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江三峡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2;2 长江三峡水务(宜昌)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4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市政供水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市政管网的水压已无法直接满足要求。直接增大水压会导致陈旧管网爆裂。为了满足居民用水需求并减少管网压力,相应出现了各种形式的二次供水方式,随之也带来了二次供水过程中的水质污染问题。本文对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二次供水;卫生管理;防治对策
1前言
城市供水企业为了节省供水能耗、减少市政管网爆管事故发生和减少市政供水漏失率,通常都将市政供水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市政供水往往无法满足这部分高层建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增压设施来提高供水压力。凡城市自来水通过加压或是通过水箱储水后向用户供水,都属于二次供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形式的二次供水设施逐渐增多。然而,由于二次供水设施在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少地方的二次供水都发生过较为严重的水质安全问题,给用户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二次供水污染的基本类型
通常人们所称的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供水形式。二次供水污染类型主要可分为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从近年资料回顾来看,二次供水污染中化学性污染较为少见,以生物性污染为主。生物性污染可分为寄生虫污染、细菌污染、病毒污染,多因自来水管网和高低水蓄水池因消毒措施不落实,受污染后又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就供居民饮用而导致。多种细菌和病毒均可污染二次供水,甚至可造成了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二次供水的寄生虫污染主要为红虫污染,大多发生于采用二次供水的场所。
3次供水污染原因分析
3.1生防护不严
二次供水过程中,没有防护措施的溢流管和密闭不严的进水口,都可成为摇蚊进入水池产卵的途径。水池水余氯低于0.05㎎/g及长期未定期清洗,为虫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孳生提供了食物和生存条件,成虫在池壁生存产卵传代繁殖,幼虫随着水管就可流到居民家中的水龙头中而被污染。
3.2管道设计不合理
导致污水倒灌若贮水箱的溢流管、排污口直接与污水管(井)相通,一旦下水管阻塞,水位上升,出现污水倒灌。另外,一些水管相连处使用的逆止阀质量不过关,或者经较长时间后出现锈蚀,不能完全起作用,也可能引起倒灌,从而污染水源。
3.3贮水箱周边环境卫生防护差
有些水箱在设计构建时,所处位置低平,无安全的防护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又缺乏必要的管理,甚至在发生事故才知道蓄水池的存在;有些水箱年久失修,箱体出现渗漏,箱盖、排气口破损,造成二次供水污染。
3.4管网渗漏破裂导致污水倒灌
污染水池自来水管网年久失修,出现破损,附近的污水渠、污水池溢出的污水在管网压力较低时倒灌入管网内;有的自来水管不符合上水管的质量和卫生要求;一些自来水管道铺设时不符合卫生要求,与污水管就近并行埋设,甚至从废水渠、厕所下面经过,或污水管与上水管直接相连,或工人误将水管连到废水槽而出现工业废水倒灌。这些情况均可出现出现污水倒灌污染供水管道,排入二次供水水池,导致二次供水水池受污染。
3.5日常卫生管理措施不落实
对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认识不够,一些小区和单位没有专人管理,出现问题相互推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市民对二次供水知识普遍了解不够,很多高层住户认为水管里流出的就是自来水。二次供水管理部门混乱,有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单位后勤管理科等,管理起来非常复杂,给卫生监督工作带来困难。还有部分二次供水单位(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无专职人员管理二次供水。蓄水池周边及泵房周边环境脏、乱、差,甚至堆放生活垃圾。生活水池不作定期清洗消毒或清洗消毒不规范。配备水质消毒设备的单位,无消毒设备作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记录。有些单位缺乏完善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管水不设专人,泵房内杂物乱放。蓄水池无盖、无锁,或有盖未盖不加锁,排气孔和溢流口无防护装置,直接敞开对外。次供水设施主体管理责任不清,管理单位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或是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卫生意识淡薄,缺乏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箱不上锁不加盖等,均可导致二次供水的污染发生。
3.6缺少预防性审核
在行政许可法出台之后,卫生部门没有参与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审核验收,导致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建设中忽视二次供水问题,卫生部门由预防性的事前监督变为事后监督,缺少预防性审核,二次供水设施、工艺流程不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要求,存在污染隐患。蓄水池容积过大,水流停留时间过长,超过24h,导致余氯挥发耗尽,微生物繁殖。生活饮用水与消防用水共用蓄水池。考虑消防用水的不确定性,合用水池一般设计容量偏大,导致储水量增大,延长了水滞留时间。工艺设计的不合理还会导致死水区的产生。水箱设计不当,易形成“死水”。当高位水箱的出水口显著高于池底时,池中水不能完全排净,使池底长期存在一部分不流动的死水。当泄水管、溢流管等与污水管道连通时,一旦污水管道阻塞时,污水通过虹吸作用会倒流入蓄水箱,导致水质污染。
3.7执法依据不足,执法力度薄弱
长期以来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卫生行政部门目前的执法依据是1996年颁布、1997年1月1日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涉及内容只能要求二次供水单位定期清洗水池,如果发现水池没清洗,因为没有相关法律罚则,也不能进行任何处罚,只有当抽检水质不合格,并且不实施整改措施,才可以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方法》给予一定行政处罚。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编制少。缺少办案经费,没有足够的办案车辆、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摄录取证设备。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部门协作,务求源头把关
水务、卫生、建设、房管等部门应加强部门协作,互相协调。目前,二次供水是以水务部门为主,对二次供水的新改扩、运行、清洗、消毒和安全保障、人员培训、清洗机构的认证准入等进行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测,卫生部门主要负责水质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如发生水质污染事故,则会同水务主管部门共同处置污染事故。
4.2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水质监测
要积极争取财政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逐步提高卫生监督者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更新水质监测检验设备,增强监测能力,提高监测覆盖率。水质检测部门要加强二次供水的日常水质监测,定期检测并出具检测合格证明,做好水池(箱)进、出水样的对比化验,确定责任主体。
4.3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管理责任
通过完善二次供水的相关法规,严格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建立水质检测准入制度;强制水池(箱)每季度一次定期清洗消毒、并配套相应的处罚措施。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技术应用于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中,在总结食品和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分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二次供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
4.4更新供水技术,改进储水设施
通过技术更新,推广应用直接增压二次供水技术;选择优质供水管道,储水装置优先选用食品卫生级不锈钢或玻钢材料;使用混凝土蓄水池应对内壁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使混凝土与水不直接接触,避免微生物的滋生繁殖。
4.5重视舆论宣传,共同营造氛围
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媒介进行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生活饮用水相关法律法规,营造社会关注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的氛围。
4.6严格预防性审查
凡是二次供水新、改、扩、建项目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预防性审查。合理确定水箱(池)容积;独立设置生活、消防水池(水箱),减少生活水池(水箱)水流的停留时间。正确设计溢流管、人孔等导流和通气装置;正确设计进出水管的位置;采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涉水材料、涂料;加大非密封水箱卫生管理及安全防护,防止污染物进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是一个多管理部门、多责任主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二次供水责任管理单位、社会舆论共同关注、共同协作、共同管理,在政策、规划、人力、财力上予以配合,在规划建设时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把握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公共卫生发展的协调性和和谐性,从而促进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哲敏,查建溪,吴捷,方跃珍,陈斌.漳州市区2015年二次供水检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7(02):56-56.
[2]吕鸥,张海霞,郭春城,王富嵩,赵艳玲,张美云.北京市某区2014-2015年生活饮用水应急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7(06):45-45.
论文作者:林骞1,雷励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水池论文; 污水论文; 水箱论文; 卫生论文; 蓄水池论文; 管网论文; 水质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