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建工程中,墙体、混凝土结合处、地下室、桩柱等部位常会出现裂缝;门、窗周边及墙面等处常出现渗漏现象。裂缝渗漏病害影响的因素很多,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改变原设计功能,造成极大浪费,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危害。采用传统的方法处理这些病害会带来很多副作用,而注浆技术处理这类病害,不但能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因此,根据实际建筑施工经验,提出了从注浆技术方面处理房屋建筑病害的措施,是建筑工程中值得研究和使用的一种技术。
关键词:房建病害;裂缝渗漏;注浆技术
1前言
目前 ,注浆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技术应用学科,该交叉学科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岩土力学、机械、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注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送技术将具有一定凝胶时间的浆液注入进含水岩层或裂缝松散土层中,使浆液凝结后团结上的颗粒充塞岩层裂缝,最终使土层的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都得以改善。这种通过注浆来改变地层状况的方法被称为注浆加固工法。浆液及浆液注入到地层中去的方式是该工法的关键。
2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其适用性
2.1房建工程常见病害
房建工作中的渗漏病害主要包含两种:砼结构病害(主要为受力结构部分,如地下基桩基础、剪力墙、柱、梁等部位);楼房墙体渗漏、施工缝渗漏,女儿墙、排水管穿墙孔渗漏等。采用常规处理方法的副作用
(1)房屋渗漏病害一般出现在建筑使用之后,而使用常规方法对已装饰过的建筑结构有较大的影响,一般会造成凿除量大,甚至影响房屋的使用寿命。
(2)用常规方法处理时,在其凿除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引起建筑各部位的接缝松动,导致隐性渗漏的可能性增加。
(3)由于材料的不适宜性,导致裂缝和局部渗漏反复出现,受害面也扩大,增加了处理费用并延长了施工周期。
2.2 注浆技术的优点
(1)在施工工艺方面,设备轻巧、注浆工艺简单、易操作,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强。
(2)在防水方面,由于注浆技术是将液注入混凝土裂缝中,使其充填密实粘结。对老化、蜂窝、蚀变性的混凝土,采用注浆方法具有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密实性和强度,达到粘结补强的效果。
(3)在性能方面,应用于混凝土的注浆补强材料,一般都应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粘结性能好,材料耐老化,无污染。
3注浆材料的选择
3.1注浆材料的特点
注浆材料的选择需具备下列特点:
(1)材料应具有综合力学性能好、耐老化、强度高、粘结力强、填充性好的特性。
(2)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亲润性,可以灌入微细的缝隙中,对潮湿裂缝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扩散性、粘结性能好
(3)工艺简单、易操作;材料环保、固结体无毒性污染。
(4)材料环保、固结体无毒性污染、耐老化。
(5)材料价格适中
3.2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在整个注浆技术中做到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注浆之所以能够起到堵水、加固的作用,正是由于注浆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将其由液相转变到到固相的结果。因此,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固体的物质,一般而言都可以当作注浆材料。我们在施工中常见的材料:
(1)水泥:注浆常常用水泥作为主要的材料,因为水泥是一种很好的水稳定性材料,可以形成稳定的胶结体;如水泥——氯化钙浆液,超细水泥、粘土——膨润土浆等。
(2)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配浆时常常加入其它化学浆液,或掺加少量化学外加剂,如氯化钙,来改善水泥浆液的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机高分子材料:用于注浆的材料除了有无机高分子化合物硅酸盐及其衍生物之外,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也广泛应用,如纸浆废液-过硫酸按浆液、如脉醛树脂-硫酸浆液、水溶性聚氨醋浆液等。
