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的东方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2)05-0025-07
列宁的东方理论,即列宁把俄国和东方其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性事物来研究,说明它 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特殊性的理论,是列宁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可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很不够,认识很不足,很少见到关于这个 问题的研究成果。鉴于此,笔者愿作一研究的尝试,并以此拙文,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列宁东方理论的产生和成熟
较之于西方国家而言,俄罗斯地处世界的东方。列宁走上革命斗争的舞台后,致力于 俄罗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高度关注东方其他国家人民革命运动的形 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尤其关注俄罗斯的命运,关注东方其他国家蓬勃兴起 的人民革命运动。这是列宁东方理论产生的出发点。
1920年7—8月间,共产国际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大会前夕,列宁为大会准备了一 系列文件,如《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土地问题提纲初稿》、《关于共产国 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的提纲》等等。在大会上,列宁作了几个报告,如《关于 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等等。从 上述文件和报告的内容看,列宁的东方理论已经产生。
在上述文件和报告中,列宁提出了东方各国苏维埃运动已经打下基础的观点。当时, 由于十月革命的推动和影响,由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对东方一些国家人民革命斗争的 直接支持,这些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蓬勃高涨。中国1919年爆发反帝反封的“五四运动 ”,朝鲜同年爆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统治的“三一起义”,印度这一时期则发生了反对 英国殖民统治的工人罢工运动。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在这些国家,革命的先行者正在积极活动,准备建立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俄国人的路 ”。共产国际二大举行时,中国、朝鲜、印度、伊朗、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东方国家 的代表出席大会,向大会报告了本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情况。列宁在大会有关报告中,高 度肯定东方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他说:“苏维埃的作用和意义在东方各国也普遍地为 人们所了解了。”“在整个东方,在整个亚洲,在一切殖民地人民当中,苏维埃运动都 已经打下了基础。”(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221、1 61—162、232—233、233页。)意思是说,通过革命斗争建立人民政权的思想,或者说 十月革命的最基本的精神,已经为东方各国人民所了解和接受,这是东方各国苏维埃运 动深入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有了这样的条件和基础,东方各国的苏维埃运动一定会进一 步发展。当然,列宁认识到,东方国家或者是殖民地,或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此这里的苏维埃“将不是 工人苏维埃,而是农民苏维埃,或劳动者苏维埃”(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 版社1986年版,第222、221、161—162、232—233、233页。)。但是他说,东方国家已 经卷进世界历史,卷进了世界革命运动的洪流,非常可喜,应该着眼于世界革命的发展 而推进东方各国的苏维埃运动。
在上述文件和报告中,列宁提出了必须使东方各国的人民革命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 最密切联盟的观点。当时,苏俄正处于国内战争过程中。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 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造成了苏维埃国家的极大危险。显然,苏俄要取得国内战争的胜 利,并且持久地巩固这种胜利,必须向国外寻求援助的力量。况且,根据科学社会主义 的观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许多国家同时进行和相互援助的条件下才能取得 胜利。苏俄本可以从西方寻求援助的力量,西方无产阶级也确实以一定的形式援助了苏 俄,如他们举行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本国政府以武力干涉俄国革命。可是西方未发生 强大的、有成果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未造成对帝国主义的致命打击。这时,东 方各国爆发革命运动,革命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成为打击帝国主义的一支新生力量。 由此列宁认识到,东方各国的革命运动是苏俄可以团结和借助的力量。他说:“目前的 世界政治形势把无产阶级专政提上了日程,世界政治中的一切事变都必然围绕着一个中 心点,就是围绕世界资产阶级反对苏维埃共和国的斗争。而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必然是 一方面团结各国先进工人的苏维埃运动,另一方面团结殖民地和被压迫民族的一切民族 解放运动。”“必须实行使一切民族解放运动和一切殖民地解放运动同苏维埃俄国结成 最密切的联盟的政策”(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221 、161—162、232—233、233页。)。这些论断,准确表达了列宁关于东方各国的革命斗 争同苏维埃俄国结成联盟的观点。 在上述文件和报告中,列宁提出了东方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突破它们目前所处 的阶段”的观点。东方各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甚至可以说很落后。其中有的资 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有的资本主义发展刚刚起步,有的则完全处于资本主义以前的发 展阶段。这些国家是否可以避免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或者说这些国家由人民掌握 政权以后发展前景如何,是共产国际领导人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 ,列宁的意见是,如果先进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并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先进国家的无产 阶级对东方国家人民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宣传,各苏维埃政府从物质上对东方国家进行 大力的援助,东方国家就可以避免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走向社会主义胜利。这就 是他所说的:“毫无疑问,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能够也应该帮助落后国家的劳动群众, 只要各苏维埃共和国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向这些群众伸出手来,并且能够支持他们,落后 国家的发展就能够突破它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 社1986年版,第222、221、161—162、232—233、233页。)列宁以这样的思考为出发点 ,提出了共产国际在东方国家的任务:一是在这些国家建立共产党的组织;二是向这些 国家的人民宣传苏维埃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条件,帮助建立劳动者苏维埃;三是从理论 上说明,“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 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注:《列宁全集》第39 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2、221、161—162、232—233、233页。)。可见,列宁 关于东方国家避免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尽管他强调实现这个 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
