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贫困论文,少数民族地区论文,观念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3)02-0099-03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其中,世代居住人数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种,总人口约1400万左右,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各民族的人们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并使之得以世代传承,成为民族团结的强大凝聚力,推动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即便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仍十分突出。全省127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固定县有73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2.3%,重点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9.7%[1]。全省尚有400万左右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其中85%的贫困人口是少数民族。全省26个边境县有16个贫困县,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2]。如果就此得出结论说,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造成了贫困,那完全是对民族文化的歪曲和否定。因为许多客观因素,如历史背景、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尤其是交通)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诚如恩格斯所言,“传统是一个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又可以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笔者认为,在主观因素上,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观念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传统观念
(一)“靠天吃饭”“安土为本”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观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赖以为生的一直是传统的农业生存方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农业自然经济具有如下特点:人们的一切活动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自然规律,人被牢牢地固着在土地上,靠天吃饭,人的饱暖饥寒、吉凶祸福基本上取决于天公作不作美。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观念虽然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对于一些地处边缘,消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其影响仍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当中国大多数地区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云南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奉行着这种“靠天吃饭”、“安土为本”的传统生产生活观念。在农村,农民养成了一种安居故土,眷恋故土的“恋土情结”,导致了地缘上的封闭性,使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接触更加趋于困难,生活在一种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中,不愿见外面的世界,视离乡离土为一件丢人现眼的不光彩事情,也缺少到外面世界去闯的勇气。传统的农业自然经济,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更是形成了“以农为本”“唯农是图”的观念,生产方式单一,职业结构简单。仅以拉祜族为例,1982年和1990年人口的职业、行业构成如下:
拉祜族人口的职业和行业构成(%)
年代
物质生
非物质 第一
第二
第三
产部门
生产部门
产业
产业
产业
198298.99 1.01 97.15 1.01
1.84
199098.38 1.62 96.60 0.94
2.46
资料来源:据全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整理而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拉祜族人口的职业和行业构成十分简单,作为农业的第一产业基本上是唯一的产业结构形式,而农业等以外的产业,如第二、三产业则相当少,这种单一的职业行业结构经历十年多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农耕意识之牢固。人们不愿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不愿利用农活以外的剩余时间来从事与扩大再生产相关的活动。农业是根本,是农民的命脉。搞好农业固然没错,然而,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还很低的少数民族地区,仅靠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够的,是难以发展经济的。
(二)小富即安的狭隘满足观念
自然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长期影响,对于云南众多民族地区来说,使人们只能维持在一个非常低的需求层次上,而与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不相符合的。由于生活贫苦,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有饭吃,有衣穿,有块栖身的地方。“种田饱肚,养猪过年,喂鸡喂鸭换油盐。”这种低需求一方面大大强化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简单再生产趋向,使小农生产在新形势下仍无什么质的进步,经不起风险,依赖传统经验,生活安稳、平静、简单。另一方面,这种低需求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狭隘满足观念,平稳的日子令人满意,稍富的生活就更足以使人满足了。“活着是美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还有什么顾虑的呢?在贫困地区,即使贫困,却可见一些男子成天抱着个水烟筒,无所事事,悠然自得地抽着烟,与市场经济活跃的地区人们忙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照。在那儿,乡镇企业职工“工业三班倒,农业晚中早。”不分昼夜,没有节假地拼命工作。仅满足于目前低层次的生活,结果便是造成了人们的不思进取,泯灭了长远发展意识。而在现实看来,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发展毕竟是一个需要持续的发展,人们今天的生产、生活要充分着眼于未来,不至于对自己乃至下一代的生产、生活构成威胁,这样,社会、家庭才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今天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才不会产生未来新的贫困。
(三)轻视知识的文化观念
