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工业强国百年梦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强国论文,努力实现论文,梦想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揭示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凝聚国人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为各行各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追逐“工业强国梦”,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工业篇章。 一、建设工业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成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渠道和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兴则国家兴,工业强则国家强。建设工业强国,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的使命使然,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一)从战略目标看,建设工业强国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具体要求。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个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部工业化与现代化相伴而行的历史。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速度、效率和水平,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没有实现工业化,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现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就是加快实现工业化。要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放眼全球,结合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打造世界工业强国,为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从核心任务看,建设工业强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但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深刻调整,要素支撑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过去长期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实现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不仅关系到工业自身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直接影响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败。推进工业强国建设,有助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形成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等新的发展方式,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三)从实施途径看,建设工业强国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工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英、法、美、德、日等国的兴起无一不是始于工业腾飞,而伴随国家地位衰落起伏的也是工业的没落跌宕。国际金融危机后,债务沉重、受虚拟经济泡沫拖累的西方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力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而诸多新兴经济体也期待通过强化发展工业实现经济追赶的目标。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迫切需要推动中国工业竞争优势的动态有序接替,实现从成本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人口规模红利向人口素质红利转变,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工业强国建设,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在全球制造业分工版图重构中抢占有利地位,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从支撑条件看,建设工业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现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关键还是提高工业综合实力。工业集中度高、关联性强、技术复杂、价值链长、带动能力强,为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装备和动力,为文化产业提供技术基础和消费市场,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加快建设工业强国,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可以更好地发挥工业的带动作用,使工业化成果扩散到整个现代产业体系,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让民众更好地享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牢牢把握建设工业强国的历史机遇 自洋务运动开始,建设工业强国寄托着数代志士仁人的光荣与梦想,承载着推动民族经济振兴的历史重任。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完成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转变,迎来了建设工业强国新的历史性阶段。 (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建成了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1个中类、581个小类、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10年,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到19.8%,自19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一个半世纪后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资料,按照国际工业标准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烟草、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在50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水泥、粗钢、汽车、家电等220多种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工业品出口达到2.1万亿美元,占全球1/7,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品出口国。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中国企业迅速崛起,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入围“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有36家,总营业额达2.27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是世界三大对外投资国之一,已经有1.6万多家投资者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2.2万家,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7亿美元。 (二)充分认清中国与世界工业强国的差距 综观世界工业强国,都有几个共同特征:技术强,掌握世界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强,拥有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强,占据全球高端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软实力强,具有强大的工业人才优势和鲜明的工业文明特征。目前,中国工业的基本特征是大而不强,与世界工业强国的差距还十分明显。一是总体规模大但人均规模小。虽然中国工业总体规模世界第一,但就人均而言,2011年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美国的21%、日本的18%、德国的16%。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设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低。三是产品质量整体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居高不下,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四是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据英国BP公司统计,2012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329.5吨标油/百万美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2.4倍、日本的3.65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五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六是行业领军企业较少。2013年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有36家,仅为美国的60%;25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仅相当于美国的1/10,领军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七是信息化水平不高。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设计、管理、控制、优化等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大部分地区和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处于以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差距明显。 (三)切实抓住建设工业强国的历史机遇 纵观历史,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往往能够深刻影响和改变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每次产业革命都会伴随着大国崛起。英国、美国、日本、德国都是因为抓住了产业变革的机遇,先后崛起为世界强国。令人扼腕的是,中国接连错失两次工业革命机遇,没能及时建立起适应生产社会化趋势、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工业体系,从而落后于时代步伐,最终导致国家在近代发展中衰落。当前,以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深度应用为标志,全球范围正在酝酿兴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经过长期追赶发展的沉淀和积累,本轮产业变革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最小的一次,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建设工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积极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妥善应对挑战,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工业篇章,实现工业强国的百年梦想。 三、不断开创建设工业强国的新局面 建设工业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一)以做强制造业为核心,夯实工业强国基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提高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制造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决定中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建设工业强国,必须以做强制造业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培育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努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结构的阶梯式升级。一是要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大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运用市场机制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突出矛盾,促进传统制造业高端化、精细化、清洁化发展,提升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的原动力。三是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为制造业结构升级和效率持续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中国工业“大而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不足。建设工业强国,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一是要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的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千军万马搞创新的生动局面。二是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形成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金融资本共同构成的“多级火箭助推机制”,使科研技术成果有效地进入企业生产经营领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切实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尤其是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行业共性技术,突破中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四是要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技术成果转化机制;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创新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五是要大力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勇于干事创业、大胆开拓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制造业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必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国既无时间也无必要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必须把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两化深度融合为重要内涵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使命,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一是要加强两化融合顶层设计。