在共产国际二大有关文件和报告中,列宁提出东方各国苏维埃运动已经打下基础,这 是对东方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当前发展水平和以后发展条件的充分肯定。他提出必须使东 方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同苏俄结成密切联盟,说明他开始把苏俄和东方其他国家作为一个 整体性事物来看待,认识到苏俄和东方其他国家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则是 西方国家所不具有的。也说明他开始把视线转向东方,从东方寻求有利于俄国革命事业 发展的援助力量。他提出东方国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突破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即可以 避免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味着指明了东方国家向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途。以上各个观点,说明了东方国家发展的条件、意义和前途。这些 观点的提出,意味着列宁的东方理论已经产生。
1921年3月,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积极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列宁在这时的 实践中认识到,地处东方的比较落后的俄罗斯向社会主义过渡,应该有不同于西方国家 的特殊办法。如他在党的十大有关报告中说:“毫无疑问,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 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 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俄国的情况不 同,这里产业工人仅占少数,而小农则占大多数。”(注:《列宁全集》第41卷,人民 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1、70页。)“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 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关系占优势,还是小经济占优势。”(注:《列宁 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1、70页。)根据他的思想,苏俄小农占 人口的大多数,农民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于是从阶级关系的角度看,小农不 会拥护社会主义,从经济条件的角度看,在农民个体经济的基础上难以实现社会主义, 所以必须确认,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应该区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东 方其他国家也具有小农占人口大多数、农民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的国情,所以 上述列宁的思想在东方各国具有普遍的意义。列宁的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东方理论 。
1922年底1923年初,即列宁逝世前夕,在《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 中,就东方国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这些新观点的提出,意味 着东方理论已经成熟。他这时提出的新观点主要是:
关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观点。当时俄国的孟什维克 提出,“俄国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还没有实行社会主 义的客观经济前提”。列宁针对此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得到较 充分的发展,生产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由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 ,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可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 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注:《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391、176、302、1 77、296页。)在列宁看来,俄国的发展过程就体现出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性。这种特殊 性表现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确实不很高,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客观经济前提确实不够好, 但是无产阶级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先夺取了政权,此后他们将利用自己的政权发展生产 力,努力创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走向社会主义胜利。俄国的这个特殊发展过 程,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值得指出的是, 列宁说,这个特殊性属于东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而且当革命继续向东方转移时 ,“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 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 372、389、390、391、176、302、177、296页。)
关于特殊环境决定东方国家的工农群众展开革命和掌握政权的观点。与上述问题相联 系,俄国无产阶级要不要进行十月革命和要不要掌握政权,也遭到孟什维克的否定。列 宁就此提出了正确的观点。他认为,十月革命是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第一 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工人革命发动起来,农民起义也已展开 ,革命力量已经十倍地增强,无产阶级政党在这种特殊环境下领导人民举行革命并掌握 了政权。列宁说,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特殊环境,毫无出路的工农群众难道就 不能奋起斗争以求争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吗?他还说,马克思1856年曾经提出,应该由 某种农民战争来支持无产阶级革命,现在俄国已经出现这种形势,实现了农民战争同工 人革命的联合,难道无产阶级就不能有所作为吗?(注: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 出版社1987年版,第371页。)在列宁看来,俄国由于地处东方,具有东方国家发展中的 特点,所以才有条件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农民战争同工人革命的联合,才有革命的胜利 。上述列宁的观点,既说明了十月革命的必然性,也说明了东方其他国家革命的必然性 。在东方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取得胜利,大多同某种特殊的环境相联系 ,即世界政治中的某种力量起着促进作用,并且它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农民战争同工 人革命的联合。