云南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联系甚少,教育很不发达,使人口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当低下。下表列出了部分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文盲、半文盲人口数占15岁以上人口(%)
民族
文盲半文盲 男 女
哈尼
60.45 45.50 75.90
傈僳 62.91
49.19 76.99
佤
58.81 48.63 69.15
拉祜
71.71
65.69 77.94
东乡
82.63 73.80 92.07
布朗
59.79 46.53 73.62
德昂 61.68 50.93 72.40
保安
68.81 53.38 85.33
门巴 77.75 71.75 83.52
路门
72.71 69.44 75.77
资料来源: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整理而成。
从表中数据来看,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文盲、半文盲率普遍较高,多数在60%以上,个别民族如东乡族甚至高达80%以上,女性文盲半文盲率比男性通常高得多。这种贫乏落后的人口教育素质状况,使人们长期束缚在传统的知识结构里,轻视知识,相信经验。有的农民甚至认为“种田靠的是经验,有没有文化一个样。”在这种轻视知识的传统文化观念的支配下,不但自己这一代不希望接受较好的教育,而且大多数人从家庭和眼前的经济利益出发,轻视下一代的教育,形成不了智力投资的理念,不同程度地、有意无意地减少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致使部分孩子过早地结束了人生受教育的年龄,辍学在家或是早婚生子,结果是一代一代地不重视知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仅仅是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物质上、经济上的贫困,同时还产生了另一种更为可怕的无形的贫困,即心态的贫困、精神的贫困[3]。精神的贫困反过来又使人们产生了各种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育观等。
人口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和文化科学知识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户,人均纯收入会高些,因为他们对国家的法令政策能较好地理解与接受,对科学知识、信息等具有更强的吸纳能力,商品意识会更强,从而择业门路较宽,收入来源较广。而文化程度低的人口,往往就难以接受新的东西,缺少更多有效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只能凭经验办事,择业门路十分狭窄,顶多只能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即满足温饱的日子,谈不上致富。
(四)早婚、多育生育文化观念
中国传统社会背景和环境影响下长期历史文化形成的世代积累相传的关于生育的思想观念体系,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的。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早生多生和生儿子”的传统生育文化观念尤为突出。“早生多生”被认为具有经济、社会、精神多种价值,而“生儿子”则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更是“传宗接代”“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千古训条[4]。正是这种“早生多生”的生育观念,使人们把生育视为家庭和个人的私事,女孩早早就结婚生子,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加之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宽松的生育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在安宁调查时,有一位随夫打工的少数民族妇女。该妇女当时身边带着两个小孩,背上还背着一个。当问及她为什么生这么多时,她回答说,“我生3个算什么,人家还有生4、5个的呢?”再问及能否养活这么多孩子时,她说,“多一个孩子无非是桌上多添一双筷子而已。”足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传统生育观之普遍化了。从传统的生育观念出发,人们毫无控制地生育,或是希望孩子能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使家庭富起来;或是传宗接代,希望能光宗耀祖。无论是追求经济利益还是追求社会地位,是为完成传递祖业和延续“香火”,还是顺乎伦理道德的要求,人们形成了追求“早生贵子”、“多生多育”的生育行为模式。长期以来,这种生育模式成为思想意识积累下来。而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便是一种既定的力量,具有一定的历史惯性,从思想深处不断激励人们产生相应的行为。可是实际结果是孩子多了,本来贫苦的家庭难以再养育其成长,导致家庭更加贫困,于是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循环,这是又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五)挥霍浪费的畸形消费观念
众所周知,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需要。但是,生产与消费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消费水平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的消费才是适度合理的消费,否则就是畸形消费了。表面看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贫困,就无法谈及挥霍浪费。而事实上,却有一种相反的情形。尽管经济上贫困,畸形消费却仍突出。究其原因,则是传统消费文化观念和民族文化环境使然。这种畸形消费的观念主要表现在“吃(为人情而吃)”、“穿(为炫耀而穿”、“闹(为信仰而闹)”三方面。“穿在银上,闹在鬼上,吃在酒上[5]”便是这种挥霍浪费的消费方式生动形象的概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这是民族文化的骄傲。可是,在有些民族地区,对民族服饰的盲目追求,浮华的虚荣心理,却导致了一种不正常的消费,一些妇女为美化自己的形象,把制作一套镶满银器、宝石,价值成百上千的服装,当作自己生活追求的最高目标,于是省吃俭用,耗掉了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使生产和其它方面的生活投资减少,如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导致消费效益降低。另外,云南民族地区大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每一种宗教信仰往往伴有一系列的宗教活动节日及相应的宗教仪式,在这方面的花费也是一笔较大的消费。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少数民族中,存在杀牲祭祖、祭鬼祭神的传统习俗,用在这方面的消费也相当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重义轻利,人们以义为重,以情为本,有福同享,由此形成了传统的人情观及平均主义观,在这方面的花费也是惊人的。一些地区残存着共食习俗,如景颇族的“帮吃”,拉祜族的“共食共饮”,各种婚丧喜庆等人情应酬的消费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大社会公害。一家有喜,本寨男女老少,甚至外寨亲友前往吃喝,少者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其结果往往使主人倾家荡产。这些重情义以及平均主义观念,抹杀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极大地挫伤了当地人们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使本来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贫困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传统观念的转变与脱贫致富
