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表现。然而,很多学生对“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知之甚少。随着课改精神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中年级)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他们的合作探究活动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再发现”,他们的这种再发现过程又依赖于教师的适时指导和组织,需要教师长时间的耐心培养。如何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如何关注合作过程中每一个体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着手抓了以下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
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有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后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小组合作还需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培养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
1.学会收集。
一般来说,需要合作学习的课题就会有难度,就需要收集一些资料。例如,在一节三年级的《马拉松》一课教学前,我要求大家通过上网、查书、读报收集有关《马拉松运动》的资料;又如在一节数学统计活动课上,我要求学生课前收集《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资料:每天你的家庭成员怎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哪些栏目的节目?喜欢新闻节目的有多少人?喜欢体育节目的多少人?喜欢电视剧的有多少人?喜欢其他的有多少人?前面提供的四大栏目,观众最多的是什么栏目?有多少人?这些人中男的多还是女的多?哪个栏目的观众最少?如果你是这个栏目的主持,你会做出怎样的改进?……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收集过程,学生们学会了通过什么途径,收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同时为课堂上学习与交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明确要求。
由于小学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殊性,他们的合作活动还得依赖于教师的组织与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每次活动之前,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确本次学习活动的要求再进行动手操作或讨论,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之前,总会问一问学生,请他们说一说老师的要求是什么,以及怎样做等。同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低年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直观的、显性的,因此活动中提供的学具和教具应尽可能避免那些容易混淆的因素的干扰。
3.有效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不行的。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人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决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4.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就是学会在与人交流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地打断或插嘴。听时不能敷衍,应该发自内心的意会。小组成员要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5.学会辩论。
在合作交流中,总会碰到一些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分歧的时候。这时,适当地进行辩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许多教育专家认为,辩论相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如,在教学“互质数”时,可让学生判断“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的对错,有的学生认为是对的,也有的学生认为是错,这时就让学生展开自由辩论。
学生A说:“我们组认为是对的。如10和11,它们就是一对互质数。”
学生B说:“我们组也认为是对的,如1和2,它们也是一对互质数。”
学生C说:“我们组认为不对,老师不是说过吗,判断时,要想到0、1、2、3、4这几个数字,其中0和1它们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但它们就不是一对互质数。”
学生A、B说:“嗯,是我们没有考虑齐全,现在知道了。”
通过辩论,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对话的过程中闪现,个人的想法和同伴的想法在辩论中碰撞,真理越辩越明,这就是辩论的“双赢”。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深扎实干的努力。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正如林格伦所说的:“在文明世界中的人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本领是有成效的合作本领,以及教会别人也这样做。”
论文作者:刘希荣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学生论文; 小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质数论文; 他们的论文; 有多少人论文; 老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4年1月第14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