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贵兰 郭真 陈双 唐琪 谭宇琼 谢艳 曹瑶
安顺市中心血站 561000
随着血液事业的飞速发展,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血液系统信息化建设不断更新完善,国家对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采供血工作者面对严峻挑战。为了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防范各种风险事故,采供血业务环节的有效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待检库在采供血各业务环节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安顺市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行持续改进,根据《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及采供血业务流程的需要,我站将设置在成分科的待检库独立设置,创新设置工作流程,使我站采供血工作各环节及相关信息通过待检库枢纽作用环环相扣,疏而不漏,弥补质量管理科质量监控工作中抽样监控而不能覆盖的部分,有效保障血液质量和安全。本文对待检库工作流程设置在血液安全保护中重要性探讨如下:
1.待检库工作流程设置的规范性和重要性
1.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1 必须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并负责组织实施和严格监控,质量体系应覆盖所开展的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标识、隔离、评价和处置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和物料等,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1〕。
1.2待检库工作流程的设置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对待检、合格、不合格血液在空间上进行有效物理隔离和管理,切实防止不合格血液的误发放。
1.3 待检库工作流程的设置在血站整个质量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枢纽、过滤、控制复核把关作用,有效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
1.4有效控制采血部门的采血记录、血液标本、与所采集到的血液品种、规格、数量的一一对应。
1.5紧密衔接采供血业务流程中献血者招募、献血者筛选、血液采集运输,血液检测,血液制备,血液贮存发放,各个操作流程及相关信息。
2.待检库工作流程的创新设置
2.1献血者资料的接收管理
待检库在接收血液之前与采血部门交接献血登记表,献血登记表通过计算机系统逐一扫描核对,有效避免咨询、体检、初筛、采血原始资料的交接错误,献血登记表手工记录与计算机录入不一致可及时发现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外采血液的接收管理
2.2.1接收外采血液时通过计算机系统逐一扫描核对,与献血登记表登记的血液品种、数量、规格进行核对,可及时发现计算机录入信息与血液实物数量是否一致,同时对每一袋血液的外观、规格、采集量、血液母袋、子袋、血辫、标签进行检查核对,对采血部门在采血量较多时容易发生的标签粘贴错误、采量不足、标本留样不足等及时发现及纠正。有效阻止不合格品进入下一工作环节,使交接到待检库的血液符合原料血液质量标准,为下一步的成份制备奠定基础。
2.3采血物料的管理。
2.3.1 待检库通过足量血液与非标量血液的接收,可掌握血袋及采血辅料的使用,有效管理采血物料及进行采血物料的成本核算。
2.4. 检验标本的接收管理
2.4.1《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12.4建立和实施标本接收和处理程序,应包括标本的质量要求、标本的接收时间和质量检查,标本标识和标本信息的核对,标本的登记,标本的处理,以及拒收标本的理由和回告方式。建立标本接收和处理记录〔2〕。
2.4.2通过对检验标本的逐一扫描接收及检查复核,有效保障了献血登记表、血液、标本的一一对应接收,及时发现纠正献血登记表、血液、标本数量的不对应,源头上对采血部门的工作环节进行了再次把关和核对,同时待检库在接收标本时初步对检验标本的标识量,标签粘贴进行了检查核对,检验标本的质量源头上得到初步保证,且既往工作流程中检验标本直接移交检验科,采血部门工作结束移交标本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基本下班,标本存放保存温度得不到每4小时有效监控,改进后的血液标本接收管理使检验标本得到24小时监控,为检验部门提供有效的检测标本及检测标本保存环节的溯源。确保了检测标本的质量,为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夯实了基础。
2.5制备血液的发放接收管理
2.5.1外采血液接收核对完毕后进入待检库保存,根据需要发放至成分制备科,发放的品种、规格、数量逐一进行系统扫描核对。待检库接收制备完成的血液时,核对发放制备的血液规格数量及分离制备后应产生的多种成分的对应规格数量的一致性,对分离制备的各种成分外观、标签进行审核,对离心破袋,脂肪血等报废血液核对入待检库处置,对制备的成份血质量及各种报废血液进一步把关。
2.6 血液的隔离和放行管理
2.6.1 将待检测的血液和标本与不合格血液及标本进行物理隔离和管理,防止不合格血液及标本的误发放。保证检测标本正确有效,从源头上对血液和标本进行有效管理。根据血液及标本的采集时间或空间的联系,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和血液库存情况定义放行批次。
2.6.2血液的放行过程中,确保所有的不合格血液得到隔离并安全转移处置,所有的合格血液数量得到确认,人工及计算机双重逐一核对无误后放行合格的血液。
2.7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管理。
2.7.1从无物理空间上对不合格血液进行严格隔离管理,对报废血液的处理严格执行报废审批流程及医疗废物管理交接制度进行核对与交接,实现不合格血液的集中报废管理。
2.8血液标签粘贴管理
2.8.1 合格的血液粘贴正确的唯一合格标签,不合格血液根据不合格项目粘贴不合格项目标签,确保粘贴标签的唯一及正确性。
3.待检库工作流程改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3.1通过待检库工作流程的大胆改进,我站从血液采集、运输、贴签、交接、保存、制备、发放各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把关,血液质量和血液安全得到有效控制。
3.2 血液从献血者的血管到患者的血管,要经过采集、储存、运输、制备、发放等各个环节,为了有效保证血液质量,各业务环节相互之间的交接、核对与监督尤为重要。我站改进的待检库业务流程对各个重要环节的交接、核对有监督功能。
3.3可及时发现工作流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间接起到了一个持续监督的作用,弥补了质量管理部门主要通过质量抽查及定期检查实施对业务流程持续监控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及现象,促进操作流程的不断改进完善。
3.4促进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质量意识,加强各环节交接前的检查核对工作,为各工种环节增加过滤关卡,层层把关,从而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4.探讨
我站改进前待检库设置在成分科,献血登记表没有进入待检库交接核对,献血登记表与血液采集量不对应情况时有发生,原料血液外采组直接与成分科交接,由于成分科制备接收血液的数量及规格未进入待检库,原料血液未经过待检库分检及发放,采量不足、报废血袋等不合格品得不到及时阻断,容易与合格品混淆制备,献血登记表、血液标本、血液的同步接收到发放到下一环节得不到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因此,我站对待检库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改进设置,严格遵循《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创新探索改进待检库工作流程,即从血液采集的源头献血登记表原始记录至血液发放成品库进行重新规划设置,改进后待检库的工作流程在整个血液质量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监督及过滤作用,从血液进入血站的第一个环节到放行发往成品库都设置关卡,血液从入库到最终的批放行,在血站整个质量控制运行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枢纽和过滤、复核、监督、把关作用,切实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血液的误发放,促进各业务科室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和自律行为,有效杜绝和防范血站内部的质量安全隐患,更有效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
〔2〕卫生部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S〕.2006.
论文作者:吴贵兰, 郭真, 陈双, 唐琪, 谭宇琼, 谢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血液论文; 标本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流程论文; 不合格论文; 登记表论文; 血站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