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00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7月科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的检验数据,对比患者白细胞总数(WBC)、血清PCT测定、痰细菌定量培养。结果:100例患者42例痰培养出致病菌;无细菌感染组(A组 58例)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为(0.32±O.46)μg/L,白细胞总数为(8.05±1.37)109/L;有细菌感染组(B组 42例) 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为(3.15±2.25)μg/L,白细胞总数为(8.22±2.06)109/L,两组PCT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总数测定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测定血清降钙素原能有效鉴别AECOPD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测值高低可作为发病早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降钙素原细菌感染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6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AECOPD)指在慢阻肺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有咳嗽、咳痰、喘息加重、气短、痰量增多等明显病情加重的表现,而通常细菌感染被认为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一个重要诱因。降钙素原(PCT)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中的C细胞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活性成分,其合成与分泌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某些细菌感染性疾病时升高,病毒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时则升高不明显,是一种敏感的判定炎症类别和活动情况的指标[1],可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本文通过研究我院从2014年10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测定PCT的浓度,探讨PCT对AECOPD的诊断意义,可指导临床用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00例,其中平均年龄(63±8)岁。男66例,女34例,COPD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COPD防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的诊断标准:有吸烟等高危因素史;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外,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近期出现症状加重,如咳嗽、喘息加重,痰量增多,或出现发热;肺功能测定示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 及FEV1<80% 预计值者,在FEV1/FVC<70%及 FEV1≥80%预计值者,除外其他疾病[2]。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在治疗前对AECOPD患者进行血清PCT测定、痰细菌定量培养。
1.2.1白细胞总数测定
采静脉血3ml,快速测量血清WBC定量。
1.2.2血清PCT测定
采静脉血3ml,凝固后于常温3000r/min离心5min,留取血清检测。PCT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
1.2.3痰细菌定量培养 留痰前生理盐水漱口,咳出痰液到无菌痰盒,标本在2h内送检,如无痰以3% 高渗盐水30ml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标本送到化验室后,立即挑取痰脓性部分涂片做革兰氏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 细胞数> 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参考相关文献作者确定以痰中病原菌浓度≥ 107 cfu/ml作为诊断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将AECOPD患者分为无细菌感染组(A组) 、细菌感染组(B组)。
1.3 统计学方
利用SPSS 19.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 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痰培养细菌学结果100例患者42例痰培养出致病菌。
2.2 白细胞总数
A组患者血清中WBC(8.05±1.37)109/L,B组患者血清中WBC(8.22±2.06)109/L,两组测定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清PCT水平
A组患者血清中 PCT水平为:(0.25±0.26)μg/L,B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为:(3.25±1.05)μ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主要累及肺脏、肺外、乃至全身的不良效应,而急性加重期病情持续恶化,引起COPD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3],但也可由病毒等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能否有效、迅速、准确的判断有无细菌感染,感染严重程度有利于了解 AECOPD 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用药。目前临床上用于评判感染的指标很多,如:WBC、中性粒细胞、CRP等,但这些指标特异性较差,且不能准确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虽然能提示有无细菌感染,及药敏实验结果,但需要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低,若等待结果回示后再结合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甚至造成严重后果。PCT作为一种炎症指标,与感染进有密切关系,在全身感染患者血液中 PCT明显升高,而在非感染性炎症或局部感染的患者血液中则无此变化或仅轻度升高[9]。国外有学者研究资料证实PCT在诊断感染方面明显优于白细胞总数。本次笔者回顾性分析100例AECOPD患者的实验室检验数据,通过对比细菌培养、WBC、PCT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细菌感染组PCT明显升高,非细菌感染组PCT升高不明显,故提示PCT与AECOPD有明确的相关性,血清PCT水平高低可作为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的参考依据,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监测血清PCT在诊断AECOPD上有着较强的预测意义,对评价细菌感染、合理指导应用抗菌药等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宜作 COPD 患者的临床常规检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常春,姚婉贞,陈亚红等.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4):39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
[3] 温晓雯,袁麟标,叶泽辉.东莞市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90-92.
论文作者:侯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细菌论文; 白细胞论文; 疾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炎症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