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新课程教学标准的逐步推进和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为全新的信息网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它旨在培养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建立数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生态课堂
引言:
基础教育不断变化,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促进课堂情境结构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教学的学习效果,在更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营造良好的交际生态,让学生用轻松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1.大众数学思想融入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
大众数学思想的基本含义充分体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其中包括:每个人都学习有用的数学;每个人都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种思想是以人类生存发展为目标的数学教育思想。计算机是用作信息存储和智能学习工具,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丰富的课堂学习资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得到及时的辅导、给予反馈并通过良好的互动进行评估。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它还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帮助学习数学能力差的学生,使它们满足最低要求并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中建立自信的个性。信息技术还为具有数学特殊才能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可以访问互联网来搜索、浏览和思考更多的数学问题。在互联网上搜索不仅满足了知识吸收的需要,还可以掌握使用计算机学习和研究数学方法。与此同时,我觉得数学与生活如此接近。它表明数学不仅有用而且美观。可以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愿望。小学生还可以在网上学习课外数学,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和有益的补充。因此,大众化数学的思想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首先,学生和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要参与者。在数学生态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学习知识,而后者则以教育知识为主。教师的生态作用是教学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是合理地分解和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数学生态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与课堂的生态化趋势有关。学生的作用主要是学习知识,这与接受教师教学的知识有关。其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在小学数学生态课中,信息技术是其物理条件,它结合了声,光等技术,可以将无聊的句子和枯燥的数学知识点转化为生动的图像,这对小学生非常有用。通过对多媒体音频,视频等方法的充分应用,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隐喻课堂增添乐趣。此外,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生态课中的整合也可以使教学方法比以前更加多样化,并且还可以记录一些数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措施,以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
3.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
3.1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变为具体
小学生思想正处于思想形象和数学抽象矛盾中。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成功实现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由于多媒体图像表现具体,动态、静态、声音和颜色适用性强,它们可以把相对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例如:在“长方体体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切割长方体模具,但是这样显得很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首先,使用计算机显示长方体,然后将其切成小块并拼接在一起,把这个过程清楚地呈现给学生,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切割方法并理解知识的难点,这样就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
3.2创造一种激发学习兴趣的情境。
“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在课程开始时?将他们的想法带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对于课堂授课的成功或失败至关重要。通过视听媒体新课程的引入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为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例如,“烤蛋糕问题”是广义数学中第二类优化问题的内容。通过讨论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安排操作以节省大部分时间,学生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优化思路。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视频,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明的母亲每次只能烤两个蛋糕,每边烘烤3分钟,所以小明的母亲烤5个蛋糕时怎么烤制,7个蛋糕怎么烤?翻几次?需要几分钟?”探索后,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两个蛋糕可以交替烧烤也就是说,分成3+2的方法是最节省时间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创造情境中引入新课程是自然而且容易的。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全调动,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3.3生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在三年级数学示范班“配套服装”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先进的互动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集成了游戏、生活和知识等多方面内容。更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在课程开始时,老师展示课件并且给出了游戏规则:“今天,小花要去参加才艺表演,他需要穿的很漂亮。但是衣柜里面的衣服实在太多了,该怎么搭配才能使小花漂漂亮亮的去参加演出呢?”老师要求学生成为一名服装顾问并且邀请了一位小帮手。老师展示了一件夹克,一条裤子,两种颜色的设置和搭配方法。“现在衣柜里有两条绿色和紫色的裤子和三件黄色和白的的外套。请同学们进行选择,看如何搭配才能使小花最漂亮。”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让学生实践练习、自我探索通过写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们提出了“穿紫色裤子,穿白色衣服”的想法,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数学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一举完成传统教学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4.收集材料并拓宽信息来源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将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习者被动地吸收他们的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构建知识学习路径。每个学习者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选择和处理新信息,构建自己的理解,原始知识和经验将通过新信息技术的学习而改变。例如,在查找生活中的对称轴物体问题上,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上查找信息,很容易的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许多图片,包括窗框,植物,人类,动物,建筑物等,这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很常见,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探索、分析、研究去理解此类问题的含义。
5.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此外,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生态课堂,学生可以在数学课上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戴厚祥.关于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思考和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08(8):46-48.
[2]王通.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113-113.
[3]丁利民,李祎.打造数学生态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谈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六个原则[J].中学数学研究,2013(4).
[4]顾勇祥.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6,13(20):55-55.
论文作者:郝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数学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生态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