建立两化融合推进机制,借鉴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做法,制定一套非强制性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数字共享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使产业链上的各企业间能够实现数据共享,为企业通过工业自动化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协同奠定基础。二是要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集成应用。广泛应用互联网改造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促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跨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三是要加强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和“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尽快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网络基础设施;集中突破高端芯片、关键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软件、大型行业应用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形成重大信息系统产业链配套能力。四是要大胆探索两化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互联网意识,积极采用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按需制造、众包设计等新型制造方式,鼓励支持平台经济、互联网直销、移动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等新商业模式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高工业发展效益 质量品牌是产品高附加值的载体,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源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是推动中国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选择,是打造竞争新优势的迫切要求。必须大力实施产品质量与品牌战略,以提升经济效率为核心,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一是要提升产品质量。健全质量发展政策与规章制度,提高产品质量发展的地位,改善产品质量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重点领域推广可靠性工程,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研究,提高产品内在质量和使用寿命。二是要加强品牌培育。完善鼓励工业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改进产品外观设计、包装质量与售后服务等,不断提升品牌的质量形象与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全国性品牌培育试点,完善品牌培育方法,引导优势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宣传,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努力打造一批国际驰名的中国工业品牌。三是要强化安全保障。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企业通过产品质量自我声明,承诺和履行保证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的质量监管,增强质量安全溯源能力,加大对失信企业的监管和惩处力度;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中小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提升产业链的整体质量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也是工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工业强国,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一是要建立支持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综合运用环境管制、环境税、碳税、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完善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标准,严格规范和管理,激励和约束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二是要树立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降低工业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排放,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三是要加快现有生产装备的节能环保改造。大力开发和推广量大面广的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装备,发展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构建节约、清洁、安全、低碳的绿色工业体系。四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探索推进节能环保的新机制新模式,积极尝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碳交易、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快形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努力营造建设工业强国的良好环境 建设工业强国,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 (一)研究制定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引导工业强国建设方向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谋划新时期工业发展,纷纷制定发布体现国家意志的工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顺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潮流而动,加强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把建设工业强国转化为国家意志,增强工业发展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争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是要研究制定实施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丰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内涵,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战略重点和行动计划,明确建设工业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引导未来中国工业发展方向。二是要构建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抓紧研究建立一套可与世界接轨、体现中国特色、便于实际操作的评价指标和测算方法,定期发布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估报告,引导工业强国建设有序推进。三是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实施更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营造各方面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优秀人才投入工业发展。 (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工业强国建设动力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也是建设工业强国的最大动力。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改革创新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继续修订完善工业领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进一步缩减核准范围,简化报批手续,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真正实现“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二是要推进市场准入改革。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推动社会资本进入电信、军工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打造“生得顺利、死得顺畅”的产业生态环境。三是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范围,扩大中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覆盖面,壮大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发挥政府采购、首台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对创新的扶持作用,建立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财税政策体系。四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向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倾斜,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制造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比例,推动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创新能力。五是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通过资源税改革、国有资源产权收益制度改革,实现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把外部成本和所有者权益体现于价格之中,以真实反映要素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倒逼工业转型发展。 (三)推动工业开放发展,拓展工业强国建设国际空间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中国工业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企业日益与外国企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展开同台竞争与合作。建设工业强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市场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在工业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研究提出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的行业清单、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要调整优化进出口结构。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目标和需求,加大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原材料进口,积极吸收国际技术创新辐射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加工贸易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要引导有实力的工业企业有序走出去。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积极到境外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联合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工业园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四是要探索工业开放发展新思路。认真贯彻落实自由贸易园(港)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内陆地区等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不断拓展中国工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空间,打造工业开放发展新优势,增强中国工业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创新行业治理和服务体系,提高为工业强国建设服务的能力 推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需要同步推动工业行业管理向工业行业治理转变,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努力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事中事后监管,重点加强食品药品、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监管和涉及国家产业安全领域的外资并购审查。二是要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加强工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探索行业规范条件、负面清单、行业自律、企业社会责任等新型治理方式,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各类第三方平台建设,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要大力支持行业协会承接行业管理基础性工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让协会更多承接政府事务性管理,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权益,加强行业自律,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更好地发挥联系政府、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和支撑作用。努力实现百年工业强国的梦想_中国制造业论文
努力实现百年工业强国的梦想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