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1998年高考化学试卷中STS的内容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卷论文,化学论文,内容论文,ST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高考已经结束,审视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化学试卷,发现有关STS(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的试题量和分值较以往有明显增加。
一、1998年高考试卷中STS的内容
笔者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初步分析,现将有关STS内容在试题中的题型、分值以及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列表如下:
由表中可见,STS内容试题分布较广。从内容看,涉及工业生产、日常生产、材料、医药等方面;从题型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从知识点看,包罗了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结构、物质组分的测定、有机合成、有机反应类型等,复盖面较广;从分值看,STS内容试题共计46分,占全卷总分(满分150分)的30.7%,这个比例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是21.3%),相信以后还会增加。
二、1998年高考试卷中STS内容的特点
1.“双基”考核与能力测试并重
STS内容试题的起点高而落点低,既考核了“双基”,又测试了考生的能力水平。例如,第31题完全是一个有机合成题,题的内容“高”而“新”,但最后落实的知识点还是基本的化学用语(如心舒宁的化学式、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及基本的有机反应类型。有关能力测试都是建立在学生所具备的“双基”基础之上的,这种难度的控制还是很适宜的。STS内容是根据某一方面的科技新进展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来设计情境或给出一定量信息,如第32题创设了DSD酸的合成情境,这一合成路线,学生并未见过,但题中给予的信息知识点落到了甲苯的硝化、磺化、硝基苯的还原等基础知识上,考生在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结构上提取信息,充分运用联想、迁移、分析、重组等,来解决题中的问题。这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功底,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联想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7题第2小问:“合金样品用铜网包裹的目的是:”,考生很容易考虑到铜网包在合金表面会有原电池作用,从而把这一“作用”当作“目的”来答,造成了错误。仔细理解一下,有这个“作用”就一定是这个“目的”吗?当然不一定。这就需要考生面对新情境应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第30题、第33题第2小问、第27题第1小问等也分别重点测试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逻辑性等。同时,从所有STS内容试题的分析中可见,多数都是从测试能力的角度出发,考查能力的要求也都有一定坡度,这就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使能力强的学生能得高分,而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如实反映自己的水平。如第33题第1问几乎所有考生都能答上,而第2问的区分度就很高了。
2.突出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考既要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服务,也要为中学向素质教育转轨服务。纵观整个化学试卷,STS内容的试题,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检测尤为突出。笔者认为重点考查了考生的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方面。首先,这些题从内容到题型都很灵活又新颖,是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索的过程,这就考查了考生的科学探索的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意识和科学方法。如第27题,题中只是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并给出第一步骤,几乎整个实验过程都需要考生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发展,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发现学习”的结果。如果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没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没有一定的科学方法,学生很难正确作答,甚至会感到惘然而放弃此题。其次,是心理素质的检测。近几年,人们已经发现化学试卷开始注意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查。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方法素质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对于目前教育模式所培养的学生来说,第27题难度很大,但不偏不怪,最能考查考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值又最高(35道题150分,每题平均约4.3分,而此题分值为11分,占试卷总分的7.3%),此题位置是在整个试卷的中后部。无论从难度、分值分配还是从出现的位置来看,该题都会给考生制造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心理素质稍差的考生,会感到答题困难,甚至影响后面试题的解答水平。
3.充分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模式
中学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最终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导学法、探究法、问题中心课程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教学,就是按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的教学。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与科学认识过程相似,它不仅仅让学生掌握问题的结论,还要知道问题的产生、解决过程;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领会、掌握和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STS内容本身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生产或高新科技领域的问题,而不是化学知识结构中的某个知识点。如第25、27、30、31、32、33题,突出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这类试题既能很好地发挥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功能,又能为中学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今年高考化学试卷中STS内容的比例较大,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笔者相信,今后高考试题将进一步顺应教改潮流,不会减少STS内容的分量。因此,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