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方案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论文_张雅慧

金湖县人民医院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方案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4 %)相比对照组(76.67 %)明显更高,且不同方式护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方案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积极影响,适合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发性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关节疼痛,其具有高致残率、病情反复迁延和特异疗法缺乏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规治疗是给予药物治疗配合运动锻炼。因其病程长,极易反复,患者在离开医院后的用药指导、功能锻炼、康复训练等方面都需要健康护理[1]。延续性护理是离院后的持续护理干预,近来年运用于各种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治疗。本研究是基于临床需求,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运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要求[2],经临床医生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年龄在22~80岁之间;没有阅读障碍,可通过研究人员帮助完成问卷;自愿参加本研究。随即分配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且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有一定的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离院时,根据医嘱要求,护士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及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嘱咐患者复诊时间。同时应告知患者坚持锻炼的意义,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注意劳逸结合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首先是专业护理团队的组建,延续性护理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症状控制等。⑴护理团队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知识、药物知识、饮食、活动与运动锻炼、疼痛应对等。同时为患者提供专门热线或微信,以供咨询。⑵ 对患者而进行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症状控制内容宣教,定期随访1个月。①用药管理:遵医嘱服药是治疗的前提,教会患者注意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②运动锻炼:选择合适的锻炼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急性期不适合锻炼,应注意休息,缓解期采用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慢走、游泳、晨操等方式,锻炼强度可根据病情反应适当加强,要持之以恒。③ 饮食管理,推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三高食物(高纤维素、高蛋白与高维生素);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慎用或禁用:例如凉性食物、高脂类、类谷、奶制品、海鲜制品。④ 症状控制: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给予指导,若患者无法忍受疼痛,遵医嘱使用止疼用物和各种放松技巧。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风湿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指标,疗效评估设定为随访6个月后进行。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握力、休息痛、肿胀关节、压痛关节等多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存在少量且轻度的症状,但不影响生活;无效:症状均为消失甚至更加严重,无法正常生活。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的是SPSS17 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护理疗效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 1 两组不同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数(%)]

治疗效果比较: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案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3.34 %)相比常规护理组(76.67 %)明显更高。且不同方式护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需要漫长的治疗周期,对患者身心伤害极大,严重影响整体生活质量[3-4]。以积极的护理心态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长期控制至关重要。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除急性期外,患者症状缓和后其他时间均在院外进行疾病控制与康复活动[5]。研究表明大部分的患者常因疾病控制知识匮乏与疾病控制行为依从性低下而致病情加重。延续护理计划是根据出院后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制定的,为了保证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护理人员采用的干预对策。延续护理能有效为该类患者院外疾病管理行为提供一定的支持,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如何进行调控、锻炼,如何控制自己的疼痛并按照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同时出现问题后及时给与对症干预处理;护理人员反复督促和提醒患者,使患者可养成一种习惯性、自觉性的运动锻炼,有效的增加运动频率。

本研究表明合理而有效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医嘱依从性,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根莲,戴杏娟,刘晓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6):729-733.

[2]史美英,谢晶芹,朱晓琳,蔡德慧,向珊,张翠兰.类风湿关节炎“一病一品”护理体会[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01):75-77.

[3]许崇武,魏丽.中药熏蒸配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评价及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3,12(03):25-27.

[4]敬雪明,李芸,罗万红,敬剑英,梅小平.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1-13.

[5]黄波,张永红,张静,陈勇.情志护理理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护理中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211-212.

论文作者:张雅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延续性护理方案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论文_张雅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