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玉英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玉英

周玉英(广西省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桂南小学 广西 贺州 542806)

摘要:随着现代师生交往的多元化,学校的育人方式和空间也应转变。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教育要注重开放的方式。因此,班主任作为德智体美德的主体工作者,任务和责任巨大。班主任应该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面向学生,从学生的长期发展着眼,要把教育和管理工作从班级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提高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沟通管理;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1-0073-01

沟通艺术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式,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对沟通艺术的运用。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与小学生的沟通水平,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并注意倾听,学习多样化沟通技巧,进而为提高沟通效果奠定基础。

一、沟通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氛围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适当地运用沟通艺术,不仅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还能让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学习能力水平,予以他们足够的耐心和关怀,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除了要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随时随地尊重、爱护他们,还应注意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管理氛围。

1.2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个性化素质发展

在小学基础教育中,班主任通过必要的沟通艺术,能够有效提高与小学生的交流效率,引导其个性化素质的快速发展,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小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动态变化着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创新与改革。

1.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观念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观念是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小学班主任有必要灵活运用沟通手段,尽可能地提升小学生的班级意识,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习惯,使其自觉维护班级整体的荣誉感,从而有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沟通存在的障碍

新时代下,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超出了常规,为此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小学班主任应该首先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教学经验,我发现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许多学生对于教师具有畏惧心理,认为教师“高高在上”,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经常出现害怕与教师交谈、躲避教师或者不敢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教师,这些心理阻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成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一个重大阻碍。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该放下自身的威严,用友好和善的面貌去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进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3.1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与生活习惯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离不开对学生家庭背景与生活习惯的了解,进而掌握小学生思维与心理,为实现有效沟通奠定基础。首先,小学班主任在接管班级开始就对各个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了解,除了要与前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以外,还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其次,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中也要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课外日常学习习惯,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最后,班主任还应该与学生之间培养沟通习惯,比如定期开班会或者组织集体活动等,进而从侧面加强对学生了解,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创建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环境

班主任要想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应该先创建良好的沟通环境。首先,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之前应做好规划,比如本次班会的目的、要了解学生哪些想法等等。其次,建立轻松的沟通氛围,班主任可以适当的选用操场、学校草坪等地点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在开始之前先进行游戏或者讲笑话的方式来创造轻松的氛围,进而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最后,班主任还应该一改往日威严的管理者形象,而是以与学生平等的姿态与学生沟通,进而塑造有利于学生发言的氛围。

3.3爱护小学生

师爱是师德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每个班主任在管理与沟通中所应坚守的原则,尤其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内心十分柔软、敏感,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在管理沟通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爱护小学生,用带有浓浓的爱护意味的语言来与小学生进行沟通,让小学生在浓浓的师爱下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小学生只有在感受到师爱的前提下,才会放下心结,主动走向班主任,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倾诉出来,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需要。比如,即便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在幼儿园学习过三年,但是由于幼儿园带有强烈的保育性质,所以他们并不必在幼儿园严格遵守班级秩序,也没有明确的课堂规则,再加上他们在升入小学之后面临着全新的人际关系,所以小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感。对此,班主任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小学生,爱护每一个小学生,温柔地为他们讲解课堂规则,以及遵守课堂规则的意义,除了关心小学生的学习表现之外,还应该关注小学生的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感受,逐步消除他们的紧张与不适应感,及时观察小学生的变化,让小学生们慢慢喜欢上小学生活,帮助他们做好适应与过渡。

3.4积极学习与应用多样化的沟通技巧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应该注意对沟通技巧的学习与应用。首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基础上,对于小学生的问题与错误应该采取委婉的指出方法。其次,小学班主任应该采取及时激励的策略鼓励学生交流,比如小学生提出的问题,班主任应该首先表扬其想法然后再予以解答。最后,小学班主任还应该充分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存在问题的地方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关注学生问题并予提出改正措施,进而全方位提高对小学生的学习管理水平。

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多学生的性格与学习习惯均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鉴于此,每一名小学班主任都应当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结合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沟通技巧,在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鼓励学生将内心所想表述出来,并给予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秀英,李春南。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4)。

[2]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6)。

[3]倪红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赤子(中旬),2014(1)。

论文作者:周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玉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