关于西方革命被推延下去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取决于东方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观点。 在西方国家,19世纪下半叶以来,统治阶级利用从殖民地收刮来的财富,对内实行“糖 饼”政策,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些国家的情况则更是 这样。列宁注意到这个事实。他逝世前夕指出:“一些国家,而且是西方一些最老的国 家,因获得胜利(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引者)而能够利用胜利向本国被压迫阶级 作一些不大的让步,这些让步毕竟在推迟这些国家的革命运动,造成某种‘社会和平’ 的局面。”(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 、391、176、302、177、296页。)这说明,列宁已经认识到,西方国家未来难以发生革 命了。在此以前,包括在十月革命时期、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都寄希望于西方革命 的爆发并取得胜利,希望西方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能够给俄国革命以巨大的援助。现在 他说西方未来难以发生革命了,这不能不说他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社会主义最 终产胜利的希望何在呢?面临帝国主义颠覆和侵略危险的苏俄能不能坚持到社会主义最 终胜利的那一天呢?列宁从东方的事实中求答案。他提出,东方的许多国家如中国、印 度等等,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离开了自己原来的发展道路,正在按西方资本主 义的轨迹前进,同时东方国家已经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动荡,出 现了革命运动。他说:“正是由于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东方已经最终加入了革命 运动,最终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漩涡。”(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 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391、176、302、177、296页。)他还提出,从俄 国、中国、印度等东方许多国家人民起来革命的事实中,可以预见到世界无产阶级与资 产阶级斗争的结局,预见到世界社会主义的结局。如他说:“斗争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 于如下一点:俄国、印度、中国等构成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正是这个人口的大多数, 最近几年来非常迅速地卷入了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 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第370、372、389、390、391、176、302、177、296页。)这说明,列宁已经把世界社 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东方人民的革命斗争之上了。
列宁逝世前夕所提出的观点,如关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 律的观点,创造性地说明了东方国家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和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 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说明了东方国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社会主义战略的正确性。如果说 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有关文件和报告中强调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胜利需要一定的条件 ,即需要取得革命胜利的先进国家帮助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不再强调这种条件了。这 是他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转变和发展。关于特殊环境决定东方国家的工农群众展开革 命和掌握政权的观点,深层次地说明了东方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农群众进行革命和 掌握政权的历史必然性。关于西方革命被推延下去和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取决于东方人民 革命斗争发展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全新创造,意味着列宁社会主义战略的重 大转变,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社会主义战略的重大转变,即由西方社会主义战 略转变为东方社会主义战略。综上所述,列宁逝世前夕,他的东方理论已经成熟。
二、列宁东方理论的主要内容
综合列宁各个时期的有关论断,他的东方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的观点。历史事实说明,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难以发 生革命,而东方国家则比较容易发生革命。俄国1905年发生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1917 年又连续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国1911年发生辛亥革命,十几年后接连发生了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朝鲜、 越南等国也不断发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1918年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 说:“我们说,比较容易开始革命运动的,并不是那些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掠夺和有力 量收买本国工人上层分子的剥削国家(指西方国家——引者)。”“现在的形势与马克思 和恩格斯所预料的不同了,它把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先锋队的光荣使命交给了我们——俄 国的被剥削劳动阶级”(注:《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意思是说,俄国比西方国家容易开始革命。1922年5月,他在有关文章指出:“印度 和中国在沸腾。这有7亿多人。再加上周围和它们完全相似的亚洲各国,那就占全世界 人口的一大半。那里的1905年即将到来,而且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愈来愈快地到来”(注 :《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391、176、30 2、177、296页。)。这说明,列宁确认,东方其他的国家也比较容易发生革命。如前所 述,他逝世前夕提出,特殊的环境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矛盾,造成了农民起 义和工人革命的联合,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工人群众义不容辞地通过革命掌握了政权。 此观点既肯定了东方国家爆发工农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又指明了东方革命的客观条件, 深层次地说明了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