4注浆技术对楼房工程病害的常规处理方法
4.1 对于结构受力部位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处理方法
4.1.1从设计—施工—管理—使用过程做好病害成因分析。
4.1.2根据病害部位设计布孔孔位,孔距适宜控制在30-40cm内,孔径在0.8-1.2mm,孔深根据病害部位而定。
4.1.3干缝面可在距缝两侧3-5cm处,涂环氧胶封闭缝口,以免注浆时浆液从敞开的缝口窜出。湿缝采用沿缝开槽,槽口宽×深宜控制在2-3cm×2-3cm内,以免扩大缝口。清孔清槽后,压上早强水泥封槽、埋管。
4.1.4干缝可注入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类材料,固化时间应控制在12-16小时,目的是让注浆材料能充分充填到缝隙内,起到缝面及周边微细缝隙的全面积粘结作用。湿缝应选用对水具有亲和性和排水性的环氧材料,在注浆过程中克服被粘物表面的水膜与被粘物有效的粘结,从而达到固结补强的目的。
处理的要求:注浆过程浆液仅对缝面开始部分起堵塞作用,而不是全面粘结,注浆应视为失效。为此应进行同孔多次重复施灌,直至在设定的压力下孔口注浆饱满,并达到一定的注入量为准。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5~0.8Mpa严防高压对砼造成扩缝劈裂带来新的破坏。
4.2砖墙体及窗、门注浆处理
通常这类病害处理,如墙体渗漏则铲除批荡层,做一道防水层或防水砂浆。但作为连通的墙体将会出现这边治理那边渗漏的局面。同样窗台漏水往往是在“认为”漏水的部位涂上一道封闭胶就可以解决问题。殊不知,窗、门—窗、门框—墙体是一个整体。当窗、门及其框不封闭,雨水沿框的固定螺丝孔、框的拼缝渗流到空心的窗、门框内,再向墙体渗漏;墙体的渗漏的另一原因是外墙的饰面材料不能起到封闭作用,以饰面砖建筑物出现的渗漏为多。采用“穿衣”防水的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当材料老化渗漏又再出现,同时水被封闭在空心墙内(或灰砂砖体内),这些只能通过内墙蒸发,使墙体发霉,并导致白蚁生成,造成暗埋电线管路的损坏。
采用注浆的办法是在窗的框周布孔,重点在框的底部注浆,材料以水泥浆为主。在水泥注浆结束后,再进行环氧封闭处理,其作用是控制水泥注浆后产生的干缩。
墙体的渗漏应先将渗漏的批荡层(室内)铲除,找出渗漏面,采用墙面布孔注浆。注浆材料为水泥浆,改善空心砖的密实度,提高阻挡外墙雨水渗透的能力,可取得理想效果。注浆压力以0.1~0.3Mpa为宜压力过高极易造成外墙饰面砖的剥落。
4.3用砖墙砌墙的厨、卫间的注浆处理
厨房、卫生间是用水的集中地方,一般都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内防水处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出现渗漏,主要是防水层失效,厨房、卫生间的用水沿砖和砖缝灰砂的毛细作用渗透至墙面冒汗、发潮。处理的方法是通过环氧注浆切断渗水通道,控制水沿毛细孔扩散。即在砼地板与砖墙的砖缝开一小槽,沿砖缝布孔,孔距在20-30cm为宜,采用环氧砂浆嵌槽,埋管注入环氧浆,重复注浆至充填饱满。处理方法简单有效,如条件限制可在厨、卫间施工。即在瓷片的连接位上钻孔、埋管、注浆后,采用同色水泥进行孔位表面修饰即可,省去铲除批荡层、涂防水胶、重新批荡的工序,节省费用,缩短工时,效果明显。
5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病害及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很多,应从设计到施工,施工到管理和选材与使用等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我们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地采用新的加固技术来进行处理,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可广泛地使用到房建工程的施工中,从而提高楼房的使用功能,延长楼房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同虎;注浆技术在过断层带中的应用[J];安徽科技;2004年11期.
[2]魏国安,任根春;区注浆治理中的问题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3]张可能;注浆堵水工程中的钻孔测试技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5年03期.
[4]杨米加,贺永年,陈国锋;水泥注浆渗透机理初探[J];力学与实践;1997年05期.
论文作者:刘文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注浆论文; 病害论文; 浆液论文; 材料论文; 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