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政策变动探讨两岸产业分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两岸论文,政策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及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关系,按照国际比较利益法则,取决于各国及地区间的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水平等诸种因素,各国与地区间的政治关系、经济政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趋势看,由于上述决定产业分工关系的因素大都处于变动和发展之中,因此分工的形式也非一成不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海峡两岸经过近四十年的隔离,除了在经济资源禀赋方面本身已存在的巨大差异外,两岸在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均有一定的差别,构成了两岸进行产业分工的基础,同时由于两岸间的特殊关系,政治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从分析决定和影响两岸产业分工的主要因素着手,探讨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产业分工的阶段性变动情况。
1.初期阶段:产业间垂直分工
1992年以前,可以说是两岸产业分工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两岸在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1)两岸高度互补的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禀赋
大陆物产丰富,特别是在能源、工业原材料方面有着巨大的蕴藏量与生产量,而台湾是一个资源缺乏的海岛,绝大部分能源与工业原料依赖进口。祖国大陆地域辽阔,有着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剩余资源,工业用地取得既易且廉。而台湾就业率已达98%以上,劳力短缺,工资成本大幅上涨,台湾土地开发已趋极限,工业用地取得十分困难。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互补性,成为初期大陆吸引台商大量涌入的最主要动力。
2)两岸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的阶段性差异
由于两岸隔绝近四十年,实行的是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策略,使两岸产业结构在80年代中后期有着明显的差异。从总体产业结构的演化看,大陆1984年以前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使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攀升,第二、三产业比重相对下降;1984年以后,经济改革重点转向城市,第二、三产业所占份额开始上升,但第一产业份额仍然偏高,第三产业份额仍然偏低。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变则依先农业、后工业、再服务业而循序渐进。80年代中期以前可以说是经济资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继续移出过程,198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由于岛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工业发展速度趋缓,服务业迅速增长,经济资源开始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快速转移。因此,这一时期两岸产业结构变化特征,大陆工业部门为经济资源的相对吸入部门,而台湾工业部门则为经济资源的相对释出部门。
3)经济环境的“推”、“拉”因素
80年代中后期,台湾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使传统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失去国际比较利益优势,在岛内无法生存,大量移向海外;而台湾为纾缓岛内长期贸易顺差及超额储蓄形成的游资泛滥,也对企业海外投资实行鼓励政策,使台湾对外投资迅猛增加,历年核准的对外直接投资由1986年的5691.1万美元增加至1991年的18.3亿美元,增长30余倍,其中制造业投资占一半以上;而大陆由于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大为提高,鼓励外资与技术的参与投资开发,予外资尤其是台商以一系列优惠措施,加之大陆对台资而言不仅劳力、土地价格便宜,更有同文同种的优势,成为台湾劳力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最佳选择地。
4)政策因素
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两岸经贸关系一直十分重视,自1979年全国人大呼吁两岸实行“三通”以来,先后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台湾贸易的暂行规定”(1979年)、“关于台湾同胞到经济特区投资的特别优惠办法”(1983年)、“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规定”的廿二条(1988年)等有关规定,198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置“台商投资区”,此后又陆续颁布一些有关台商投资大陆的新措施,给予台商投资一系列鼓励、优惠及保护措施,对吸引台商前往大陆投资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与大陆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步伐相适应,1992年以前主要是鼓励台商投资出口加工业。
相对而言,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是被动的。1987年台湾解除外汇管制与开放一般民众赴大陆探亲,客观上促进了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猛增。但总的来说,台湾官方对大陆经贸政策的开放是有限的,多采取事后承认方式,准许赴大陆投资者主要是与岛内产业关联小、劳力密集型的产业项目,对于重化工业、技术密集工业及服务业项目多采取禁止态度。
那么,这一时期两岸形成的产业间垂直分工体系究竟是如何体现的呢?