第二,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20世纪东方的革命,首先是 民族民主革命,即这些国家首先要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在完成这些任 务以后,才有可能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由于民族民主革命来得晚,当 人们推进这个过程的时候,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无产阶级已经成为自觉的阶 级,能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本阶级的利益而斗争,资产阶级则由于害怕无产阶级而不 敢进行革命,所以无产阶级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无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取 得胜利后,能够及时地把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俄国革命首先是民主革命。列宁19 21年10月在有关文章中指出:“我们比谁都更彻底地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我们完 全是自觉地、坚定地和一往直前地向着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我们知道社会主义革命和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 社1987年版,第169—170、172、244、173、42、175页。)。“前一革命可以转变为后 一革命。后一革命可以顺便解决前一革命的问题。”(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 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172、244、173、42、175页。)意思是说,俄国无产阶 级及时地、顺利地将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了。如前所述,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 有关报告中说,东方其他国家可以先建立劳动者苏维埃制度,即建立人民政权制度,然 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言下之意也是指这些国家先进行民主革命,然 后再经过一定的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而且这个过程比较容易。
第三,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早在十月革命前 夕,列宁在有关文章中即已提出,俄国是个落后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土地国有化、银行国有化、资本主义大企业国有化,由工人组织对整个社会的生 产和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列宁认为这些措施同资本主义相容,因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也 采取过)。他说,必须采取这些措施和步骤,“这些步骤就其整体和发展来看,就是向 社会主义过渡,因为在俄国,不采取这些过渡措施,要马上直接实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 的,但是如果采取了这些过渡措施,实现社会主义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绝对必要的了 。”(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90、91页。)这里,列宁 强调俄国实现社会主义需要先决条件,即必须采取上述本身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措施 ,逐步创造物质基础。况且这一时期列宁把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同西欧各国实现社会主义 看成为相互连结的同一个过程,即认为俄国的社会主义将在西方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帮助 下实现,可是他毕竟提出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1921年3月,苏俄结束战时共 产主义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认为,这意味着苏俄人民在经历许多曲折以后终于 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途径,建成社会主义大有希望。他说:“社会主义现在 已经不是一个遥远将来,或者什么抽象图景,或者什么圣像问题了。……我们把社会主 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当今时 代的任务。”我们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 国”(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391、 176、302、177、296页。)。这一时期,由于西方革命形势逐渐走向低潮,列宁开始放 弃苏俄在西方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帮助下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那么以上论断意味着他有 力地肯定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如前所述,列宁逝世前夕提出,俄国虽然生产 力水平不很高,经济条件不够好,但是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手中的政权 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条件,进而实现社会主义。他说,这是俄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发 展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当革命发展到东方其他 国家时那里会有更多的特殊性。这意味着列宁关于东方国家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观点达 到圆满的境界。
第四,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 只有在它的故乡,即它的发展达到繁荣昌盛的地方,才会走向灭亡。这样的话,西方国 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资本主义将先在这里灭亡,或者说这里将先结束资本主 义发展的过程,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建成社会主义制度。东方国家或者由于资本主义 发展起步晚,发展水平低,或者尚处于资本主义以前的阶段上,这样一是不具备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条件,二是人民不能够立足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而看到社会主义,根本 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不可能产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和要求。与马克思、恩格斯同 时代的革命家,均持这种观点。列宁和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持这 种观点。1920年底,苏俄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这时由于国际国内政治力量的分化组 合,地处东方的苏俄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成为事实。从这个事实出发,列宁 产生了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这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 的讲话中首先阐述了这一新的观点。他说:“只要总的看一下我们所处的国际形势,就 会发现: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不仅有了喘息时机,而且得到了某种更为重 要的东西。”(注:《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28—29页 。)“现在我们要谈的已经不只是喘息时机,而是比较长期地进行新建设的重要机会。 ”(注:《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28—29页。)显然,他 所谓的“更为重要的东西”和“进行新建设的重要机会”,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和机会。在他看来,在西方国家没有走向社会主义胜利的情况下,俄国无产阶级已经先 于它们取得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和机会。他还说,为了战胜资本主义,一是要用 革命力量推翻剥削者的统治,坚决捍卫无产阶级的新政权,二是要“担负起建设任务, 就是建立新的经济关系,树立怎样做这件事情的榜样”。“现在我们应当采用组织、建 设的办法,来代替用革命方式推翻剥削者和抗击暴力者的办法,我们应当向全世界显示 和证明,我们不仅是一种能够抵抗军事扼杀的力量,而且是一种能够树立榜样的力量。 ”(注:《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4、28—29页。)在这里, 列宁提出“建立新的经济关系”,显然是指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他说俄国无产阶 级应当向全世界“树立榜样”,显然是指俄国无产阶级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树 立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榜样。