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校成因及其创建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路径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8X(2009)04-0028-0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要“上好学”。创优质学校,办优质教育,已成为当今大众的教育需求。
“优质学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优势特色,其成因也有所不同。探索“优质学校”的多元成因,明晰“优质学校”的基本内涵,通晓各类“优质学校”的个性化办学之路,可以为更多的学校走优质化发展之路提供一些启示。
一、“优质学校”类型多样,成因众多
目前学界对“优质学校”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从我国中小学“优质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更多地显示为一种“比较级”状态,是不断深化和趋于整体优质的过程。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用不同的称谓表达对“优质学校”的理解。“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示范性学校”、“品牌学校”等都可以说是对“优质学校”内涵的具体诠释。
(一)“重点学校”成为政策扶持型的“优质学校”
1977年5月,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著名讲话,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价值。随着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重新颁发20世纪60年代初制定的学校管理条例等,“文化大革命”之后的教育实现了恢复与重建,基本上形成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并存的发展格局。
当时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办好重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几次迂回,就是“质”与“量”、“普及”与“提高”、“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等既有矛盾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育先后三次强调重点学校制度。第一次是在1953年;第二次是在1962年;“文化大革命”后,中小学教育又掀起第三次“重点中学制度”的复兴浪潮。197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办重点大学,还要办重点中学和小学,这是针对现代化建设需要与经济基础薄弱的国情,提出的快出人才、多出人才的重要举措。为尽快解决各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问题,我国重新确立了“重点学校制度”和“严格高考制度”,目的是把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为此,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均强调创办重点学校的必要性。如,1978年《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1980年《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1983年《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让位于“要不要办教育”的问题。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思路基本上重新回到20世纪50和60年代。在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引下,从1983年到1995年,中小学校一直保持着这种“重点”与“非重点”的格局。这种“保证重点、效率优先”的办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相当多的“优质学校”。
这类政策扶持型的“优质学校”可分成两类:一类属于历史积淀型优质学校;一类属于“县一中”型优质学校(也可称为“强政策扶持型”)。
在首批及后来确定的重点中学名单中,有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的知名中学。这些历史积淀深厚的学校,与当时新办的学校相比,其社会声誉、管理水平、教师质量及设备条件更好一些。这些学校被首批确定为重点学校后,办学优势得到延续。历史积淀型的优质学校大都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加上政策的扶持,能够持续发展,现都已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知名的重点示范校。如,天津市的南开中学、南京市的金陵中学、广州市的广雅中学和上海市的南洋模范中学等都属于此类型。这类学校能够长久地保持优势,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不断的努力创新是分不开的。
“县一中”型优质学校的办学历史并不很长,而其一旦被确认为“重点学校”,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能够保证其拥有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经费支持、一流管理和一流质量。这些条件的保障有利于优质学校的创建。与历史积淀型学校相比,它属于“强政策扶持型学校”。1985年以前,这种“县一中”型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并无太大差距。当时,重点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重点中学所占比率又相当小,政策扶持力度还不足以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小学、初中阶段大都就近入学,只是重点高中择优录取。1985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将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由此,以“县一中”为代表的重点学校普遍得到长期稳定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拥有地方财政和优惠政策的扶持,集中了当地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成为相对优势的“优质学校”。这种“县一中”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校创建“优质学校”的普遍模式,也算是创建优质学校的一条捷径。
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中宣部创办了北京景山学校,它以实验探索为导向,走创新之路,是优质学校创建的一种新尝试。到了80年代,各地出现一批以“实验学校”冠名的优质学校。在名称上,不称其为“重点学校”而突出其“实验”特征,因为当时“教育实验”的思想深受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认同。这类学校大都办学条件较好,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也开展了一些教改实验研究。在广东省前几年取消中等师范学校的过程中,大量硬件一流的“中师”摇身一变成为“实验中学”。这类学校其实是重点学校的一个变种。
