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电力调度的运行过程十分复杂,包括较多的运行设备,并且电能自身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调度时采用了不合理的处理方法或者是出现了失误,就较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甚至会造成死亡,由此可以看出,电力调度的运行过程会带来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不仅需要做好人工防范,而且还要针对设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电力调度运行阶段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调度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电力调度可以有效保障故障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只要将电力调度工作落实好,就可以合理解决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由于故障而导致的损失。但是,对于当前的状况来说,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较好的了解和掌控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和防范措施,从而可以确保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
1.1外部风险
一般来讲,电力网络覆盖的区域非常广泛并且环境也十分恶劣,因此,部分外部条件因素也可能影响到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首先,地域特点的危害,比方说山体滑坡和火山等自然灾害;其次,自然地质灾害与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比方说,台风对沿海城市造成的影响或者是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时导致变电设施遭受雷击造成输电线路出现跳闸的现象;再次,受到高杆植物的影响。在部分偏远山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高杆植物并且将其清除掉,就较易由于风吹树木造成树木对输电导线安全缺乏戒备而引起的跳闸;最后,受到外力破坏作用的影响。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中心的输配电线路较易受到市政工程施工和机动车等外力破坏作用的影响[1]。
1.2内部风险
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具有各种形式的不确定性,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随机故障常常并不在人力的可控范围之内,比方说,变压器、输电线路和发电机故障等。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已经在系统内部存在着一些风险,比方说,电网设计不合理、设备型号和配置标准不符合运行条件,无法有序地对用户的用电报装进行批复等,造成了用电负荷过于集中,除此之外,变电站布点较少或电源布点不规范等,也可能加大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在前期就建立健全有关的设计与控制要求。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风险问题。与此同时,一旦采取了不合理的方法来设置调度自动化系统UPS,就可能由于临时电源的缺失而造成设备在停电的状态下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了电力调度。改变设备检修停电和运行方式的过程中,调整了电网运行方式,因此,常常会加大电网运行的风险。
1.3人为风险
电力调度中有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缺乏也属于造成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比方说,一些工作人员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交接的不够清楚,出现了误操作,从而增加了安全风险。再加上调度指令发布与接受方难以明确理解指令,甚至会产生误解,均可能增加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调度工作不仅复杂,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需要二十四小时持续值班,这样较易导致工作人员在心理上产生疲劳,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误操作的现象,或在调度指令发布的过程中未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加以充分考虑,只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与记忆无法确保电力调度中判断故障的精准性,因此,出现了误送电的现象。此外,接令者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较低,难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作出及时、客观的反映,而且也会对调度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的及时准确性造成影响。
2.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2.1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在电力生产工作不多的情况下,应该对设备加大巡视力度,派遣有关人员巡查重点设备,一旦发现设备隐患必须尽快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要求专业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运行方式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以此来确保有关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能够保证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应该把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地汇报给调度部门,比方说,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荷载情况和其它比较特殊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小调度运行的风险。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设备的检修试验标准,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以此来保证设备始终处在最佳的运行状态[2]。
2.2合理设置运行方式
电网结构设计的是否良好直接决定着电网的安全稳定性,电网的运行方式应该按照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线路、主变和母线等重要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合理设置,加强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并且按照设备的检修情况,对停电用户的供电顺序进行合理设置,及时发布电网风险预警,将有关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好,减少检修方式下的调度运行风险。此外,由于天气条件较易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因此,有关调度人员应该详细、全面的分析天气因素、荷载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按照具体情况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2.3在调度系统的技术上增加投入
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加强提高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调度设备。在调度系统的技术上增加投入,分类显示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号和信息,并进行分等级预警等,不仅可以帮助调度员及时、准确地查找出需要了解的信息,而且也能够使调度员监控电网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减少了电网调度的运行风险。
2.4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技能
调度员在电网运行与事故处理的过程中起着指挥的作用,加强对调度员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重视培训调度员,提高其分析和处理故障的能力,并且还要加强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工作人员可以较好的实施电网运行的方式,并且指令下达以后严格审核落实人员的调度任务,以此来确保妥当地完成操作指令和电力调度的运行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该有效进行无根据的演练,结束之后加以总结与评析,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把获得的演练成果用在工作过程中,使工作人员具备可以妥当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能够及时找出电网运行危险点,预测事故发生的概率,制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防止引发电网事故[3]。
2 .5健全制度防范风险
规章制度属于电力调度的主要措施,健全的规章制度既可以指导调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够规范调度行为、事故处理原则以及设备的运行与操作等,从而有利于确保电力调度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来规范人员的行为,以此来确保较好的防范电力调度安全风险以及调度管理人员同操作人员之间的配合。制度的构建与落实应当同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等内容相结合,以达到对电力调度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及时分析并将具体工作要求得以落实的目的。除此之外,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考核,既能够督促管理人员对调度业务安全引起重视,同时也有助于调度员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调度运行情况不仅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而且也同供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如果发生故障,就会引发严重的事故,这样就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从而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一定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规范调度员的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落实好防范安全风险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易俊红.浅谈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7):215-216. [2017-09-25].
[2]马敏敏.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探讨[J].科技展望,2015,25(29):79. [2017-09-25].
[3]董恩智,刘海涛.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9-20. [2017-09-25].
论文作者:周云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风险论文; 设备论文; 调度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