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市实验学校 陈维英 344000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注入国学元素,让小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著等外,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我们的小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文房四宝、篆刻印章、山水国画、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中医中药、象棋、围棋、中秋月饼、端午粽子、道德风俗、饮食文化、婚丧、嫁娶、秦砖汉瓦,戏剧、武术、宫灯、剪纸、风筝、织绣、瓷器、唐装等等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小学生逐渐喜爱语文课堂,因为语文课堂原来是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精彩纷呈的科目。
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在写作、语言运用、文字理解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如《三字经》、《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读这些书可以增加小学生对文言文的敏感和理解程度。“耳濡目染”“浸润熏陶”之下,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潜移默化”地提高。
不论是诗词歌赋,亦或是人物历史、文化礼俗,以中华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国学含有丰富的人格精神教育的资源,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和睦亲善、谦虚谨慎、勤劳节俭、重情重义、刚正不阿、自强不息、爱国如家、天下为公等等传统美德,深深地融入于源远流长的文章典籍之中。小学语文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必将通过语文独特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人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主要通过自己固有的精神文化来体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收录的大量的古典、诗词、神话传说、民间和历史人物故事等等内容中,多在传扬着这种精神和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晏子使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里的爱国情怀及“将相和”中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团结精神;“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等传递的为人类对幸福生活而不懈追求和牺牲的精神;“司马光”、“称象”、“草船借箭”里的智慧,“景阳冈”中的勇敢等等,无不以形象生动的语文的独特方式,在向小学生润物无声地培育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培育民族精神的绝好途径之一,它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积极向上的国学元素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一方面能增加学生的国学涵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把诵读活动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积淀语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应以记忆、积累为主。新课标提出的一到六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一百六十篇(段)的要求,正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诵读不仅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文的情感,更好地感受诗文的形象和意境。所以,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每天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由教师或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国学故事的无限精彩,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也消除了反复诵读产生的枯燥感。因此,我们应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用音乐、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孩子,让孩子浸润在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能增加民族文化素养。这些对于国学的深入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音乐、书法等传统文化国粹,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无意识的超境界幻觉,并能唤起平时被抑制的记忆。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国学精粹,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愿望,对孩子们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更广泛的影响。
除了鼓励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参观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外,还可以组织以国学为主题的夏令营,或以家庭为单位带孩子出去游历,增长见闻。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应为孩子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利用假日带孩子游历名胜古迹,寓教于乐,让他们在了解祖国历史的同时陶冶情操,用心去感受千百年的文化气息。名胜游历不仅能使孩子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还能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秀美山河的热爱,从而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怀濡染。
国学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开展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学教育,让国学走进课堂,走进学校,走进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通过国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论文作者:陈维英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国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经典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精神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