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研究与分析论文_王凯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研究与分析论文_王凯

(宁夏电投西夏热电有限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设备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用户对设备的可靠性需求越来越高,生产商也逐渐提升标准,努力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能。本文在现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自动化设备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升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促进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为自动化技术在可靠性方面的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研究;分析

0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电气设备的智能化与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气自动化设备成为各行各业的主流服务工具。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在方便生产与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的支出与设备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程度。因此,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对其可靠性进行评估与分析,避免出现重大事故,是用户与制造商都应密切关注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对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降低其维护成本,提升其可靠性对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意义重大。

1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定义与优势分析

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出现故障。这里的可靠性主要指电气自动化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程度,可靠性越高,意味着设备的故障率越低,即设备在一定运行周期内,出现问题的概率越小。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越高,意味着设备的质量越好,设备的质量是设备直接价值的体现,也是设备的直观特征。质量作为设备性能、成本、安全与可靠性的总体表现,是自动化设备的标签,可靠性可以直观的体现出设备的质量,因此在设备的质量体系中占有的比重较高;设备的可靠性越高,设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越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电气设备制造商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用户在选择设备性能的同时,往往将设备的可靠性作为设备的另一选择标准。只有不断提升设备的可靠性,才能树立自动化设备的口碑与形象,使自动化设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2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家就设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与环境研究试验所,负责对电气设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90年代出版了《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手册》,通过法规对电气设备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随着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普及与推广,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研究也越来越多。

1.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指标较低,往往造成了设备的使用不当与维护不到位。由于工厂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也复杂多样,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往往受到气候、机械外力与电磁干扰等条件的影响,导致设备的可靠性不断降低

气候影响主要来自温湿度、气压及粉尘污染等,长期的恶劣气候会降低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导致设备温度、运行、性能的下降,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械外力的影响主要来自外部辅助工具带来的振动、冲击与加速等,他们影响了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参数的改变与元器件的顺坏,对设备的影响往往不可恢复;电磁干扰的影响主要来自周围设备产生或周围空间存在的电磁波,电磁波会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正常工作,导致设备噪音的增加,长期工作在电磁干扰中,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会受到影响。此外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也直接决定的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操作不当与维护不到位都会降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2.设备自身的质量存在问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众多,元器件的供应厂家也千差万别,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气设备的生产厂家如果质量管理存在漏洞,零部件的采购审核流程也难以健全,这样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此外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厂家的不断增加,往往造成了制造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不断的压缩成本,使部分不合格元器件进入采购行列,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指标,不利于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增加。

3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提升的对策

电气自动化设备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往往造价较高,因此设备的成本投入较大,要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就应从自动化设备的特点出发,根据设备可靠性的具体要求,制定明确的措施。将重点放在设备元器件的选取,设备散热处理与气候环境规划上,促进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提升。

1.优化设计流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设计阶段决定了设备的整体性能,在设计之初,应对设备自身与零部件技术要求进行规范,分析设备的各项参数,提出设备在使用条件及性能满足要求下的行业向设计目标。之后根据设备的产量进行经济性评价,因为设备的产量与规模对生产方式有很大决定作用,应根据具体目标进行元器件的选择。设计阶段应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考虑设备的机构及各项性能,提升设备的可操作性与可维护性,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2.提升元器件的集成性。电气自动化设备往往功能复杂,包含的元器件种类较多,既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提升元器件的通用性。随着各种非标设备需求的不断增加,设备的元器件也存在很大差异,要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就应尽可能降低元器件的种类,选用集成度更高的元器件,避免设备故障的多样化;选用国产化元器件,避免因器件采购带来的长周期与高成本,降低设备制造成本,提升设备维护的容易程度,但应建立在元器件达标的前提下。在考虑要求精度的前提下进行产线规划,提高设备生产的流水化,避免因精度增加导致操作难度的情况降低人为误差的出现。

3.提升元器件的选用标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功能与使用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对设备的各项要求也存在很大不同,在自动化设备组成元器件的选取上应充分结合应用环境进行性能、条件与质量的选取,使元器件适合设备的需求。具体应用中应优先选用具有良好信誉、经验丰富、质量稳定的供应商,避免不良元器件的流入;降低元器件的分类,集中进行元器件的选型与采购,提升元器件的质量水平;对潜在元器件进行规格与型号的选取,对比供应向的信誉、服务水平与价格定位等,综合统计出可靠性程度高的产品。

4.提升设备的散热性能。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发展,集成化与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往往造成设备热量的集中,因此造成的高温对设备是潜在的威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热量,特别是功能增加导致的功率上升,因此应结合具体情况,对元器件的功耗及散热性能进行比较,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散热。导热硅胶垫及导热膏可以提升设备元器件的散热能力,降低设备温度的积累,进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4.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温湿度、气压及电磁干扰都可可以进行认为调节,在电气设备的设计环节应进行元器件及设备性能的分析,了解设备的主要影响因素,将其进行明确标记在使用说明中。设备的选材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电磁可能造成的干扰;设备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制定安装方案及维护策略,降低潜在因素对设备的影响,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4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设备作为现代生产生活的基础设备,保证其可靠性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对提升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电气自动化设备不断发展的前提。

5参考文献:

[1]徐海波,朱常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1(8):9-9。

[2]杨建秋.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83-83。

[3]王函.有关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问题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A24):154-154。

论文作者:王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研究与分析论文_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