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_课堂教学论文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_课堂教学论文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活动论文,主体论文,课堂论文,学生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世界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资本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各国来说“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这种竞争导致二战后的世界“几乎每隔10年就有一次较大的教育改革”(注:王桂主编:《当代外国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我国提出在基础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就是面对竞争的正确选择。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观视角看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们认为,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我们从问题的提出、实施的原则和对策三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在广大历史教师中引起讨论。

为了认清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有碍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我室多次组织市、区、县部分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了座谈,还在全市范围内向部分历史教师(包括市区级重点校、一般校和基础薄弱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重新查阅了一年来100节课的听课记录。

教师座谈形成的共识是,十多年来历史课堂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教师探索出一些灵活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应用幻灯、投影、音像等电教手段比较普遍,一些教师开始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大多数课在深层次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还比较陈旧,亟待改变。

问卷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赞成并习惯于历史课“以讲为主”的提法和做法:100节课的记录显示,教师讲述每节课占用的时间平均38分钟(一节课45分钟),学生活动每节课平均7人次(平均每班50人),使用电教手段的占60节课。

从座谈、问卷和听课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实行电教手段的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的活动);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

据此,我们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冲破“以讲为主”的束缚,“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以讲为主”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论方面的,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理论的影响;也有实践方面的,如以师带徒传承的习惯。这些影响又造成一些老师对历史课堂教学认识上的偏颇,他们认为,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教师要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就要“讲”。这种见解后来被进一步学术化,“以讲为主”的综合式被宣传为一种具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广;“以讲为主”教学模式的广泛性是造成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要确立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备课和教学过程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历史课堂教学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表现和发展能力的机会。这是因为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历史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力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合格公民文化素养所必需的。全体性原则适应了要培养大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需要的素质教育目标。

全体性原则只有在整体的、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充分体现。如一位老师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学生对希特勒与二战爆发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老师并不急于正面回答,而是按观点分组让学生讨论。最后同学们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有影响,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规律,没有希特勒,二战一样会爆发,只不过希特勒的出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讨论的意义不仅仅在这一问题的科学结论,重要的是全体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发展。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要求不同基础、不同智力层次、不同爱好和特长的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并在不同基础上,学生质量有整体意义的提高。全体性与它相比,前者关注着全体学生应达到的基础水平,层次性还关注着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层次性原则不仅适应了教育总目标培养大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也兼顾了为培养历史学科专门人才打基础的需要。

实现层次性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全体学生有全面的了解。这是因为学生的基础、情趣、能力是有差异的,同是爱好历史的学生,也分别对人物、战争、科技、断代、国别各有所好。层次性就是要兼顾这些因素,使每个学生不同的内在潜能得以发挥。北京远郊县的一些历史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实行了不分班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各方面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又是一种人格力量的体验,可以焕发出学生的自信心,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过程中。

3.主动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是要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主体地位看,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升华,是学生从“乐学”到“善学”的迈进;从教师的主导地位看,主动性原则是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机结合。它使教师“导学”的落脚点在“授之与渔”,让学生形成终生受用的学科思维能力。历史课堂教学有着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利因素,这是因为历史知识本身不是说教,而是具体、形象、生动的事实。根据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有的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解决教材或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他们将认识的具体知识、概念融进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今天与未末的时空中,重新理解、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主动性在历史课堂上交织成了一种主体参与的氛围。例如,《明治维新》一章的教学,一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内容后,学生普遍对“明治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戌变法失败比较,留给后人的启示”这一问题感兴趣,全班进行了交流。学生在自学中还发现,课本在总结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时,忽略了经济因素。日本在维新前商品经济就很发达,造成维新派力量很强,这是明治维新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赞赏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从此成为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教师还引导学生阅读目录,要求找出与明治维新同时期的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思考这些事件说明什么问题。同学找出的有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当时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强国之路,世界上许多国家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亚洲只有日本这样做了,它成了强国;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继续走封建老路,所以落伍。

