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应用,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数据构架技术、技术以及与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现场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优化设计
前言:煤矿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是煤矿高效快速开采的前提。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对综采面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出现故障做到及时处理,并对机电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才能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事故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简述了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改进措施,力求保证综采工作面安全。
1.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1.1地理信息系统对机电设备的作用
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进行管理,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采集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并进行储存和管理,应用空间数据计算机系统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时,可以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功能进行有效结合,最后将图文信息准确的传输给用户。此外,煤矿可以根据矿井的实际生产要求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二次开发。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管理煤矿机电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要将设备的地理空间数据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出发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海应用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但是它在机电设备管理的方面作用有着很大的贡献,对机电设备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2监控系统和发展技术对于机电设备的作用。
加强对电动机设备的全面监控。电动机是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施工条件限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往往超负荷运转,加大了电机负荷,长时间电机负荷运转就会发生电机烧毁事故,严重影响工作面回采速度,甚至引发重大煤矿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难题,可在工作面安装一台电流监视器,对工作面各电动机电流进行监测,电动机超负荷运转即发出警报并进行闭锁。
发展技术基于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进行管理,主要特点是利用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对煤矿井下静止或移动的机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机器识别,由于这种识别方式不用直接接触机电设备,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在实际应用体现出如下优势对高速运动的物体识别准确率高,防水效果好,对高温的承受力强,油污对识别效果影响小。煤矿在机电设备管理时,主要是以技术为核心,结合624手持设备建立可靠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管理操作,大大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基于技术建立的煤矿机电设备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地面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主站。主站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局域互联网组成,结构构件采用,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系统安装在计算机主机上,采用的构架模型为2,建立的机电设备数据库选择10,系统应用服务器选用9.0,系统的主要架构模型为,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数据库获取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管理工作。此外,用户可以对模型架构添加中间层,这可以有效扩展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提高系统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
1.3液压支架和转载机的对于机电设备的作用。
液压支架安全管理。规范支架操作顺序,即按降前梁、移前后立柱、移架、用侧护板或千斤顶调架、升前后立柱、升前梁顺序操作支架;在移架前必须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观察,确保顶板平整方可移架;在过地质构造带期间若顶板破碎,应先对顶板进行维护,顶板稳定后方可移架;在移架期间必须确保支架与顶板接触严实,若移架过程中出现倒架、陷底、立柱升降故障、液压系统故障等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严禁支架带病运作。转载机安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转载机在运转前必须确保各零部件螺栓、插销齐全完好,定期检查刮板机,如溜槽出现破损、变形时必须及时更换;在井下进行转载机组装、拆卸、检修时必须确保施工场顶底板完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进行操作维修。
2.机电设备的优化配置。
2.1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完善机电管理机制。
加强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对策,提高作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操作人员业务水平高低对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若操作人员对设备安全性能不熟悉或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严重影响整个综采面生产。煤矿企业应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及检修维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和解决现场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现场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必须对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的运转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及时掌握设备各项运行参数并记录,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进行排查,并对隐患排查情况进行落实,确保每一台机电设备高性能运行。
2.2综采工作面对于机电设备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煤矿机械化平均水平已达85以上,煤矿机电设备在采掘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尤为重要。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若不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不仅制约着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速度,而且很容易发生煤矿重大机电事故。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煤矿综采工作面机电事故率达527,其中40是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所以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机电设备进行优化改进,保证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对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每一台设备安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加强机电设备定期巡检工作,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淘汰更新。综采面机电设备检修前必须制定相应检修计划并建立检修台账,检修后对检修的内容进行登记,确保设备检修到位、隐患排查全面。综采面重要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采煤机安全管理。为保证采煤机安全稳定运行,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必须确认四周无安全隐患,开机前加强对采煤机机械检查,确保安全无隐患后方可开机;在采煤过程中应根据工作面地质条件及采煤机参数控制采高,避免采煤机对其它机械设备造成损坏等;在对采煤机进行检修维护或更换零部件时,必须切断电源、闭锁刮板输送机,并对顶部进行安全维护。
2.3设备管理子系统与服务管理子系统的优化功能。
设备管理子系统。利用数据构架技术建立的机电设备管理子系统具有如下特性为保证数据安全性,所有客户端在对设备数据库进行访问时,首先需要通过服务器验证,当服务器通过验证之后,服务器才能获取设备数据库的地址;设备数据库的地址会随着用户的权限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界面,这种安全设定功能可以有效保障设备数据库的使用模块和操作权限的安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实现主要是以计算机台账为基础,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台账对机电设备进行编号,通过编号之后可以方便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工作。
服务器管理子系统。服务器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机电设备的操作环境进行配置,其主要功能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对用户进行管理;对系统日志进行备份;显示设置和说明帮助等功能。
3.结语:
本文介绍了煤矿机电设备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分析了几种现代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场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几种现代化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煤矿进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胡兴志,等,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现状与对策[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9249-52.
[2]董晓钧.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促进矿井安全生产[J].装备制造技术,2008,5106-107.
[3]刘金海.煤矿冲击地压分区分级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J].第九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J].中国煤炭学会,20148.
论文作者: 陈俭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机电设备论文; 工作面论文; 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