联系列宁逝世前夕关于东方其他国家未来的革命会有 更多特殊性的论断,以及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希望在于俄国、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人 民革命发展的论断,可以确认,他关于俄国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适用于 说明东方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五,东方国家必须渐进地组织经济建设的观点。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主张在全 国各个生产领域采取“计算和监督”措施,即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前提下, 由工人组织对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制约资本家的活动。这个措施由于不要 求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无疑属于渐进发展的措施。1918年春,党和苏维埃国家把 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俄国和发展经济上。这时列宁主张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当时的 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形式有国家政权对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有国家政权 对买卖粮食工作的管理和垄断,有国家政权对资产者合作社的干预等等。所有这些形式 ,都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其运作的前提,即不要求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这 时所谓国家资本主义,主要的不是指这种或那种管理形式,而是指一种原则,即国家政 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苏维埃国家经济的原则。显然,列宁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也体现 了经济建设中的渐进发展。1921年3月开始的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小农经济的作用、 私人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利用自由贸易、市场和货币的作用,恢复 和发展苏维埃国家的经济,无疑也体现了经济建设中的渐进发展。列宁当时说:“目前 的新事物(指新经济政策——引者),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 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注:《列宁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172、244、173、42、175页。)如前所述,列宁 在论及俄国必须采取这些特殊办法时说,这是由俄国小农占人口大多数和小农经济在国 民经济中占优势的情况决定的。由于东方其他国家均具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列宁关于渐 进地组织经济建设的观点,对东方其他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六,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伟大而曲折的观点。由十月革命开始的俄国建立苏维 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列宁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在《 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写道:“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 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开始统治的时 代。”(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172、244、173 、42、175页。)鉴于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国内外敌人猖狂地颠覆它,但是它们的破坏活动 先后都已失败,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说,苏俄无产阶级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任何 敌人也剥夺不去的。对于东方其他国家人民的革命斗争,列宁也予以高度的赞扬。他在 共产国际三大有关报告中指出,在未来世界革命的决战中,东方国家的人民将把斗争矛 头直指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它所起的革命作用也许比我们所预期的要大得多”(注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170、172、244、173、42、175 页。)。他在《庆祝<真理报>创刊十周年》一文中还写道:在拥有10亿多人口的东方国 家,“革命已经开始,并且发展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了”(注:《列宁全集》第43卷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390、391、176、302、177、296页。)。可 是,列宁深深地懂得,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会有许多曲折 。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党和苏维埃政权采取许多非常措施,损害了工农群众特别是损 害了农民的利益,以至战争结束后不得不以新经济政策来纠正以往的错误,这就是苏维 埃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曲折。列宁曾在许多场合明确地指出这一问题,认为这是一种战 略退却,即党和苏维埃政权在过去的进攻中走得太远,离开了自己的后方,必须向后退 ,回到自己应该坚持的基地上。可是,他在发生曲折时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如他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这个政策之所以叫新经济政策,是因为它在向后转。 我们现在退却,好像是在向后退,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然后再起跑,更 有力地向前跳。”(注:《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0、372、389 、390、391、176、302、177、296页。)这一论断,科学地说明了曲折与前进的关系。 他还说,虽然党和无产阶级的事业出现了曲折,然而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 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注:《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 —170、172、244、173、42、175页。)这一著名的论断,反映了他对待曲折的正确态度 。多少年来,它是指导人们正确地对待曲折和动员人们继续向前进的不朽的战斗口号。
三、列宁东方理论的历史地位