自学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当然,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实现主动性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和谐,共同参与、积极交往的学习行为特征。它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其所长,都有当好学生的愿望,让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时会有不同于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的观点。这时,教学活动就要体现民主性,面对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的要晓之以理地启迪。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要让学习的体验者感受一次师生间、生生间合作的欢愉。例如,在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陈天华蹈海而死引起了争论,这是教学设计没有的。这时教师调整了教学内容,给了同学们争论的时间。这节课虽然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统一认识,但是从“学会学习历史”的角度看,“争论”本身的价值远远超越了“争论”的内容。这种教学效果在缺乏民主性的“一言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5.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它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表现是生动、活泼、多样化的,可使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交往达到高潮。

历史课的活动性与该学科具有极强的学科渗透性有关。教材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宗教、教育、文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几乎所有分支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分别牵动着有不同爱好、特长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要求在自己所涉猎的知识范围内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探索和体验。活动性原则就是要兼顾这些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课堂教学的活动性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开展主题交流、讨论、辩论;也可以由学生表演,以体会感兴趣且又情节生动的教学内容。活动性授课模式也可酌情不拘时空限制,向社会延展,诸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参观、访问、调查等。

我市一些教师先后在“唐代文学”、“新航路开辟”和“巴黎公社”等课教学中尝试了让学生编演历史小品,创设历史情境的作法。这种作法不仅使参与的学生得到了学习体验,听课学生也因此进行了新的理性思考。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条幅概括了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体验学习的重要作用。受教学目标与任务的限制,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能实现这种探究,至少我们可以作为“范例”,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空中,尝试这种选择。

前面我们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特性的一些认识。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还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实施对策:

1.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做起。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个要素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要重视在上述三个方面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1)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师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教师往往在教学方法上以陈述知识的讲授为主;在教学活动中以一问一答式的交往活动为主;在教学手段上以“单一化”为主,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操作上。

今天,要推进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让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这要求教师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研究教法,要重视学生的学法;研究教学效果,更要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史学家刘大年先生主张历史教学“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应互相促进。他举了乾嘉学派大师戴震10岁学《大学章句》时的例子:戴震读到“右传一章”问老师,怎么知道这一章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转述的,又怎么知道这是曾子的意思,而由门人记录的?老师说是朱熹在注释中讲的。又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南宋。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东周。又问:南宋东周相隔多少年?老师答:近二千年。又问:那么朱熹怎么知道呢?老师被问住了(注:刘大年著:《赤门谈史录》,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18页。)。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很多教学的道理。这里可以看出在二千多年前的传统教育中,教师单纯传递知识的教学也适应不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更何况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

(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传统的学生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素质教育下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因此,教师致力于全体学生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致力于创造宽舒、愉悦的“教与学”的氛围;致力于发展每一学生学习历史的潜能,不放过任何一个思维的火花。本市历史课堂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声情并茂地讲了五分多钟,内容、语言之生动令大家惊喜和欢愉,但已大大偏离了老师设问的意图。老师灵活地高度评价了学生,课后又谈话给予鼓励。后来这个学生在校期间创作出30万字的历史小说,现在她是中国作协会员,专事历史文学创作,成果甚丰(注:见《写历史小说的女中学生》。1989年1月《初中生周报》;尹世霖主编:《作家摇篮》,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我们可以设想,按传统的学生观,该生所问非所答,是不会得到老师称道的,这很可能会影响这个学生的成长。

(3)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观是指教师对历史教科书使用的理解和认识。历史教科书是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材料,它是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的“读本”。旧的教材观是以教材为中心,把教材看成教学法定依据,一方面抱怨内容偏“多、深、难”,一方面又在教学中“以本为本”,“照本宣科”。新的教材观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使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就必须打破旧的教材观。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掌握大纲,根据大纲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教材全面分析,“化繁为简”,以适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此外,要调整教材内容,划清适合学生主体活动的内容,诸如“历史意义”、“事件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总之,只有突破旧的教材观,才能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传统教学观下的备课是根据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案,其弊端是见书不见人,忽视学生的活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观下的备课,是从学生实际出发,重点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展能力,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前者体现教师控制教学具体过程,希望学生按教案规定的程序进行;而后者表现出教师重视学生发现知识、探究规律、形成认识的过程。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在准备“唐代的文学”一课时,大胆地设计了“小记者采访杜甫”、“白(居易)学研讨会”等学生直接体验历史、创设历史情境的活动。在全班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唐诗的辉煌是时代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一教学设计,创意成功就在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活动起来了。

