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假如工程的地质以及水文地质存在着问题,那么将会对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要对其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做出全面分析。因此在本文中,主要是对水利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与此同时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相同行业进行工作的人员提供出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引言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主要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为了能够更好的去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可以顺利的进行,使其水利工程项目可以做到如期交付,在工程进行建设施工前,需要对工程所在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做出相应的勘测,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顺利的进行。
1.水利工程的地质条件分析
1.1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其地质条件主要是包括了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等。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的地基水利中,其主要的材料则是为岩石和土壤,这些岩石以及土壤的类型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存在着直接的联系。此外对于岩石的岩体结构则是为第四纪的土层,并且土层的额类型和特点以及空间的分布等都是十分复杂的,土质的结构则是可以根据地质构造的形态分为倾斜以及断裂等类型。然而地形地貌则是为工程所在地的地表形态,具体则是为地面上的一些山林以及森林植被等。然而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时候,材料的开采以及质量检测等内容必须要做到详细的勘察,这样可以更好的去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得到顺利的进行,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1.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水文地质的条件主要是包括了地下水的水质和水运动的特性以及溶水性等等,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水文地质条件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于水库的严密性和地下水对于工程的影响有着而直接的联系,这样将会导致其水利工程并没有办法可以正常的进行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带来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对其水文地质的条件做出详细的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得到顺利进行。
2.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满足的勘察条件
2.1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气象水文特征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所谓地形地貌特征主要是施工地区周围的平原、河流以及丘陵等地形、地表侵蚀状况以及地势开阔平坦程度。而气象水文特征就是施工地区所处的位置是在热带还是亚热带,除此之外,还包括所在地的自然湿润程度。
2.2地质环境
所谓地质环境就是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内容。
2.3地下水位的状况
地下水位状况主要包括最近几年内地下水最高水位以及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与地表水两者的补排关系。除此之外,岩土体工程勘察的重要内容是地下水位变化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影响。
2.4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参数
工作人员应该具体分析施工现场测试所得到的与地层渗透系数相关的水文地质数据等,除此之外,明确场地等地质条件如何影响到渗流状态以及地下水腐存,合理预测地下水水质可能对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产生的腐蚀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和对策分析
3.1做好对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前期勘察
工程区域确定后,首先要进行施工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勘察。这是工程水利施工前最基础的调研工作,但其对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作用较大,必须认真对待。首先要查阅地质档案,查看近31年工程区域的地质运动资料,为防震做好准备;其次,对当地的季节性气候进行详细记录,将降雨雪、风向风力、温湿度、耕作制度做好调查;再次,对当地的人文风俗和传统习惯进行详细调查;最后,对当地的地形、淡水资源特点、地表植被、地貌侵蚀和堆积以及动植物资源分布、人类居住分布等进行详细记录,为工程的顺利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含水层内地下水的水位变化、水位种类和流动方向也要充分掌握。第四点,工作人员要定期监督检查地下水、地表水污染与否等相关情况,一旦受到污染,其污染程度也要详细记录下来。
3.2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实际勘察
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地质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水利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实地勘察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水文地质的实际勘察。内容包括水位变化、水流走向、径流量变化、本地区近20年水位变化资料、地质结构类型、岩层渗透性、颗粒状态及浸润情况等,勘察记录的越详细,越能发现水文地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方便之门。
3.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面对岩土勘察队伍工作不认真的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勘察管理制度,以制度落实责任,以责任驱动职业道德,以道德驱动职业操守,从而保证勘察工作的细致入微和高效具体,促进勘察方法、勘察技术、勘察工艺的不断发展。首先,责任制管理勘察队伍,以个人为目标进行责任落实,建立绩效追踪制度,责任可溯;其次,构建先进的考核制度,对工作效率高、应用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意识的勘察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职业晋升或职称晋级时有所倾斜;最后,勘察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引入电算化系统,实际勘察程序的标准性、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勘察技术科学性、勘察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
3.4评价水文地质问题的内容
由实践内容可以总结归纳出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策略。第一点,在工作人员施工前,需要认清勘测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其对水利物本身或者岩土体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除此之外,科学合理地预测水文地质问题给岩土体工程勘察工作带来的危害,并且找出合理的方法预防这些危害的发生。第二点,工作人员要做好水利工程勘察地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工作,工作要具体细致,为了建设好水利物地基基础,针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的水文地质问题,工作人员要继续寻找与之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结语: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随着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的增加,为了能够对水利工程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做出有效的了勘查,从而提高现代化的建筑情况,必须要采取现代化的勘测技术,同时也是需要对存在着的问题作出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获得比较高的质量。为了保障水利工程领域健康可持续的稳定发展,强化水土地质问题在其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很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对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透彻。
参考文献:
[1] 韩洋.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5):188-189.
[2] 齐万明,佟志强.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232.
[3] 乜艳.水利工程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方法与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7(03):233+235.
[4] 文战国.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08):193-194.
[5] 文占国.浅析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J].水利天地,2014(02):41-42.
论文作者:李啟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水利论文; 条件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