(二)“改造薄弱学校”催生出自主奋斗型和集团依托型优质学校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3年,被称为“教育发展的经济主义时期”①。市场机制的介入和重点学校制度的淡化,为所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渐渐出现了重点与非重点、新办学校与老牌学校重新洗牌的局面。优质学校的创建走出唯一的重点学校模式,出现了其他的优质学校类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造薄弱学校和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新热点。1995年7月,当时的国家教委发出《关于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这项政策实质是重点学校政策的延续。1996年初,国家教委要求暂停1000所示范性高中、2000所重点职业学校的达标评定活动,促进地方把更多的投入用于薄弱学校的建设。“重点学校”这类政策扶持型“优质学校”在政策上不再具有更多优势,许多非重点学校和新办学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改造薄弱学校中“初中”成为最大受惠者,很多优质学校最先从初中教育抓起。个性化的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和共荣共生的集团依托型优质学校先后出现,这些后起之秀打破了老牌重点学校独占“优质学校”的局面。
个性化的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大都地处偏远,长期不被关注,主要依靠自主奋斗和办学个性化逐步成长起来。有的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学校教学改革和学校文化重建等方面取得了成功;有的学校则先得到各种资源资助,获得充裕的外援后致力于学校内部整体优化。学校走出困境,做出成绩之后,得到多方的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的重视,财力和政策的支持,教育理论界的认可、剖析与争议,吸引众多参观学习者云集等等,都为这类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的原动力是“求生存”。它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后来的新课程改革中大胆创新,首先比较成功地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后,学校走上良性发展之路,逐步完成整体优化,跃升为“优质学校”。如,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从名副其实的“村校”变为办学设施一流、教育质量过硬、闻名全国的十大“改薄名校”之一。
注重学校内涵发展,是自主奋斗型学校创建优质学校的基石。生源差、教师水平低却保持较高的教学质量,这个难题被攻破了。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到完成学校整体优化终,他们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的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创建之路。
共荣共生的集团依托型优质学校走的是教育集团化发展之路。集团化办学的初衷是通过集团办学,做大做强一些学校,让优质教育资源发挥更好的辐射作用,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以实现“优质学校”的快速重组。
教育集团化发展,最早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集团化发展可以整合分散的力量,通过合并或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一批有较强优势的学校,也可以输出一些比较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或人员直接支持弱势成员校。以“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民校”等多种模式进行集团化办学,可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向普及化、平民化发展。
上海建平(集团)学校在兼并了周边几所普通中学后采取“管理输出”和“人才输出”的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理想。以这种管理和品牌输出的方式形成的优质学校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广东省佛山市的石门中学为该市一流学校,新建的石门实验中学也由石门中学负责管理,并陆续由一所“优质学校”演变成五所“优质学校”,中小学生数达一万人。
走集团办学之路,为快速集结优质资源,建设超大规模学校提供了可能,客观上带动了优质学校的创建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在后来全国各地的“示范性高中”评估热潮中,一些示范性高中建设规划也采取了类似集团办学的思路。虽然教育部的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没有启动,但各地示范性高中评估在暂停之后重新启动,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着优质学校的创建。
(三)“示范性高中”评估成为“优质学校”的新准入证
示范性高中的评估思路形成于1995年。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暂停示范性高中的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一轮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为更多学校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空间。个性化的自主奋斗型优质学校和共荣共生的集团依托型优质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老牌重点学校独占“优质学校”的局面,这类学校已有相当大的实力与老牌重点学校竞争。当“示范性高中”评估重新启动以后,更多学校想得到这一殊荣,“示范性高中”成为“优质学校”的新准入证和代表证。
“重点中学”让位于“示范性高中”。随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重点中学”一词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哲学研究》从1993年到1996年集中讨论“公平与效率”的主题,《教育参考》在1996年也推出一系列“关于重点中学要不要办”的争论文章。“重点中学”与“示范性高中”的内涵是有区别的。更多的学校凭借特色办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优质学校创建之路。“重点学校”不再是唯一的优质学校。以广东省为例,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省重点中学共18所;而启动于2007年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经验收达标的学校接近250所。
2003年前后,“示范性高中”建设和评估工作在各地重新启动。示范性高中评估通过“给政策”的方法促使地方更多地为教育投资,致力于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全国各地通过加大投入、布局调整、适度规模办学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教育的普及,也促进了学校均衡发展。
