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总目标、总纲领、总抓手,也是我们为解决“三农”问题寻找到的时代方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早有出现。但这次新农村建设与过去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同,它集中了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农民的利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历史的趋势。需要动员全国上下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而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是因为,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四个并存”:一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农村脏、乱、差并存;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民收入趋缓并存;三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农村需求不足并存;四是财政性资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业资金严重缺乏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加快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它同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是相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观念、拓展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这些年来,农村建设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归纳起来,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布局零乱,街道不整。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使得村民居住呈现“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农意识得以滋长和漫延。二是规划失控,建设无序。乱占地、多占地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住宅超过占地标准。村庄内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普遍存在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等问题。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了“糠心村”。三是缺乏规划,无序发展。在国道、省道沿路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村庄四周新房耸立,村庄内部破破烂烂,一边建设房、一边闲置房,“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形成“空心村”。村庄建设的这种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土地资源以及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并危及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据资料显示,1993年—2002年村镇人均占地从147.8平方米增加到167.1平方米,增长13.5%。2002年全国村镇建设用地16.71万平方公里,是城市建设用地的4.6倍。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一是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既有物质条件又有内在要求。资料警示,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城乡差别方面提出一些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就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进程。韩国在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面对当时农业萎缩、农村衰退、社会颓废的状况,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互联互动、协调发展。也有一些国家,没有依据客观规律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社会矛盾突出,影响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尽管工业化、城市化一度发展较快,但最终难以维持,80年代后期出现了经济衰退和社会震荡的局面,在这种警示面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应该从中吸出深刻教训。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上,作出战略性的英明决策,先后出台了“统筹城乡”、“重中之重”、“两个趋向”、“多予少取”以及“三补贴两减免”等重大的方针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并推动“三农”工作出现根本性的转机。富裕起来的农民富而思乐、富而思美、富而思上,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且期盼精神上的享受。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种强烈的内在要求。二是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归纳起来可从五个方面看。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是1978年的37.7倍,人均GDP已达到1274美元,具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下降,2004年已下降至15.2%,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已下降至46.9%,标志着非农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化经率达到41.8%,1995—2004年城乡比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表明城市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国家财力看,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26355.9亿元,2000—2004年财政平均每年增收2982亿元,2004年比上年财政增收4640.6亿元。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城镇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些都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露端倪、彰显魅力
1.新农村建设初露端倪、引擎发展。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对要素资源的调节配置,烟台市相继出现了一些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可归纳总结四大模式,引擎农村建设。一是强村兼并型。所谓强村兼并,就是村级领导班子具有勤于学习、善于开拓、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博大的胸襟和气魄兼并联合周围村庄。围绕工业主导型、资源开发型、商贸流通型、交通枢纽型、文化旅游型等不同模式,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经济特色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名牌产品。全国闻名的南山集团就是其中的典范。20年前,它是一个方圆2公里、260多户的小山村,这些年先后兼并8个自然村,面积扩大到45平方公里,农户发展到1826户、拥有职工3.6万人。集体积累达106亿元,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人均楼房面积55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康标准。南山集团根据兼并联合的资源优势和开发空间,规划了公寓化的生活区、标准化的种植区、现代化的加工区、规范化的旅游区、国际化的商贸区等。建成一流的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让世代庄稼人告别平房住进楼房,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二是村企合一型。所谓村企合一,就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个农民双重身份。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既有劳动的联合又有资本的联合,突出“产权明晰化、经营股权化、农民股东化、土地股份化”的四化要求,以企带村,村企合一,有效地聚集村企合力,既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又有利于集体经济壮大。莱阳市濯村凭借制度健全、体制完善、机智灵活、管理科学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村办企业。村委会借助企业的物质基础,对传统的、分散的、破旧的平房进行“平改楼”,统一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楼房式居住区,达到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和美化的五化标准。三是企业兼并型。所谓企业兼并,就是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农产品加工贸易龙头企业联合兼并与产业相关的村庄。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带动辐射广大农民走进国内外市场,已成为信息中心、科研中心、物流中心、加工销售中心。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膨胀,开发空间的不断扩大,于是,企业出于内在发展的需求,需要拓展新思路,开拓新领域,膨胀新空间,寻求新途径,发展新产业,便整体兼并联合村庄。蓬莱南王山谷兼并一个库区村,选择适宜农民居住的地方建筑现代化的楼房群,作为农民的生活区。原来的村民和所有土地由企业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农民成为企业职工,土地成为企业基地。企业一次性投资,永久性受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四是撤村建居型。所谓撤村建居,就是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实行旧村改造,由平房建楼房,并以小高层为主,向空间拓展,向高空要地。烟台开发区对所辖的14个自然村,集中规划了10个配套齐全的居民住宅小区。现已改造完成的3 个小区和正在兴建的5个小区,就可置换出建设用地96万平方米,不仅节约集约用地,而且新型的、社区化的居民小区的兴建推进了农村城市化。以上这些被兼并整合的村庄,农民享有“小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国民待遇。农民高兴得说,现在城里人有的我们农村都有,而且我们这里的水更清、树更多、草更绿、空气更新鲜。
