集聚人气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曾论证过,足够丰富的混合性可以支持城市的安全、公共交往和交叉使用,而“用途的混合性需要有极丰富的多样性的内容”。[6]华侨中心主打政务、文化、办公的核心功能,配置高质量的商业娱乐空间和大气开放的城市生活空间,从而与周边业态形成互补双赢关系,发挥空间集聚优势。多元化的功能融合,一方面能吸引不同需求的人在此聚集,另一方面能通过不同功能运行时间的差异打破时间预设给公共性带来的限制。
2.2.2策略二:多维城市空间激发活力
多样性的内容需要大容量的空间去承载,立体化是我们拓展空间的必然选择,而创造多维城市空间还能够丰富使用者的体验感。华侨中心通过对地面、地下、空中三个层次路径的疏导,实现与城市交通的有效对接,形成各方向、各标高的多个入口,大大提高可达性。建筑直接从观澜河生态公园起坡,用横跨河滨路的空中廊道直接将人流引导至各个楼层。层层退台的设计解放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在挖掘顶层商业潜力的同时形成开放活动空间。屋顶花园、空中花园增加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接触面,提供了更多的绿色休闲场地。上下穿梭的扶梯、纵横的空中廊道,整个华侨中心被搭建成一个一体化的立体都市,如同大型机械般为鲜活的城市生活场景高速运转着。
2.2.3策略三:侨乡文化活动强化意象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称,古老的广府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勤奋务实的华侨。华侨中心挺拔利落的造型展现了五邑人艰苦奋斗的繁荣成果,大气开放的布局喻意江门自信包容的地域文化。展演场馆、城市广场和文化长廊共同构建城市客厅,借助文艺表演、高新技术、节庆活动、资料展陈等手段讲述精彩纷呈的侨乡故事。我们还为城市客厅全年的节庆活动进行了策划(表1),为当代华侨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在人们的参与过程中强化华侨中心的建筑意象。用特色文化吸引投资,以文带商,以商养文,推动产业升级,力求使华侨中心真正成为“侨文化”的载体和城市新的文化据点。
2.2.4策略四:生态友好理念促进发展
在吸碳建筑研讨会上刘育东教授将建筑师对环境的反思概括为7个方向,包括依托高科技的生态建筑、垂直地景建筑、垂直森林等。[7]华侨中心的构思过程中也试图改善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关系。一方面通过形体设计让城市与自然环境编织交融,采用半围合式布局让中央景观渗透到地块内部,形成多层次的绿色平台,构筑大地景观。另一方面借助技术手段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应用低碳技术实现节能减排,采用种植屋面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使建筑具有更优的热工性能,光伏系统有效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等。
3设计方案
3.1总体布局
图2 华侨中心空间结构 来源:作者自绘
根据北窄南宽的地块特征顺势推导出面向中心景观的半围合式布局,地块中部界定出具有一定规模和人群容纳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整体形成“一轴两核四组团”的空间结构,“文化发展轴”自南向北串联起滨水绿地、市民欢乐广场、节庆活动广场及北侧双塔,两个广场作为华侨中心的空间核心联系起四个建筑组团(图2)。总体思路可以说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反推建筑布局的一个过程。
3.2建筑形态
3.2.1组合原则
本项目建设规模较大,为方便土地出让与不动产交易,建筑原则上分栋设置,以少量裙楼和连廊确保整体性。考虑到高度平均的建筑形式不能形成丰富的天际线,达不到建筑形象标志性方面的要求,经过比选,我们采用高层大体量结合数个散落小体量的分配方式。地块南侧具有优质景观资源,因此采用南低北高、南放北收、南散北整的形态控制原则,形成与环境一体、张弛有度的空间序列。
3.2.2双塔造型
组合原则确定后,位于空间序列终点的双塔无疑是视觉的焦点,是华侨中心建筑形象的关键。我们选择具有当代感的简洁盒体作为造型元素,用6个不同尺寸的长方体相互堆叠,盒体之间轻微错动,形成微妙的张力,却又能通过中部的两个扁长“盒子”相互牵制达到平衡,形成独特的反重力美学。“盒子”之间堆叠形成的平台和灰空间能够打造成迷人的空中花园,减少高层建筑给人带来的不适感与隔绝感。立面形象简约清透,减轻大体量的厚重感,彰显江门崭新的精气神(图3)。
图4 两种内陷(以华侨中心西立面为例) 来源:作者自绘
华侨中心自身的内陷体现在广场空间的塑造上。低矮的裙房和小体量建筑以亲和、庇护的姿态环绕在广场四周,营造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不同于项目外围直线条的道路界面,建筑面向广场的界面有意使用较为活泼的折线元素,并且每层错开形成各不相同的遮挡关系形成丰富的光影和通透畅快的空间体验,制造了各种可停留地带。植物元素和文化展示小品的置入进一步模糊了广场边界,从而产生不确定性带来的新鲜感。广场空间和建筑功能空间相互渗透,建筑屋顶也微微向内倾斜,公共性空间成为统领全局的看不见的中心(图5)。华侨中心形态上的内陷可以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构产物,同时也是公民精神的凝聚。
图5 华侨中心建筑效果 来源:项目团队委托效果图公司制作
3.3功能分布
华侨中心包括办公酒店区、文化展示区、特色商业街区、节庆活动广场、市民欢乐广场、政务服务区6大分区。办公酒店区主要包含基地北部两栋39层和60层的塔楼及其周边的商业裙楼,形成集商务办公、科技研发和酒店接待于一体的区域。文化展示区包括华侨文化中心、艺术馆、展览馆、创客中心等,主要以文化展览展示为主体功能。特色商业街区主要是沿广场周边的两侧三层的裙楼,通过广场和裙楼间有序的流线组织,加入许多华侨文化元素,形成特色文化长廊。节庆活动广场、市民欢乐广场是基地中心的两个大广场,是主要的开放空间。政务服务区包括政务服务中心和档案馆,承担行政和公共服务功能(图6)。高层塔楼部分功能复杂多样,我们综合不同业态的层高要求在垂直方向进行了统筹安排(图7)。
图7 高层塔楼竖向分区及标高 来源:作者自绘
4结语
江门华侨中心的设计实践是一个根据现实中显性和隐性条件理性推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尊重城市的宏观空间结构、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尝试加强城市空间公共性。我们高度重视华侨中心作为一个公共建筑所承担的城市职能。凭借混合性理论、可持续理论、城市意象理论等作为支撑,通过立体化、复合化等设计手段创造公众参与城市活动的潜在机会,让华侨中心以对峙而又调和、平等而又自信的姿态介入城市与自然之间。
参考文献:
[1]Kahn L I,Latour A.Louis I.Kahn:writings,lectures,interviews[M].New York: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1991.
[2]孙彤宇.从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耦合关系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态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5):82-91.
[3]王鲁民,马路阳.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研究[J].华中建筑,2002,20(03):49-51.
[4]罗迅,郭鹏,丁鸣扬.建筑意象与建筑意境辨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2):113-114.
[5]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路培.吸碳建筑一小步,地球抗暖化一大步——2016吸碳建筑研讨会记述[J].世界建筑,2016,(05):10-11.
论文作者:柳珊,陈昌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华侨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中心论文; 江门论文; 意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