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隐性发情案例分析_动物论文

浣熊隐性发情案例分析_动物论文

貉隐性发情病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病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隐性发情是指雌性动物发情时缺乏发情外表征状,但卵巢上有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它属于动物的异常发情,如能及时配种也可正常受胎。一般是由于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和温度等气候条件突变引起动物体内有关激素分泌失调所致。动物的隐性发情容易造成漏配,使动物空怀率增高。由于内分泌失调,动物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低,成熟卵泡数量少,即使配种受胎率也低,产仔数量少。2008年春某貉场母貉全部隐性发情,现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7年7月某新建貉场引进种貉50只,其中母貉40只,公貉10只。2008年2月20日周围貉场都进入配种期,本场貉没有任何发情表现,检查母貉外阴,阴毛分开,但阴门没有肿胀或肿胀不明显,只有少量稀薄的液体。触摸公貉睾丸,睾丸体积1.5×1.0厘米,质地发硬,缺乏弹性。通过试情,公貉都有性欲,其中有两只母貉接受交配。以后每天试情配种,都陆续接受交配,但在整个配种期全场母貉都处于隐性发情状态,没有一只有发情表现,直到配种结束。结果共有28只妊娠,11只空怀,空怀率28.2%;产仔最多的8只,最少的4只,共产仔148只,平均产仔5.3只。

从本场饲养状况看,开始用的是市售貉商品全价料饲,考虑到成本原因,一个月后自配料。配方是:冷冻海杂鱼4%、鸡肠4%、玉米面84%、蔬菜8%。调制方法是将玉米面熬成粥,然后放入绞碎的鸡肠、冻鱼、蔬菜。熟制后放凉饲喂。

日常管理每日早、晚两次饲喂,做到定时定量。11月15日将种貉笼全部移到阳面,充分接受自然光照,促进生殖器官生长。2008年1月1日开始调整体况,每日只喂一次,每只加喂1粒维生素E(100毫克)。同时将饲料中的动物性饲料减少一半,7天后体况明显下降,半月后死亡一只,体重只有3公斤。由于体况过低,又恢复到日喂两次,动物性饲料数量恢复到前期。

二、病因分析

造成本貉场隐性发情的根本原因是饲养和管理。貉是季节性单次发情动物,每年春季发情一次。公貉的睾丸夏季很小,不产生成熟精子,9月初逐渐发育,11月睾丸明显增大,翌年1月份迅速发育,2月份可见成熟精子,此时才可交配。母貉的生殖器官在夏季处于萎缩状态,9月份卵巢的体积逐渐增大,卵泡开始发育,翌年2月份发情,接受交配。9月至翌年1月中旬这段时间为配种准备期,此期饲养管理的核心是促进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调整体况。

根据朴厚坤等编著的《毛皮动物饲养学》,成年貉的饲养标准从9月份至翌年1月份营养水平是逐月提高的,见下表:

成年貉饲养标准(重量比)

时期 日粮(克/日) 日粮组成(%)

鱼肉类 内脏下杂 熟制谷物 蔬菜 其它

9~10月 487

2060

20

11~12月375

3060

10

1月 375

30 1060

2月 375

20 12605

3月 412

20 126053

4月 487

20 126053

5~6月 487

30 126053

7~8月 475

20 126053

从表中可以看出,9~10月份日粮组成:鱼肉类20%、熟制谷物60%、蔬菜20%。11~12月份动物性饲料比例增加了10%,调整为:鱼肉类30%、熟制谷物60%、蔬菜10%。1月份营养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增加动物性饲料比例:鱼肉类30%、内脏下杂10%、熟制谷物60%。动物性饲料达到了日粮的40%,营养水平的增加主要是促进生殖器官正常发育。本场在整个配种准备期的日粮组成:动物性饲料8%、谷物饲料84%、蔬菜8%。营养水平明显低于饲养标准,随着发情日期的临近也没有适时增加营养。1月份为了调整体况将动物性饲料减为4%,使种貉处于负营养状态,由于营养不良死亡一只。由此可见,本场种貉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生殖器官在配种准备期没有正常发育,母貉隐性发情是配种准备期营养不良所致。

配种准备期管理的核心是调整体况,防止种貉因过肥、过瘦影响繁殖。过肥的通过饲养管理降低体重,过瘦的要增加营养,切忌调体况只减不增。本场种貉体况较差,在配种准备期应增加营养、饲喂次数,使貉的体况达到中等偏上水平。貉冬季有非持续冬眠的特性,在体况良好的情况下,从11月份开始可以日喂一次,但饲料要全价,并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E。到1月份,生殖器官迅速发育,每日必须饲喂两次。本场从1月1日开始,将饲喂次数减为每天一次,违背了貉的生物学规律,此次管理失误也是导致种貉隐性发情的重要因素。

三、预防措施

从第一年10月到第二年1月中旬为准备配种期。此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为配种奠定良好基础。

1.饲养:根据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此期分为前后2个时期进行饲养。

①准备配种前期的饲养。准备配种前期一般在10~11月。此期应满足貉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补充性器官发育的营养物质,供给冬毛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贮备足够的营养物质越冬。日粮中动物性饲料不应低于20%,以食饱为原则,并相应增加脂肪的给量,提高其肥胖度,但注意不要浪费饲料。10月份日喂2次,11月份可以日喂1次,供足饮水。到11月末时,种貉的体况应得到恢复,母貉应达到5.5公斤以上,公貉应达6公斤以上。

②准备配种后期的饲养。准备配种后期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此期冬毛生长已结束,当年幼貉已生长发育为成貉。因此,饲养的主要任务是平衡营养,调整体况,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进入准备配种后期,在饲料上应增加全价的动物性饲料,品种要多样化,品质要新鲜且易消化,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喂给适量的酵母、麦芽、维生素A及维生素E等,对貉的生殖器官发育起促进作用。此外,从1月份开始每隔2~3天可少量补喂一些刺激发情的饲料,如葱、大蒜等。貉的日粮12月份可日喂1次,1月份开始应日喂2次,早饲日粮的40%,晚饲日粮的60%。

2.管理: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防寒保暖。从10月份开始应在小室中添加垫草,在北方寒冷地区,整个冬季都应保证小室中有充足的垫草,定期更换,保证干燥,保温。

②保持卫生。应保持笼舍和小室的卫生,并经常打扫小室中的排粪和叼的饲料,否则把小室地面和垫草弄潮湿,容易引起疾病,并造成毛绒缠结。

③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每天应饮水1次,并保证水盒有水,冬季可喂给清洁的温水。

④调整体况。准备配种后期的中心任务是调整体况。一般理想的繁殖体况为:公貉体重6~7公斤,母貉体重5.5~6公斤。调整体况的具体方法:对于过于肥胖的貉,应减少日粮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貉的运动量,或减少垫草,适当增加寒冷刺激等方法降低其肥度,切不可在配种前大量减食;对于瘦貉,通过增加饲料量,增加日粮中的脂肪含量以及加强保温等方法增加其肥度。

⑤加强驯化。准备配种后期应对种貉加强驯化,饲养员应逗引貉在笼中运动。这样一方面能增强貉体质,另一方面使貉消除惊恐感,变得温顺,以提高繁殖力。

联系电话:0311-85887264

标签:;  

浣熊隐性发情案例分析_动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