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在我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其不是儿戏,应该认真、严谨地对待。施工时应运用先进创新的技术方法,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达到规范,使项目最终完美收官。本文旨在讨论目前国内在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对技术设施建设大量投入资金,旨在使我国中部地区逐渐崛起。建筑行业在国家的所有行业当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相关的企业,相互间疯狂竞争,欲在此浪潮中摘得胜果。但若想在如此多的企业当中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施工技术管理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需要相关企业下苦功夫,在此方面不可投机取巧。
一、建立管理体系制订规章制度
企业中相关工作最重要的一项则是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方案,才能使建筑的质量水平达到规范,满足需求。项目从投标开始到竣工验收,实行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后,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技术管理方法、图纸评审、技术交付制度、技术文件审批制度等。每一个等级的技术人员分工明确,且相关管理工作有所依据,在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工程项目质量水平达到规范。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实施
施工组织技术是根据工程需要指导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根据已知的工期、场地大小和材料数量,进行的合理有序,对很多方面开展规划,例如施工方式、时间空间、资源费用等,使施工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难点得到解决。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首先应熟悉已有的技术资料―――施工图纸、地质勘查报告、合同等,对于顾客的一些需求,应该询问了解,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了解学习其所运用到的新型技术、材料等;此外,则需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方案,要求科学合理,使得工程项目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工期压缩到最短、资金费用最大限度节省、质量水平达到规范、成本降至最低等。例如,工厂改造项目。主厂房采用全钢结构。各种刚性结构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生产和安装。工作量大,时间紧。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工程分为三个施工部分。各工段钢结构按柱、梁、房配顺序分批安装安装,组织水流作业。它不占用场地,减少了二次搬运,安装紧凑,起重机械空闲时间小,工期有保证。
三、图纸审查
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直接依据。施工图纸是整个工程项目的灵魂,它的完成决定了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详细情况,以及相关的质量水平规范。图纸的质量与正确率要求十分严格,应给予谨慎认真的态度对待。当收到施工图纸之后,不能急着去使用,首先,进行自检,确保图纸正确无误:查看图纸是否由设计单位正式签字;总平面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与施工图是否一致;基础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物及构筑物是否存在不方便施工的施工技术问题;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涉及到施工安全与成本消耗的质量水平。
在自我审核过后,还要进行相互之间的审核:观察各个设计单位一块设计的图纸是否不同,是否合理;建筑结构与专业图纸本身是否存在错误或矛盾;工业管线、电力线路、设备安装、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布局是否合理。最后则是进行会审阶段:相关的设计单位以及施工方就自我审核与相互审核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最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出最佳方案,并进行会审纪要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了更好的实现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图纸审查时,首先是检查图纸是否达到合格要求,除此之外,还需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对图纸内容进行建议与改善,使得工程在实际施工时能够顺利进行,缩短工期,且将成本降至最低。例如,一个车间的15米跨度采用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梁。使用70年代的标准地图集。建筑截面大,含钢量高,施工过程复杂。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表明:如果在施工当中,选用非预应力结构,首先,它能够减少成本费用11.8万,其次,对于性能方面,均符合规范。在最后的会审过程中,该建议被提出,最终得到了设计方的认可与采纳,使得施工能够更加顺利完善地进行。
四、技术阶段设计图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带动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型的材料被研制而出。轻质高强材料则是其中一种,它绿色环保、质量轻、强度高,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被广泛采用,大部分的建筑物、厂房等均采用了全钢结构。而由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许多是技术阶段的设计图,但当其涉及到钢的结构时,则是很复杂的。因为钢的类型也有很多,即使是同一个型号,也会出现长度、结构构成不同的情况,因此在绘图时就比较复杂,且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安装的困难度增加,标识难标等。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设计图的转换。虽然在转换的过程中,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加,但是也会为工程带来很多的便利,施工人员可以更加详细科学的了解图纸,并及时发现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施工前能够及时修改,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五、工程变更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来自项目所有者需求的变更。有时,由于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或业主场地的变化,设计师需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项目的方案。工程变更经常发生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引起停工和返工。这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投资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控制和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
工程的改变需要尽早进行,这样可以大程度地减小对后期的影响,反之则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每个阶段进行修改变更,带来的后果是不同的,在设计阶段修改,由于施工尚未开始,只需要修改图纸即可;在采购阶段修改,则除了要修改图纸,还必须重新选择购买原料以及相应的施工设备;如果是在施工阶段修改,则造成的损失很大,除了修改图纸、重新购买材料设备以外,已经完成的建筑部位需要拆除,重新来过。
一项工程项目当中,涵盖面十分广泛,包括很多专业类型。因此,当工程需要修改更替时,则需要相关单位及时通知到相关专业,使各个专业相互协作,积极交流,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不符合条件规范的问题,一定要及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做出相应的调整变更,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
六、施工过程中技术问题处理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因为其所受牵制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机械设备、施工方式、环境的变化、资源供给、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被考虑到,且应及时发现问题,之后妥善解决完善。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主流的行业,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同时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与生命财产安全。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其既重要又必要。因此,对此方面应加大重视程度,严谨认真地对待。将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好,则是保证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也节省了费用,缩短了工程的工期,使工程顺利开展。常此下去,建筑行业亦会稳定前向,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锡宏,陈祥福.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 23-25
[2]李娟.加强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z].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7.11-13
[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 邢红兵. 建材与装饰. 2018(30)
[4]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 孟庆忠. 江西建材. 2017(17)
[5]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探究[J]. 贺瑶. 四川水泥. 2016(04)
论文作者:徐东桥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图纸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水平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