从台商在大陆投资范围看,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尤其是劳力密集型产业部门。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1991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台商在大陆投资的2503家企业中,制造业占78.3%,其中电工器材、车辆、金属、制鞋、纺织、成衣及塑胶、皮件占56.4%,平均投资规模约为30万美元。
从台资企业对台湾原料、零组件及设备的依赖程度看,呈现出与岛内产业的垂直分工特点。据台湾有关学者调查表明,由岛内供给原料的厂商占53.6%,由岛内供应机器设备的厂商占75.4%,而由大陆提供原料及设备的厂商只分别占34.3%与14.5%,这表现出典型的垂直分工生产方式。
从台资企业的其他经营活动看,据调查,92%的台资企业将行销管理机能留在台湾,表现为台湾接单、大陆生产和出口;80%的台商将研究发展活动放在台湾;分别有56%和31%的厂商将押汇放在香港与台湾;产品销往大陆市场的比例仅为12%,在产品的等级上,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大部分表现为水平分工形态,55%的台商其产品品级与台湾相当,33%的厂商产品品级低于台湾。
从两岸之间的贸易看,台湾出口大陆依赖度高的产品,皆属于工业原料和工业半成品,如人造树脂、塑胶材料纤维素与醚、纱、布、纺织制品、家畜饲料、皮革、鞋体、饮料、生橡胶等产品对大陆出口的依存度在1991年已大于20%;台湾自大陆进口依赖度高的产品,皆属于农业与消费轻工业产品,如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及其制品,未列名动植物原料,成衣、服饰品、烟叶、烟制品,以及手袋、旅行用品等,主要是因为台湾严格限制大陆进口产品所致。由于台湾传统出口加工产业向大陆的大量转移和大陆轻工业的迅速发展,两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关系,在劳力密集型产品上逐渐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1986年台湾出口产品在美、日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5.35%和3.65%,大陆分别为1.29%和4.48%;到1992年台湾在美、日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7%和4.06%,而大陆则分别上升至4.80%和7.28%,大陆产品不仅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超过台湾,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进一步领先台湾。这种贸易上的垂直分工,与双方的贸易政策及台商大陆的投资形式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总的来说,台湾在大陆投资的产业与大陆产业体系缺乏有机联系。大陆参与两岸产业分工的主要是劳力与土地两大生产要素,整个产业体系并未深入地参与分工。
2.发展阶段:向产业内水平分工转化
1992年以后,影响两岸产业分工的因素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陆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为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进入90年代后,大陆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2年与1993年大陆重工业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轻工业,据估计近二年工业生产的高速度增长中,有近60%是重工业创造的,大陆第三产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精神,90年代要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最近大陆首次三产普查结果表明,大陆第三产业近年来已有长足的发展,1992年与199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原统计相比分别增加33.2%与24.6%,1993年增长32.9%,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原来的27%调整为33%,提高了6个百分点。大陆产业结构进入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快速变动时期。
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大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产业,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换成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慢、比重低;企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都需要大力引进外资以加快建设,从而为台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投资领域。
2)台湾加快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对外投资出现了新的特点
1993年台湾提出的“振兴经济方案”要将台湾建成集研发制造中心、交通转运中心及金融中心等于一体的“亚太营运中心”长期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的发展程度。因此,台湾将大陆作为经济发展的腹地,仅仅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力与土地已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大陆深具潜力的内销市场、生产资源、科技研发实力也将成为台湾新的诉求。
在劳力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的推动下,台湾产业结构也处于新的调整期。如石化工业,70年代以来通过逆向发展形成的上、中、下游完整体系已出现失衡,下游产业如制伞、制鞋、玩具、制袋、制衣、织布等产业的大量外移,使石化中间原料在岛内的市场萎缩,转而大量供应移往大陆的下游厂商,如1993年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聚苯乙烯(PS)等塑胶原料销往大陆的数量占塑胶石化外销总量的八成以上。1994年台湾“五轻”已正式开工,未来“六轻”投产后,台湾将更面临石化工业原料过剩问题。而进一步向大陆输出将面临二大难题,一是两岸不能直接“三通”、运输成本过高;二是大陆石化工业正进入快速起飞阶段,大力引进外资加强石化产品及下游工业加工业的开发,促进精密化学工业的成长,势将影响台湾石化产品在大陆的市场。因此,台湾产官学界均认为,适当开放石化厂赴大陆投资,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台湾的对外投资也出现了新的特点。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台湾对外投资主要是因岛内投资环境恶化而导致的传统产业被动性外移。1988—1990年台湾对外投资约为岛内民间投资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从1991年开始,对外投资增长势头趋于缓和,1991—1993年对外投资只占岛内民间投资的不到10%,对外投资形式也已不单单是传统产业的被动性外移,而更多的是为了享有国际分工利益和掌握国际竞争契机的积极性投资,岛内大企业为实现“国际化”,开始扮演对外投资的主力角色。同时,台湾对外投资的行业也更加广泛,制造业海外总投资中的比重由80年代中后期的60—70%下降至1992年和1993年的53%左右,服务业对外投资大量增加。
表1. 两岸产业发展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1.鲍振元,“两岸高科技及其产业合作交流”,《海峡科技与产业》,1994年1期。
2.金美敬、叶律言,“从比较利益观点再探适合台商赴大陆投资产业”,载《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4年12月。
3)两岸产业发展水平和方向趋同,已具备走向产业内水平分工的条件
