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科学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仙农最早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两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原来的情况不清楚,人们使用各种办法经过研究,了解了情况,不定性减少或消除了,人们则获得了新的知识。
信息是物质的重要属性之一。
信息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特定的人类的信息。自然界任何系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反映了系统运动状态的特征。信息论和系统论研究结果表明:一个系统信息量的多少,反映了这个系统的有序性,信息量增大,熵(热力学概念,度量事物无序程度的一个量)降低、系统处于优势状态,反之则处于劣势地位。人类社会是自然界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大系统,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人类掌握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提高。
古猿人时代,猿人靠群体力量进行狩猎活动维持生存。为了更有效地狩获野兽,我们的祖先需要以呼唤来协调彼此的行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猿人由于互相帮助共同协作的“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发言)器官”“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了语言,产生了人类最初的信息交流——通信。尽管这种通信所能传递和交流的信息量很小,其范围也局限在可视听的范围之内,但这是人类早期掌握和利用信息的一次大革命。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革命,他认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随着畜牧和种植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左右,随着人类在农业、畜牧业以及天文学、历法、数学、冶炼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一方面要求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加快传播速度,另一方面要求能把实践经验记录下来以供传播和应用。于是人类创造出了文字,文字能把信息记录、贮存起来,实现信息在时间上的传输。有了这种传输,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得以代代积累,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字出现之后,不少国家设立了邮驿等通信机构。在古代,我国和罗马、波斯等都建有发达的驿站。这种通信形式不仅在传达政令、军令、军情、灾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很长的时间里,邮车、邮船甚至是人们进行长途旅行的重要工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初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本世纪初北宋人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这两大技术对于促进古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国在3至13世纪持续千年繁荣,在唐宋盛世(7—12世纪)许多方面雄居世纪之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2世纪和15世纪,这两项发明传到欧洲,对欧洲、对世界科学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曾这样热情生动地评价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文字、邮驿、印刷术等构成了人类利用信息的第二次大革命,这次革命促进了农业文明的发展,为工业文明的前奏——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1800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开始工业化生产,迎来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随着合成化学和煤化学工业的发展,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工业和航海业迅速发展,人们的联系范围已扩展到大洲、大洋和整个世界,传统的语言、文字等信息传递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电信通信应运而生了。1837年英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910年美国建成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电台。人类通信活动发生了第三次大革命。
马克思一直关注着电信事业的发展,早在1847年马克思就把电报的使用和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等作为资产阶级所创造的巨大的新生产力的代表。他在《资本论》中又明确指出通信是大工业“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
本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活动领域进入太空,各国的经济、贸易进一步区域化、国际化,计算机控制、新材料、生物工程新技术在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活动,使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全世界每天约有近百亿信息单元的信息量在传递,并以每年递增15%至20%的速度发展着。信息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与能源、材料工业一起构成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支柱。社会发展呼唤着新的信息革命。“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48年信息论诞生了。信息论是从通讯工程中开始发展起来的,它是研究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其度量方法,研究信息的采集、传输、存贮、处理和变换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向人们提供了广泛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基本技术方法和理论基础。信息论又是控制论和信息科学的基础。在信息论、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系统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扩展人类接收信息、处理、识别和利用信息功能的科学。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的指导下,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全世界掀起了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纵观历史,人类从有语言到发明文字,经历了几十万年时间;从书写文字至发明印刷术又经历了几千年;但是从印刷术到发明出一系列现代通信工具(电报、电话、广播、录音、电视等)用了约五百年;从第一代视听工具出现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及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INTERNET网开始商用都相距不到五十年。可见,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相当快的,并且越来越快。在新的一轮信息革命中,信息理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技术进步,巨型、超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宽带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和通讯卫星的发展,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广泛使用,宽带综合数字业务网,智能网和INTERNET网的出现,大型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技术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先导。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信息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由先导产业逐渐变为主导产业,并将发展为最大的产业。所谓信息化,就是指这一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动态演进的过程。
二、信息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新标志。信息化进程将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特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科学的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信息论认为,信息来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的运动,信息也来源于精神领域,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运动的结果,是社会这一大系统的产物,因而信息归根结底来源于物质。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运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而,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是动态的,是可以感知的。人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去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人们同样可以采集、检测、检索、分析、处理、显示信息——获得认识,也可以传递、反馈信息——检验认识,还可以分享、输出信息——改造客观世界。
2、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现阶段,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实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变废为宝,以少胜多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说由粗放型生产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我国现阶段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这一转变提供强大的动力。