从以上对于传统观念之于贫困的影响来看,破除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传统文化观念中的消极影响,使之在市场经济,尤其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气候下向现代性转化,是摆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只有实现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解放思想,才能改变“等、靠、要”的消极心态,使贫困问题得到缓解。如何实现这一转变?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治本”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从长远着眼,重在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意识。
(一)扩大开放,改善产业结构,增强市场意识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与其对外界长期隔离,不开放状态有很大关系。转变观念,就应当让闭塞的贫困地区借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扩大开放,走向市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定期举行农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生态资源等展销会,以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另外,如前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是只有农业,而第二、三产业几乎很少,这种单一型产业结构必然抵制对机器和新技术的推广运用,由此又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低和劳动生产率低,农民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改变仅靠农业的单一生产局面,这不仅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从业观念,而且对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也有积极意义,二者最终将有助于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二)严格控制人口,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口意识
“越穷越生”的传统生育观念最终形成了“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观念转变的关键性因素。人口素质对缓解贫困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自觉地控制人口,做到少生优生,使个人的生育观发生转变,用较多的时间精力去接受和掌握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生产,提高经济的产出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从而起到缓解贫困的作用。另一方面,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也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关键。因此,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观念,无论如何,应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素质。提高人口素质首先就要做到人口的有计划增长,搞好计划生育,降低出生率,逐步推动贫困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生育横式向现代生育模式转变,实现人口的优生优育。只有控制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盲目增长趋势,才能使贫困地区的人口质量得到提高。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途径,办好教育,首先应着眼于抓好基础教育。因为基础教育对转变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落实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当切实按期实现“普九”、“普六”的规划目标,真正确保每一个适龄期内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能受到教育。此外,要在基础教育、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后的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劳动者。
(三)扩大信息输入,加强技术培训,增强科技意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使人们从思想上转移到依靠科技致富的观念上来,最终实现科技兴民、富民、强民,达到脱贫的目的。贫困地区,除自然条件恶劣外,信息十分闭塞,农业耕作技术落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扩大科技信息输入,提高人们的科技意识至关重要。首先,要利用现代化的通讯传播手段,充分发挥广播、电报、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功能,建立规范畅通的信息渠道,以信息兴民。其次,要建立健全以县、乡(镇)科委为主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培养一批贫困地区科技带头人,发展好典型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来带动和帮助其余贫困户转变观念,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此外,要坚持科技下乡制度,通过科普知识宣传,实用技术展示,科技读物传播,疑难问题解答,可以使贫困地区人们开拓眼界,受益匪浅。
(四)鼓励人口流动,增强谋生意识
传统的“安土为本”观念把人们牢牢地限制在本土上,即便再穷,人们也不愿走出去,寻找谋生致富的途径。合理引导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跨省、跨地区流动,无疑可以扩大视野,帮助人们摆脱“靠天吃饭”的生活观念,形成自主谋生的意识。在这种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种谋生能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二者又可以返回到当地发挥出再生作用,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人口流动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关键还在于合理地组织与引导,坚持实现结构优化和合理有序,本着“向外学一门手艺,回乡干一番事业”的目的,这样,就能调动起贫困地区人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富裕的将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是整个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共同富裕。
标签:贫困地区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云南发展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家庭观念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