列宁的东方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实现了由“西方重心论”向“东方重心论”的 转移。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论及革命问题时,往往限于论及英国、法国、德国、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革命。当时,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比较高,工人运动比较发 达,有可能产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设共产主义的革命。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 地关注这里的革命,是必然的和无可非议的。可是由于这样,无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无 这样的意识,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事实上是“西方重心论”。列宁和俄国其他的马克思 主义者,接受了“西方重心论”,在革命过程中很长一个阶段仍坚持这个理论。如1917 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从西方返回俄国前夕,在有关文章中说:“俄国是一个农民国 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国家里,社会主义不可能立刻直接取得胜利。” (注:《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90、91页。)“俄国无产阶级 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但它能使俄国革命具有浩大的声势 ,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极好的条件,……这样,俄国无产阶级就会使自己主要的、 最忠实的、最可靠的战友——欧洲和美洲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易于进行决战。”(注: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90、91页。)这说明,列宁在回国 领导革命时,着眼点在于以俄国革命推动西方革命,以利于欧洲和美洲的无产阶级取得 革命胜利。无庸讳言,列宁这时仍坚持“西方重心论”。列宁的东方理论产生和成熟后 ,他本人和与他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以后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将在这一理论 的直接指引或影响下,把革命的视线移向东方,关注包括俄国、中国、朝鲜、越南、印 度等东方国家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20世纪以来东西方革命力量对比关 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结果,是20世纪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然而这个事实说明, “东方重心论”已经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尽管理论界未就这个问题大做宣 传工作。
列宁的东方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 理论。近十年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浪潮不减。但是,许 多研究者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一理论的认识存在严重缺陷。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论 ,在于论证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尤其是俄国避免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痛苦和实现社会 主义的可能性。可是他们认为,俄国实现这个可能性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原始社会遗留 下来的农村公社继续存在下去,以便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二是俄国立即爆发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沙皇政权的统治,并激起全欧洲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使之取 得胜利;三是西方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及其国家政权为俄国树立榜样,提供帮助,以利于 俄国走向社会主义胜利。在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西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为 俄国树立榜样和提供帮助。关于这个问题,恩格斯在有关文章中写道:“不仅可能而且 无庸置疑的是,当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 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 所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 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 ”他特别强调:“这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由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做出榜样和 积极支持。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达到繁荣昌盛的国家里被战胜的时候 ,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实例中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 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走上 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第502页。)十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未得到这一重要条件,以后东方其他国家 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也未得到这一重要条件(中国许多研究者自觉或不自觉 地忽视了这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地说明俄国和东方其他国家走向社会主义胜 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无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重大发展。 上述列宁的东方理论,特别是关于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 的观点,关于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观点,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 斯“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重大发展。
列宁的东方理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思想指南。人 类历史上的20世纪,是东方社会主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在西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运 动未取得重大进展的情况下,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果辉煌。俄国无产阶级通 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制度,并且于30年代中期建成了社会主义的经 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尽管这种制度需要改革和完善。二战结束以后,亚洲的中国、朝 鲜、越南等国,东欧的一系列国家,先后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到50年代初,世界上形 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极大改变了东西方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显示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勃勃生机。80年代末以后,东方的社会主义进程出现曲折,可是到目前为止 ,在世界的东方,仍有几个共产党领导的、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社 会主义的旗帜仍在世界的东方高高地飘扬。运用列宁的东方理论,可以十分顺当地理解 和说明上述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包括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曲折 。
标签:苏维埃论文; 苏联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俄国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工人运动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