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王靖红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王靖红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时间平均25天,痊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治疗缓解症状,治愈食管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45-0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症和(或)并发症。GERD可有食管内症状,也可有食管外症状,如反复发作的哮喘、慢性咳嗽、咽喉炎、非心源性胸痛等。许多患者因症状轻微或发作不频繁而不就医,直到服用抗酸剂而不能缓解症状时才就诊[1]。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33~66岁,平均43±3.5岁。所有患者均有烧心、反酸、胸骨疼痛等不适。24h食管PH监测提示有食管过度反流,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抑制胃酸分泌:目前最常用的制酸剂为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以较少使用。推荐使用标准剂量PPI4~8周作为起始治疗。如果标准剂量治疗无反应,剂量可加倍。对糜烂性食管炎的患者,PPI长期维持治疗可防治复发;对于NERD患者可按需服用PPI症状好转后停药。H2RA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通过阻断壁细胞上组胺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仅适用于轻至中度胃食管反流病[2]。对A级、B级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愈合率达80%,而对于C级、D级胃食管反流病,愈合率则分别为50%与30%。对于轻一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标准剂量治疗,即西咪替丁400mg 2次/d、雷尼替丁150mg 2次/d或法莫替丁20mg 2次/d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食管炎愈合;但4~6周后大部分患者出现药物耐受,长期疗效不佳[3]。GERD的治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夜间酸突破”,在PPI治疗的基础上加服H2受体拮抗剂可减少部分患者夜间酸突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促动力药物治疗:2/3的胃食管反流是由于近端胃扩张诱发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TLESR),导致LES压力一过性下降所致。常用的促动力药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啉)、莫沙比利等。促动力药可作为抑酸药物的辅助治疗。

1.2.3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可与糜烂、溃疡面上带正电荷的蛋白结合,形成一层带电荷的屏障,这层屏障还能吸附胆盐、胃蛋白酶及胃酸,阻止黏膜被消化。此外,当应用抑酸药及促动力药后症状仍不缓解,应考虑是否存碱反流,可给予铝碳酸镁(达喜)治疗[4]。铝碳酸镁可结合胃内胆汁,又可中和胃酸,不影响胃酸分泌,可减少胆盐及胃酸对食管黏膜损害。但黏膜保护剂在食管停留短暂,对已受损的食管黏膜是否有直接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1.2.4根除幽门螺杆茵(HP)治疗:目前一般认为HP感染与GERD无相关关系。但由于长期服用PPI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黏膜萎缩,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因此推荐长期服用PPI的HP(+)的患者应予根除HP治疗。

2.结果

4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时间平均25天,痊愈3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100%。

3.讨论

胆汁反流在GERD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争论较多。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反流中单纯酸反流占23.5%,单纯胆汁反流占6%,同时存在酸及胆汁反流占64.7%。研究发现,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结合胆酸、未结合胆酸及胰酶等均有活性,但不造成食管损伤。在酸性环境中只有结合胆酸可损伤食管黏膜,并与胃液起协同损伤作用[5]。且食管损伤程度越重,混合反流发生比例越高。

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有两种,为递增疗法与递减疗法。递增疗法是指对轻、中度患者先用H2受体阻滞剂或促胃动力药治疗,如疗效欠佳可两者联用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每种药物先从常规剂量再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满意疗效。递减疗法指从治疗开始即用足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控制症状,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减量或改用H2受体阻滞剂 (或促胃动力药),直到以最小剂量的药物达到满意控制症状的目的[6]。目前较多学者推崇递减疗法,其主要理由是可以尽快控制病人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且递减疗法也有较好的效价比。

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据西方国家报道停药后半年复发率高达70%~80%。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反复复发引起的并发症,有必要考虑给予维持治疗,停药后很快复发而症状持续者,往往需要长程维持治疗,有食管炎并发症如食管溃疡、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者,肯定需要长程维持治疗[7]。H2RA、促胃肠动力药、PPI均可用于维持治疗,其中以PPI效果最好。维持治疗的剂量因个别患者而异,以调整至患者无症状之最低剂量为最适剂量[8]。对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维持治疗方法尚有不同意见,有主张可采用间歇疗法,即出现症状时给予一个疗程的药物治疗,症状控制后即停药,不用维持治疗。也有主张采用按需疗法,即患者根据症状情况自行短程服药,以达到控制症状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冯刚,彭维绮.77例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4):382-383.

[2]王琨,段丽萍等.反流性食管炎与非糜烂性反流病食管酸暴露的特点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5-8.

[3]卢瑗瑗,王新,吴开春.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流程推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20(1):5-8.

[4]龚均,常英.有关Barrett食管诊断中的两个问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2):79-81.

[5]许道篙,赵宇靖,耿坚,等.吸水试验在胃食管反流X线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5.

[6]袁耀宗.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9,12(19):793-798.

[7]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00,2:76-78.

[8]赵洪川.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37-41.

论文作者:王靖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体会论文_王靖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