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参与中间站调车作业的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细化中间站调车的每一个环节,根据车站的具体情况,在铁路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适应本站的安全措施,确保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
关键词:铁路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对策
中间站调车作业的安全工作需要众多层面的综合考虑和治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超前防范,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设备投入,提高调车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充分运用管理职能,调车作业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证。
1中间站调车作业事故分析
1.1从事故易发的关键时间看
①夜间概率大于白天。夜间作业人员易疲劳盹睡,精神状态不佳,加之夜间视觉条件不好,容易引发事故。②交接班、后半夜、节假日及双休日等时间段概率高。职工易出现不按标准作业,简化作业环节、敷衍应付等问题而引发事故。③恶劣天气环境下概率高。冬季冰雪严寒、春季大风、夏季雨水大雾天气,会增加室外调车作业难度,直接影响调车作业安全。
1.2从事故易发的惯性地点看
中间站的货物线、专用线是事故多发地点,其主要原因是调车作业环境差。①专用线一般受地形限制,弯道多、道口多,望条件差,安全隐患多。②专用线一般线路等级较低,多为正线替换再用陈旧设备,且多为手扳道岔,无法通过集中控制避免人为失误。③专用线装卸作业管理涉及铁路部门和货主企业双方,装卸作业现场组织易出现管理责任界限不清,推诿责任现象。
1.3从事故易发的重点人员看
通过近年来铁路内部调车作业事故分析可以看出,参与调车作业人员业务生疏、违章作业是导致调车作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到中间站来说,调车作业事故多是由于新职人员,新转岗人员业务知识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安全防范能力差造成的。
2中间站调车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2.1人员不足且技术水平不高
就我国目前的专职调车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而且调车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专业的调车人员数量较少,很多的中间站没有专门的调车人员,这就使得调车作业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很多的中间站在调车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车站的管理人员会进行协助进行调车工作,但是这些人员却没有专业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调车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失误。在目前我国的调车工作中,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年轻人员较多,这些人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对专业的与业务知识缺乏了解,在进行调车作业时,常常会出现手忙脚乱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中间站调车作业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2.2作业时间和环境条件差
中间站站场线路设计主要从接发列车方面考虑,部分中间站未设牵出线,调车作业经常需要占用或切割正线,一般只能利用列车间隙时间进行,作业时间紧张,导致车站值班员、调车作业人员为尽快完成调车作业任务而“抢钩”作业,干扰列车进路;同时,调车作业设计正线、到发线、货物线、专用线及站外等多个处所,地点极为分散,影响调车作业安全。
2.3现场管控和作业执行力不强
中间站具有铁路管理中心部门距离较远,而且有的中间站的通讯状况并不良好,所以在进行调车作业时,现场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不强,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向上级进行汇报,延误的问题处理的时间,而且在调车作业时,很多调车员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现场的指挥存在散漫的现象。另外,中间站调车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调车作业,甚至还在简化作业程序,从而在效率提高的同时质量却严重下降,调车安全问题由此产生。
3保证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的对策
3.1优化人员结构配置
本着“重素质、重实作、重现场”的原则,优化人员结构配置,保证数量,提高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车站管理人员要熟悉调车工作,并在上级安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人员配备培训。车务段应开展全员业务练兵和职工业务脱产培训,组织职工学习、考核和演练,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为确保班组人员能够形成有效互控,对调车组人员的安排,应兼顾年龄、个性、爱好、工龄、互控能力等影响因素,做到班组人员的性格互补、能力互补,形成团结保安全的作业群体。
2落实标准化作业
把调车作业过程中的重点部位、环节、人员、时间等作为安全控制点,制定单项作业标准,并建立相应的作业制度,如调车作业“三盯(盯关键岗、盯关键人、盯关键时间)、四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讲标准话、交标准班)、把三关(进路关、信号关、制动关)”制度;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激励职工遵章守纪,自觉地进行标准化作业;通过安全检查表、抽查联控录音和召开班后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检查,对当班人员作业标准进行客观评价和沟通,督促落实调车作业制度。
3更新改造调车设备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站场设备改造。车站应设在线路平道、直线的宽阔处,以便司机和行车人员调车作业时观察信号及相邻线路情况;适当增加股道(包括牵出线),减少行车干扰和调车作业等待时间。加大对调车设备的研发力度,在调车机车上安装监控记录和防撞土挡装置,繁忙地区采用带自动栏木的自动化道口,为作业量大的中间站配齐平面调车灯显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有效减轻职工作业劳动强度。
4健全完善标准化规章制度
根据中间站的调车工作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调车工作规章制度,使得调车工作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调车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形成对中间站调车作业的有力控制,要在各项技术水平上加以提高,并且要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以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另外要注意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要注意对结合部进行定期的检查,如在管理上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改进,以加强结合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5改善现场作业和生活环境
对中间站的专用线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定期对专用线路进行排查检修,保障各项基础设备的质量,在线路的保养上要做到位。加强车站与地方单位的联系,签署相关的安全协议,对中间站进行安全的防护,制定具体的防护措施,对道口进行安全维修,以保障调车作业的安全。对中间站的各种照明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查,保证照明系统在白天和黑夜能够正常使用,尤其是在夜间,更要对照明系统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要优化治安环境,切实做好相应的治安管理工作。
6认真执行调车联控
有平面灯显设备车站充分利用该设备的通话功能来实现现场作业的控制,无该项设备的车站,采用“指路调车”为主,以“问路调车”为辅的调车联控方式,加强班组内互控、他控、自控,严格落实“没有联控不排进路,没有防溜不准动车”的规定,切实发挥调车联控的作用。
7为职工创造健康的休班生活
为保证当班人员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班前休息好极为重要。一些中间站的行车作业人员实行小四班制,班前休息,有专人叫班,缓解岗位作业疲劳,取得了良好效果。车务段应充分重视在站人员的休班生活,减少职工的枯燥感。同时,应充分利用在站休班时间推动职工进行各种有益的学习,力争打造“学习型班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8认真总结,查找问题
调车作业标准是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实现调车作业安全的保证,标准作业加责任心等于安全。调车作业完了,作业管理人员,尤其是盯岗人员,要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对作业情况进行总结,对于作业中存大的问题,一定要指出,研究整改措施,不断消除隐患,确保中间站调车作业安全。
结束语
实践证明,只有充分重视中间站的调车作业,认真分析、掌握中间站的调车作业特点,控制住调车作业的关键环节,落实作业标准,强化管理,因地制宜、超前防范,提高调车队伍的安全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加大新设备投入使用,依靠科技进步,调车作业安全才能得到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文雳。调车安全管理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5)。
[2]刘士局。铁路调车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20)。
论文作者:于清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作业论文; 调车论文; 人员论文; 标准论文; 事故论文; 职工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