示范性高中作为“优质学校”,除了硬件设施的优质之外,更多的是考量一个学校的整体优化水平和示范辐射能力,示范高中不是终身荣誉。如,北京市将建立并完善对示范高中的复审制度,“对出现严重违规、教育教学质量滑坡、不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示范高中将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将撤销其‘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②。
事实上,优质学校的创建与“示范性高中”评估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示素质教育之范为导向的“示范性高中”引领着优质学校的发展方向。通过示范性高中评估的优质学校,更应该思考“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的问题。示范性高中要避免走向同质化,如果都按同一模式和统一标准打造,将失去示范性高中的丰富内涵。
二、“优质学校”的创建:在“整体优化”中打造“个性”
在美国,“蓝带”是中小学校优质的象征。美国蓝带优质学校协会主席巴特·提尔先生认为,优质学校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文化和领导力。他说:“我每到一所学校,希望这所学校最先有所改变的不是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学校的文化,学校应从一种低期待的文化,转变为高期待的文化,而领导力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动力。”③优质学校的创建过程,在本质上是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其关键在于文化的重建。优质学校的创建是一个“打造个性”和“整体优化”的过程。
所有的优质学校是否都应一个样?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优质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从对我国优质学校的类型及其成因的分析来看,优质学校创建要走个性化办学之路。各类学校走的是不同的路径,但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路径可以交叉共享。新建学校选择的可能性会更多些。它们可能走品牌依托之路,实现成功嫁接,在高起点上快速发展;可能走特色办学之路,形成特色品牌;可能走科研兴校、自主创新之路;一些较薄弱学校则可能走自主奋斗之路,当然也要找到促进全面改革的切入点。
老牌的重点学校,同样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老牌名校“如何保持自身优势并得以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可能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形成个性化的办学优势;有的学校可能采取“集团化发展策略”参与“民办学校”建设,扶持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以及与周边地区兄弟学校建“协作体”,重点学校可向“集团化”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大区域;有的学校可能走“国际发展策略”,通过与国际上的先进学校缔结“姊妹学校”或建立“国际部”,与国际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等方式,走国际化道路。
跻身优质学校行列也不意味着“永久”。所有的学校都需要在走向优质化的道路上不停地努力向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质学校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称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不同,其内涵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判断一所学校是“优质学校”还是“非优质学校”的主要标志,可能就在于该学校算不算是一所“有效学校”,一所“个性化学校”,一所“整体优化的学校”。
“优质学校”首先应是一所“有效学校”。优质学校不仅把“学业优秀”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更关注“学业优秀”的获得过程,关注学校和师生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如果一所学校的“有效教学”和“有效教学管理”做得不好,师生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那就不算是“优质学校”。
致力于“个性化办学”和实践“学校个性品牌发展战略”是优质学校创建的必由之路。优质学校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性的概念,它的内涵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变化和丰富。老牌的重点学校要继续保持绝对优质,脱颖而出,必须在“个性化办学”上下工夫。尽管保持“高升学率”可以为学校带来巨大优势,但是时代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整个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强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学校要考虑的问题除了保持“高升学率”外,还要考虑如何通过个性化办学保持学校自身优势和学生综合素质优势。更多的非重点学校需要在没有特殊“政策扶持”的前提下,通过个性化办学和教学创新,走出一条“改薄创优”的新路径。
优质学校还应该是一所“整体优质的学校”。优质学校不是“理想学校”,永远是一种“未完成状态”。鉴于此,在评价一所学校是否属于“优质学校”时,不能简单地进行绝对结果的比较。若一所学校的生源都是最好的,毕业时也是最好的,这所学校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优质学校;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入学的时候各方面表现一般,甚至是很差的,而毕业时学生进步幅度很大,这样的学校也应该进入“优质学校”行列。
从“优质学校”创建到教育走向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打破重点学校“一枝独秀”的格局,让更多的学校成长起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大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是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基础教育基本普及的今天,走优质化发展之路必然是新世纪中小学发展的主流。
注释:
①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No.1.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EB/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http://new.china.com/zh-cn/news/oo/1108989/20081009/15126757*2.html.
[2]邓兴军.北京示范高中再增18所,进好中学越来越容易[N].北京青年报,2004-04-26.
[3]高靓.蓝带优质学校协会:造就好学校的是文化而非成绩[N].中国教育报,200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