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电网公司人员素质逐渐提高,精益化管理理念开始在公司的顶层设计中得到体现,财务管理手段也不断进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情况下对职能部门的划分以及对业务流程的固化对公司降低管理成本和实现公司财务的精益化管理产生非常大阻碍作用。论文主要是从为电网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其管理效力效益的视角出发,针对当前账务管理过程中电费资金上缴速度慢、核算缺乏真实性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通过对其资金管理职能和流程的一系列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总体实现提高公司经营效益的目标。
关键词:成本视角;电费账务;管理问题
1电费账务管理问题
1.1电费资金上缴速度慢
一个公司用户缴费常涉及用户托收号、表号、户名等多个身份辨认信息,账务处理时可能需要通过多个信息进行辨识,造成账务数据不清晰,预存电费、重复缴费以及同一账户多个电表中欠费无法发现等问题。迫于身份信息的非标准化,绝大多数用户都是通过营销部门下属分中心的收费窗口缴费,收费人员收缴现金及支票后,还需要基层分中心出纳去银行办理电费支票和现金存取,电费的划转等情况,步骤繁杂,运行效率低。管理的组织层级多,链条长,导致电费归集速度慢,运行效率低等情况。电费收缴是由公司财务部门统一核销处理的,由于财务系统与营销系统沟通不及时,当公司汇款凭证在用户和供电公司银行转账时如出现丢失情况,财务部门没有从电费开始的时候进行账务管理,如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及时进行账务的核销,也会影响电费回收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增加企业不必要的工作量。
1.2核算缺乏真实性
营销系统与财务针对银行存款进行确认的原则是不同的。营销部门对收到的支票按照见票入账的方式,收到支票的同时就在系统中执行处理,并在银行存款账户中核算。每月会计期末的时点电费账户余额为有存量资金或者是银行未达。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运用对电费存款余额,及时监督银行存款掌握情况,了解月末未清金额。例如,一个月底银行存款存在余额,可能有一种情况是银行存在用电资金,而且没有及时上划到位。二是对已收款的账户,实际资金并没有到达银行,也就是财务上面所说的未达账项。运用银行存款的账户余额可以有用的对下层资金沉积情况进行简则,也便于监测银行未达账项是不是真实合理,是否以完成考核指标而进行不缴处理,人为造成账户余额为零的现象。财务所收到的支票,即根据银行的入账情况核算电费的银行存款。如果立即转移集团资金,银行存款的余额为零。因此,收款账户,从财务账面上银行存款科目的余额监督不能够发挥作用。尤其是在营销部门本身缺少对未清账户项目、电费对账等情况的有效管理措施的情况下,账户的归集和入账削弱了针对电费的财务控制能力,也间接延长了电费占用资金的时间,使企业耗费机会成本浪费财务费用。
2基于成本视角的电费账务管理措施
2.1优化组织机构体系
(1)压缩管理层级
公司的组织结构大体可以分为高长型的组织结构还有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对于高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主要是公司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管理人员的控制幅度相对较窄,但是在这种情况有利于公司的控制,但是缺点是对外界变化的反映较慢,也因为管理层级多,这种管理结构的模式对应的管理费用也是居高不下。与高长型组织结构进行比较,扁平型的组织结构更贴近于分权型的组织结构,能够减少沟通障碍,进而降低沟通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管理问题以及基于管理优化降低公司成本的角度,压缩管理层级,组织结构扁平化对账务管理优化更为有利。同时,根据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思想“以流程为导向调整组织结构”对电网原来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形成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模式,铲除不利的障碍以适应流程的运行,减少纵向管理层次,从而促使流程运行效率提高。与此同时,对组织结构的层次进行优化将,营销部门管理权限削减甚至取消,对涉及电费账务管理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归入财务系统管理,整体实现以流程为中心的扁平化特色组织模式,增强公司的财务管控能力,营业出纳、营业会计等涉及账务管理的岗位均归财务部门领导,便于实现财务管控能力。
(2)细化各部门岗位管理职能
根据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对各部门岗位管理职能进行重新划分,以进一步适应对电费账务流程的优化,将原营销部下属分中心的成本出纳、成本会计、成本审核岗位隶属于财务部,将财务职能和营销职能进行精准划分,这样有利于满足电费账务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多项需求。
2.2构建清晰电费账务管理流程
通过运用作业成本法有关增值和非增值作业还有必要和不必要作业进行划分的标准,对电费账务管理的流程进行作业成本法分析。优化后业务流程详细描述如下:分中心收费员收取电费并存入银行后,进行日结处理,填制《款项交接单》,将现金存款单及《款项交接单》交财务部门营业出纳,营业出纳进行收款确认经营业审核会计审核后转营业会计编制会计凭证;营业会计每日将凭证清单电子版数据传给各分中心和营销部门收入整理各一份,各分中心新收费员根据财务部门凭证清单核对双方入账信息,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当查明什么原因,并且及时的进行处理。分中心进行电费发行后,数据传输到财务系统,营业审核会计进行审核后营业会计确认应收项目。分中心收取电费、进行营销系统电费入账后,营业出纳进行电费的收款确认,并将电费存入到统一的银行账户,然后由营业会计审核确认后,区分属于预收还是进行冲减应收处理,进行收款制证,进而形成财务系统中的电费的账务的余额。财务系统营业出纳负责检查各营销网点传送的交接单是否齐全,如各营销网点未能及时送达或材料有缺失,应及时处理。营业会计审核按日审核各营业网点传送来的单据及报表,发现结账单与凭证清单不符要及时联系各营销网点有关人员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2.3建立营销、财务系统与银行的三方电费账务对账模式
通过强化账务管理中账务流程的优化以及基础保障措施的建立,实行“一个账套、两个银行、三方对账”的账务管理模式。建立一种电费的对账模式解决电费账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电费账务的管理水平。在电费资金归集由财务部门管控的前提下,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对账环节是确保电费账务管理中电费及时、准确核算的重要的保障。结合电费管理各环节出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考虑,建立营销分中心收费、确认收款、财务部门进行资金入账管理,按照每日、每周、每月与银行进行“三方对账”的电费账务对账管理模式,按照标准流程和操作规则进行电费资金核算和管理。月末日营业会计核对当月电费发行及回收数据,填制各项明细表,如出现未达,应查找原因并由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对于电费账务管理中出现差额的问题及时当月进行处理不能拖延至下一个月的会计周期,解决电费账务管理中的管理问题提高电费账务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参考文献
[1]高亚军.加强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与电费账务处理的途径[J].中外企业家,2017,11:86+89.
[2]王静.电力营销中电费账务集中核算措施分析[J].中国市场,2017,07:123-124.
[3]李慧.电费账务处理及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6,01:34-35.
论文作者:陈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电费论文; 账务论文; 组织结构论文; 财务论文; 账户论文; 公司论文; 资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