从表1看,目前在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方面大陆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两岸间垂直分工仍有存在的必要,在重化工业领域两岸均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大陆在“八五”期间确立了重点发展能源等九大关键性产业及新材料技术等八项攻关高科技项目,台湾则提出发展通讯等十大新兴产业及光电子等八项关键技术,两岸在高科技产业的选择上虽各有侧重,但基本趋同。从科技人才方面看,台湾高科技人才奇缺,而大陆科技人才相对过剩。因此,两岸在重化工业和高科技及其产业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优势互补潜力。
4)两岸加快改革公营事业的步伐,将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更为多样的途径
1989年以后台湾开始对公营事业进行大幅度改造,确立22家公营事业移转民营,对暂时不宜民营的公营事业也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促使其向“企业化”经济方向发展,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大陆近年来也加快转换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实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改革,并鼓励国营企业利用外资进行嫁接改造。两岸加快对公营企业的改造,将促使其按市场机制运行,有助于今后两岸公营企业间的合作,从而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途径。
5)两岸经贸政策更加开放,促使两岸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
大陆近几年在引进外资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优惠措施,外商的投资领域和内销市场进一步放宽。如在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第三产业方面引进利用外资的领域和规模还要扩大,允许外商投资的形式也将更为多样。这些开放政策不仅完全适用于台商,而且更为宽松和优惠。最近以来大陆不仅公布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加强了对台商投资的法律保障,而且国务院专门召开“对台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总方针是“积极主动、发挥优势、互补互利、共同发展”。同时,大陆各地的台商工业区、台资经济技术区也更多地建立起来。这些开放措施,为两岸产业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台湾方面而言,1992年后台湾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两岸经贸往来的经贸许可办法,使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步入法制化轨道,并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或放宽措施,加大幅度开放半成品进口,到1993年底开放大陆物品进口项目共达1654项,较上年增加近1000项;增加台商到大陆投资的开放项目,1993年台当局将准许赴大陆投资项目扩大至3811项,1994年又陆续开放包括机械工业、资讯业、汽机车零组件及纺织工业等共633个项目赴大陆投资,使其开放项数达4444项,接近台湾9000多项货品的一半。但是台湾方面从政治因素出发,在对大陆经贸政策上仍采取诸多制约措施,如力图通过“南向政策”鼓励台商赴东南亚投资以减轻对大陆的依赖;对大企业和上市公司赴大陆投资做出种种限制。在两岸“三通”问题上,则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表2. 台商在大陆投资行业分布 单位:千美元
资料来源:(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编印,《两岸经济统计月报》1994年3月、8月。
从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产业布局看,逐渐由劳力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投资范围大为扩大(参见表)。石化、水泥、运输工具、钢铁及电线电缆、资讯、服务等过去台商鲜少投资的行业将成为台商大企业新的投资热点。如台湾资讯业在大陆生产的监视器、主机板、滑鼠三项产品,1993年产量已约占资讯产品总产量的34.6%,1994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成为台湾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
从台商在大陆经营活动看,台商已逐渐脱离过去“两头在外”的生产形态,开始与大陆产业体系发生较密切的联系。在地区布局上,大企业为取得大陆内销市场和就地取得原料,其投资范围由南向北、由东南沿海向内地延伸,如统一集团等大企业集团从开拓大陆市场的长远目标考虑,由过去的单一地点投资转向多地区投资,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建构未来在大陆的市场网络。在投资形式上,一些大企业利用大陆加快改造国营企业的时机,采取与大陆国营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以有效利用大陆国营企业既有的原料与市场资源,如台湾华新丽华集团即以投资现有国营工厂的方式,已在大陆设立了5个据点。
外于岛内中上游产业、技术较为先进的公营事业,也正积极展开对大陆投资或与大陆国营事业进行合作。如刚刚完成民营化的中石化与中华工程两公司,由于政策约束已解除,已赴大陆进行投资考察,正加紧准备落实大陆投资计划;台糖、台电、中钢、中船、台肥、台盐、电信等也均有意赴大陆投资或与大陆进行合作。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台湾中油公司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已与大陆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举行了二次正式协商,准备与大陆合作开发东海与南海油田;如果协议能够最终达成,将会大大提高两岸产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从两岸贸易来看,虽然从产品结构上仍呈现出垂直分工特点,但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的带动效果已开始减弱。1993年经香港海关统计的台湾对大陆转口输出增长20.63%,转口输入减少1.38%,两者增长率均是1991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同时,两岸在海外市场上的替代效果逐渐增强,1993年大陆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上升至5.15%,而台湾持续下降至4.12%,大陆在日本市场占有率也超过台湾一倍以上。
3.结语:对今后的展望
综上所述,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深化发展和趋于完善,将面临更为有利的条件。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势头方兴未艾,作为亚太地区两个十分活跃的经济体,两岸产业分工深化发展不仅是双方的需求,更是国际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两岸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将为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提供更多的机遇。虽然大陆复关(GATT)暂时遇到一些挫折,但两岸共同进入该组织将是必然的趋势。两岸实现某种形式的“三通”也将非遥遥无期之事。因此,未来两岸产业分工势将进一步朝向互补互利、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双方产业内分工将更为细化,最终形成一个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相交错、能够充分发挥双方比较利益优势的全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