3、信息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信息没有、 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阶级和阶级对立。当然在资本主义现阶段特别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和劳动者的组成都发生了变化。资产中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比重上升。劳动者中,白领阶层人数增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劳动者,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有了相应提高。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如今信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比以往更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因此高技术产业大鱼吃小鱼的兼并趋势增强,其结果是大型跨国公司和经济垄断现象日趋显著;如今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也越来越高,熟练工的岗位越来越少,因贫困而接受不了较高教育的人将越来越难以谋生,所以,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解决,社会的两极分化仍在继续。更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将高耗能、高污染等产业向第三世界转移,同时他们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更加残酷地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本已存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些情况说明财富和信息的贫富差别,无论就一国资本主义本身、还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把科技搞上去,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4、信息技术的进步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变化。
(1)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进一步发展,将逐步取代有形计算方式。例如在计算机系统中已可以实现全部飞机和汽车的设计。模拟仿真计算将自动测出设计人员给定的飞机外形的空气阻力参数,并将帮助设计人员修改设计直至其最为合理。一旦飞机外形确定,按照给定的各种参数,计算机将自动生成供自动机床加工复杂衍架及外皮的各种参数。计算机系统利用这些参数能做到自动加工甚至自动选料。这种新型设计方法简化了设计过程,节省了大型风洞试验装置和大量的图纸、模板和加工样板。又如光导纤维的出现使人们能在头发丝细的玻璃纤维上传递消息,而它的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沙石,大约只需要挖掘、冶炼和加工铜线千分之一的能源,就能生产出同样长度的光导纤维,而它所能传输的信息量却比铜线要大一千倍乃至更多。
(2)加速资金和货物的流通。世界范围的电脑购物正在兴起,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000万人通过900万台电脑在互联网络购物。 美国已有四分之一的大公司进入互联网络。1995 年电脑购物的营业额为7亿美元,到本世纪末将增长至20亿美元。在无纸贸易(EDI )在全球兴起之后不久,一种区别于传统货币和银行信用卡的新的交换媒介——电子货币,正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悄然兴起。这些国家每年通过电子货币系统完成的贸易金额高达数百亿美元。
(3)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人称当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全世界每年批准的专利数量达120 万件, 每天发表的科学论文6000—8000篇,由于科技知识激增,新学科不断涌现,当今学科总数已达6000多门,人类的科技知识每3年至5年增加1倍。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贮存和查询信息、加快信息的分析处理速度,直接制约着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磁盘、光盘等新一代信息存储器,解决了大容量信息的存放问题。一张30厘米直径的光盘可以存放相当于15亿汉字的信息,存放信息的时间只要50毫秒至100毫稍。 计算机互联网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查询到网上相关的所有信息。超级计算机的最快计算速度正在逼近万亿次/秒。这些科技手段大大增强了科学家的研究力量,使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呈加速状态。
多媒体和交互电视点播技术的发展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革命性的手段,使教育冲破传统的院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受教育者将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按照自己的时间表,针对自己的水平,挑选自己最喜爱的教师,方便有效地学习所需的知识。最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将使公众共享,抽象的概念和费解的内容将得到形象直观的演示和说明,崭新的教学方法将有力地支持学龄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4)信息化将对国防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先进的信息工具帮助下,未来的战争场面很可能是这样的:预警卫星和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能将敌方的军事布置,火力装备等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指挥员面前的屏幕上。无所不在的通信指挥系统将战场态势及战斗命令及时传达给每一个战斗员,使他们能按照战斗全局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最有力地打击敌人。我方的电子设备干扰并摧毁敌方的电子通信指挥系统,使敌方成为战场上的聋子和瞎子。在平时,模拟数学系统将根据国内外著名战例和各种战术技术特点有效地对指战员进行仿真训练……。
(5)信息化带来一系列必要重视的新问题。 相反相成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功能强大的信息网络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电子货币系统中,大量资金以闪电的速度在国际间流通,使跟踪和监控非常困难,这就不仅使洗钱、逃税变得容易,还可能因汇漏密码,防伪失败或个人计算机磁盘出故障而使存款付之东流。又比如,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计算机互联网中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毫无控制,就使得在网上清洁传播内容,限制接收污染变得非常困难。随着全球网络的普及,国界的概念越来越淡。对于未来低轨道卫星系统来说,任何个人用户都可以直接通过卫星交换信息,这也直接涉及到维护国家通信主权,保守国家秘密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美国提的信息高速公路,不是针对本国而是针对全球的。其目的不仅要使自己的经济、科技站在下个世纪的前沿,而且要使自己的政治、文化成为全球公认的准则。在G11 文本中有这样的话:高速发展的G11将促进民主的原则, 限制极权主义政权形式的蔓延;世界上的公民,通过G11,将有机会获得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准则,从而使世界具有更大意义上的共同性…。共同到那里去?此公“不战而胜”的目的不是昭然而揭了吗?
三、加速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决策
面对信息化的潮流及其对各方面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都在考虑如何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必须认真注意并切实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强有力的国家信息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统筹建设十分庞大的信息工程。
2、组织超前性的重大课题研究。 组织各方面力量对我国的信息产业政策,重大技术方针,对诸如保持国家公用信息网络的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维护国家通信主权等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发展信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
3、搞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总体规划,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协调配合,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和信息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网络分割,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4、集中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避免多头进行低水平重复研究,争取尽快在基础理论,特别是在关键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上求得突破。
5、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培育信息市场。 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各类有价值的信息的采集、处理和经营,集中力量抓好骨干公用信息库建设,充分利用库存资源、发展各类信息服务。
6、完善信息化政策,加快信息立法进程。 要抓紧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网络技术体制和建设标准,规范信息网络建设和服务市场,保证网络安全保密,禁止各种有害信息入网与传播,维护国家利益和信息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
7、加强培养信息人材,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信息意识和差别, 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当前着重抓好信息工作骨干力量(包括战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建设、维护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组织、培养工作,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和学习研究条件。同时在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开展普及教育。
8、注意信息产业和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的工农业生产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农业仍比较落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放弃加强农业和继续推进工业化的努力,又不能错过信息化带来的新机遇。这就需要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信息化过程中,用传统产业支持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服务和改造传统产业,逐步使传统产业在信息革命中焕发青春,同时努力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倾斜,扶持还较薄弱的先导性信息产业,使之尽早变成未来的主导产业和最大的产业群,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