面向主体,我们备课应注意以下几点:(1)从面向全体学生出发,确定落实的基本知识和认识。(2)从爱好历史、成绩优秀的学生出发,确定应增加的知识和认识。(3)对各层次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初步估计。(4)设计课上适宜学生开展的活动,合理安排学生活动的时间。(5)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状态,考虑好如何赞扬第一个发表意见的“勇敢者”,鼓励提出不同看法的“挑战者”。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设计问题,使学生有话可讲。要用“请你试一试”的口吻提问,使学生消除顾虑和紧张情绪。(6)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性内容的设计等。

3.强化学生活动是教学过程关注的中心。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包括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历史知识的智能投入,也包括感情、意志、性格等心理情感投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能力要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上述特点,调整好教学方法。建议:(1)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活动,包括学习计划的制定,设计课堂讨论题目,编写发言提纲,组织讨论,提出开放性活动设想等。(2)培养学生获得新信息的能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会将大量信息带入课堂,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史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将信息处理成应吸收的历史知识与认识。例如,北京57中师生通过“模拟考古”,将历史文物提供的信息内化成了自己的科学认识。这种以学生开放性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作法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3)培养探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历史知识与认识向未知的历史领域开拓。诸如,在课内外培养学生学会读历史插图、地图,撰写历史小论文,编演历史小剧,评价历史影视作品等,都是运用历史知识,迁移能力的好方法。最近,北京西城教研中心历史室在“设计具有‘发现’、‘探究’特色的历史插图教学”方面,总结了经验,并撰文发表在《历史教学》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时间、空间和教师的“导学”。对此,我们建议:

第一,化解大教学班的不利因素,以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传统的大教学班教学,学生人均参与教学活动的时空非常有限,造成主体意识薄弱;学生学习水平呈多层次,教师难于适应分层指导;课堂教学即时反馈量低,部分学生即时学习效果差。在大教学班暂且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要消除症结只有最大限度扩大学生参与教学面。诸如,以化整为零的办法,学生分组活动。课前预习、课上讨论、课外互助、找资料、提问题,各学习环节有专人负责。这样,每个课上参与的学生代表着一个面,参与范围大大扩大。在分层指导中,师生可以共同参与,成绩优秀的与较差的结合,抓两头,带中间,以消灭“差生”死角为基准,以全员能力提高为目标,大班的不利因素同样可以化解。

第二,教师要努力提高“导学”质量。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上,教师讲得少了,但“导学”难度更大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提高了,探究问题更广泛了,对教师各方面素质要求更高了。历史学科渗透性极强,学生会把图书、报刊、影视以及网上得到的相关历史教学内容的信息带入课堂;学生知识载体的“质”与“量”的变化,也要带来思维能力的变化。要“导学”好,教师应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要利用学生的优势,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二是要发展教师的优势。教师具有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但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还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领域。现在有些教师只教课本,“很少阅读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书报杂志”(注:《教学科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48页。),这是跟不上教学改革需要的。

4.全面评定学生的成绩。要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的基本出发点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成绩应主要是对学生原来的起点和达到的程度发展过程的量化,从而体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和提高的肯定。评价标准应是多级和多维度的(高考、会考成绩自然在外),应有学生主体参与后确定。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确定级别和维度。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讨论、访问的记录等。近年,北京161中在历史考试改革中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他们将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考场搬到了历史博物馆,采用开卷考试的方法,着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兴致很高,认为可以考出真正水平。考试改革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新闻媒介也作了报道。

此外,还要注意使评定的成绩有利于“教”和“学”。对教师而言,需要的是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激励自己继续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有教育家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之为当代学校的“老房子”,而历史课堂教学“老房子”的根基尤其深固。筑起学生主动参与与实现学生主体活动的“新房子”,是素质教育的艰巨任务,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执笔:张增强)

标签:;  ;  ;  ;  

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