2.建设新农村取得三大效益、彰显魅力。这四种村庄兼并整合的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一,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经调查,二、三百户的村就要占二三百亩宅基地,经过兼并整合,实现“平改楼”就可节省60—70%的土地,如果三五个分散的自然村整合在一起,就可节省上千亩土地,一个乡镇就可节省上万亩土地。不仅节约集约用地,而且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另外,在完善配套设施过程中,村村通路、通水、通电、通邮的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这些资金大部分都消耗在通往每个村庄的路途中,造成投入成本的增加。如果将就近的三五个村整合在一起,建成统一模式的楼房,就会产生整合效应、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节省几倍或十几倍的资金投入,极大地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第二,小农意识得以淡化。世世代代单门独户的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他们信息封闭,观念守旧,思想保守,生产、生活方式极其落后。而公寓式的楼房建设,让农民集中居住在统一楼房,朝夕相处,共同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守公德、崇尚法规的社会风气。使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发生深刻变化,逐步朝着文明化方向迈进,并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现代化。第三,资源优势得到优化。过去受区域界限的制约,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村企之间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得不到合理的流动配置,影响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强村兼并、村企合一、企业联合以及撤村建居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公平的土地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道路、通讯、环境、卫生、饮水、教育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得以改善和提高,推动了物质与精神、家庭与社会、乡村与城市的共同进步和协调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对策和建议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中统筹安排,逐步建立起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体制和机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惠及广大农民兄弟,努力形成规划统筹、资源整合、利益共享、开放互通、互补互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应统筹规则,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防止形式主义,扎实稳步向前推进。规划中应突出“三性”:一是全面性。建设新农村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从城市到农村、从物质到精神、从自然到人文、从生产到生活、从社会到家庭全方位、多领域,提倡建设“新村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班子”等五新活动。应注意编制县(市)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城市、乡镇、村庄空间布局。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分批分期搞好村庄整治。同时,实行三个结合:规划应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相结合,规划应与营造节约型社会相结合,规则应与建设生态村相结合。二是时间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口号,又是付诸实施的具体行动和艰巨任务。应珍惜国力和民力,立足科学发展,注重节约集约,着眼量力而行,讲究积极稳妥。不搞大轰大隆,不搞行政命令,不搞政治活动和形象工程。三是操作性。按照“统筹兼顾、优化布局、管理高效、各具特色”的原则,把县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合理、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经营管理科学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应注意引导和促进园区建设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转移向企业集中,土地向农民合作组织集中,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沿海城区和城市郊区应率先破题,以县域为单元,规划建设1—2处地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的区域性示范镇或重点镇。乡镇要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鼓励、引导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思路的强村、大村和龙头企业兼并联合周围的村庄,整合资源,统筹开发,发展“中心村”。“中心村”的规模一般在4~5个自然村、2000多人口的范围内为宜。新农村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的典范,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载体,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推行农业标准化、对接农业国际化的抓手。
2.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根据“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简后繁”的要求,首先从农民最关心、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抓起,对“城中村”、“城边村”进行“平改楼”建设。对多年来影响城镇形象的城中村、城边村,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多种手段和举措,加大力度进行开发改造。这其中,有三种形式可以借鉴:一是联合开发,由村和开发商共同投资、共同开发,按照投入比例分成;二是房地产公司独立开发,把全村需要改造的土地全部交给开发商运作,在满足村民自住房的基础上,其余部分由开发商自行经营;三是自我开发,对那些城镇规划区以外的村庄,主要由村独立开发,政府给予扶持。同时,应突出规划开发“中心村”。随着“中心村”的发展将有效的解决社会上的“空心村”、“糠心村”。“中心村”实行社区化管理,逐步接受城市文明特别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辐射和渗透,形成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农村社会,又不同于完全脱离自然生态的现代城市社会。
3.政府扶持、加大投入。一是把农村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范围,财政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主要投向农村。国家应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信贷投放结构,真正确保存量适度调整,增量有所增加,而且要明确投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二是调整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着力推进城市道路、通讯、自来水、燃气等公共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覆盖,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灶等建设步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的成果。三是对投入“三农”的资金要从源头上进行整合,做到资源统筹,资金打捆,形成合力,集中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率,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改变国家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举措。目前,全国钢铁、水泥和铝材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可以考虑让政府低价购进,无偿补贴给“中心村”的改造建设。另外,建设“中心村”置换出来的批量土地,应该享受国家复垦政策的待遇,给予资金补助,这块资金也投入到“中心村”建设中去。四是形成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依靠农民自己投工、投劳、投资共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机制,改变由中央和省立项给钱、地方配套建设的方式,实行农民立项建设,中央和省给农民配套,提供钢材、铝材和水泥等建筑材料。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投入的保障机制,同时,要研究科学的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五是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发展,如果离开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经济上去了,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有条件、有能力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好、利用好和保护好,农民才能才真正实现小康生活。
标签:农民论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三农论文; 科学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