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计量是电力企业开展电力推广以及电费收取的重要参考根据,其在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可是就现在而言,电力计量中普遍存在的误差问题同时影响着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用户的利益,如何对其进行有用处理,是电力企业需求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这篇文章结合电力计量误差发生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改进对策
导言
电力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系数,往往对电力企业的供电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电力计量系统在电能计量过程中的精准度,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力误差,切实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探讨电力计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科学化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计量误差常见原因
1.1计量设备不完善
在电力计量的装备方面存在装置位置与结构的问题,进而引发电力计量工作人员无法精准、及时的获取数据,进而引发电力实际使用量与电力费用收缴产生一定差异。相关配备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与城市棚户区状况中,其主要的问题形式分为两种,第一种表现为无表估算,通常为电能计量的设备位置存在异常,进而引发工作人员对电能仅能做估算处理,但是估算会导致较大的数据偏差。第二种则属于“一表乘三”,该种计量设备会由于电力三相间产生负荷失衡,进而导致计量偏差。
1.2计量设备使用偏差
在电能使用中也会由于不规范操作运用导致计量偏差,对于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力计量处理中,一旦有中性线电阻相对较大,便容易引发负载电压出现偏移,从而促使电力计量设备出现电压偏移状况,最后导致电能计量出现数据的较大偏差。
1.3计量电流互感器运用不规范
电流互感器会影响电力计量的精准度,会对电流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电力网在运作中产生负荷率较低而导致电力计量过大的偏差。
1.4计量设备安装不规范
电力计量设备的安装位置会产生精准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电力网、用电电气与电能计量成为统一电路,一旦安装中产生位置偏差就会导致电能计量设备的高能耗,进而引发电能计量的偏差。同时如果电能计量有关设备的安装水平、连接状况好坏也会引发电能计量偏差。在电力管理上缺乏系统全面的电能计量设备的安装制度规范,进而导致在安装中无法依照标准规范做实际指导与操作,尤其是电能计量需要有专业的工艺与技术支持,安装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则会导致对专业性缺乏严格的遵循,产生错接与虚接的操作偏差,因此会导致电能计量偏差,甚至引发电力危险事故问题。
1.5环境影响
如果电能计量设备所处于的环境存在较高的湿度,会导致设备腐锈,进而导致计量功能与精准度偏差。同时温度环境也会导致电能计量中的技术参数变化。例如电流强度、电压与磁通量等,进而产生相关计量偏差。
1.6电流互感器使用不当
1.6.1 CT变比大。配变负荷率低而CT变比选择不合理是造成计量误差大的主要原因。CT的选择方法是根据配变侧额定二次电流选择一次电流。在实际工作情况中,CT的二次工作电流低于额定工作电流,因此按照高精度选择的CT在低精度下长期运行,给计量带来误差。在负荷率较低时,电度表的误差也较大,就更加大了整个计量点的误差。选择适当的CT变比,使设备处于适当的计量精度,可以减少计量误差。
1.6.2 CT外接负载重。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公式表明,减小CT的外接负载、增大铁芯的导磁率可以减小误差。测量设备和监测设备由引线连接,而许多计量点引线长、截面小,接触电阻大,长期在低负荷率下运行,使CT外接负载大从而计量误差较大。因此缩短引线,增大引线截面,减小接触电阻,适当降低CT的变比,提高运行点,都可减小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电力计量误差改善对策
2.1电力计量设备配备完善
在电力计量相关的设备上,需要选择具有高精准度的计量设备,保证其使用性能的稳定性与高性价比,同时在设备接线操作上,需要以最优接线处理进行,通过三角线接线系统与中性绝缘系统来操作,合并采用三相三线接线处理。要做好计量点工作的个性,清除无表估算与“一表乘三”等异常计量状况。同时在计量设备上需要排除质量不合格与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影响干扰的设备,要将计量点做好改造工作安排。
2.2规范计量方式
在纯动力负荷情况下的专用配电变压器需要运用三相三线的V型接线计量处理。对于照明或者综合配电变压器的计量处理中可以运用三相三线的Y型接线计量处理,运用三块单项电度表做计量处理,有效的掌握配变台三相符合的实际均衡状况,进而有效的做对应的分析调控。如果一相表出现损害,不会对其他两相计量产生干扰。进行电量的纠正与损坏表的替换操作相对便利;校验与轮换操作相对便捷;接线便捷,产生接线偏差的概率相对较少;有利于综合误差的研究,在联合互感器与表更为便利,可以更方便的做好计量设备偏差的调控。
2.3计量点规范定位
降低互感器所承接的负载,促进计量精准性。科学合理的做计量点定位,减少表计与互感器之间的引线距离,进而有效的降低相关电阻程度,由此降低互感器负载程度。促使计量点定位与配电变压器保持更近的距离是有效处理方法,最佳的选择是设置在配电变压器台内。
2.4做好厂用与居民用电布局
需要将居民用电与工厂用电做区别计量,可以采用表闸分离、用电分计的方式处理。计量点需要通过混凝土构筑,而后在内部进行分隔,可以划分为控制室与计量室。其中一个房间可以集中运用电度表与互感器相关装置的安置,另一个房间可以运用在刀闸开关与熔丝等管控装置,计量室与控制室的钥匙需要分开受电力部门与用户做对应的分管。同时要做好计量点的密封处理,进而有效的减少因为外在环境温度与湿度等产生的不良干扰,确保计量精准度。
2.5电流互感器变比科学合理
电流之间的互相感应需要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需要在20%标准下的额定符合达到应有的精准性,从而有效的避免发生较大的计量误差。同时要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挑选出符合具体情况的CT。CT变比相对较大属于当下计量点常见问题,需要通过CT变比的选择来尽可能降低误差,同时可以提升电度表所具有的电力计量精准性。
2.6科学计量居民用电和厂用电
通过科学的布局设计,将居民照明用电和工厂动力用电分开计量。主要是通过表闸分开、照明和工厂用电分别计量的方法实现。计量点在形式上是一个由混凝土制成的计量点,但其内部被隔开,分为计量室和控制室。一个房间安装各自的电度表和互感器等设备,另外的房间安装刀闸开关和熔丝等控制装置,计量室钥匙和控制室钥匙分别由电力部门和用户掌管。完好密封计量点可以降低外界温度变化对计量表的影响,保证了计量精度。
结束语
电力计量误差发生的因素较为遍及,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需求从管理制度与人员培育上下功夫,提高操作的专业性,提高电力管理体系的规范建立作用。实践的操作需求根据各区域、各单位实践情况开展,必须让操作流程与技能符合相关要求,进而到达操作管理的规范性。
参考文献
[1]王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
[2]张天祥.浅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
[3]陈芳.关于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探讨[J].科技展望.2016(29)
[4]林宁.影响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因素分析[J].科技风.2014(01)
[5]石鑫.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分析[J].低碳世界,2016,(23):87~88.
论文作者:傅维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误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偏差论文; 设备论文; 接线论文; 互感器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