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欧阳宏儒

浅谈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欧阳宏儒

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本文重点对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理论依据、具体要求和注意要点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创新

1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改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转变开展体育检查的方式,将事故管理转变为事故预防和先进的理念,建立以人为本,企业为主体,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正确应用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深入分析和评估危险源和不安全因素。提前消除隐患或采取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实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不了解新形势下的新生产特点和规律,及时调整和改变管理模式,以适应大规模生产发展的需要,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重要性问题意味着科学的监督和管理理念并未被确立为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讲,密切关注安全生产始终是政府迫切需要的。树立科学的监督管理理念作为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关键。它还根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生产特点,及时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常规监督检查管理模式到现代法治,科学手段和文化手段进行管理模型的转变;发展基本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关键,以现代人为本,科学管理。

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2.1安全系统论原理

包括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理论,以及对安全系统结构、机制、规律的探讨和优化。

2.2安全管理学原理

包括安全法原则的研究,法律原则的安全监督和监督;论证安全组织原则和人员优化原则;明确合理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揭示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体系等基础理论。

2.3安全工程技术与职业卫生原理

主要是指生产过程和技术与人类行为心理,生理需求,研究相应的安全生产预防原则。

2.4安全经济学原理

包括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的关系;研究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有关的非价值因素;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害保险,财产保险,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本质安全和行动机制的关系。

2.5其他原理

如风险控制理论、安全自组织理论、大安全科学理论、安全文化理论等安全管理理论。只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安全原则,人类才能树立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理念。

3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要求

3.1明确安全监督管理目标

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首先要确定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目标,然后在目标指导下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政府部门实行宏观管理,可以以大伤亡人员的统计价值为依据。在加强管理,加大安全技术和经济投入,提高人机环境系统内在安全水平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的人员防控指标作为政府的安全管理目标,制定事故隐患和治理标准的识别,建立安全管理目标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立事故预防与意外伤害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事故预防和人身意外保险是两个既有不同又相关的工作。事故预防注重生产过程中事故的预防,人身意外保险则关注事故的后果。其制约关系表现在:事故预防措施有力,可能避免或降低其发生率,从而减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的支出。因此,将预防与人身意外保险相结合是一项科学的选择。建立事故预防与人身意外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进一步从根本上保护员工权益,减轻企业负担,将工伤的被动补偿转变为积极事故预防,给外部压力带来外部压力。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引入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经济等多种手段。

3.3建立建筑安全系统危险性评价机制

系统安全评估是科学安全管理方法系统的一部分。其实质是系统性风险评估。它是对危险发生概率和危险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评估。分析危险程度以确定控制措施。从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来看,可归纳为企业内在的风险评估,企业安全状况评估和企业实际风险评估。这三个评估分别有自己的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评估目的。三种评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企业的整体安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JGJ59-99标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就是采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将施工现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用定量的形式,为安全评价提供了数字和综合评价标准。

3.4建立建筑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保障系统(简称安全系统)是建筑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为安全生产的目的,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明确的活动,配备必要的人员,资金,设施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系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根本原因。通过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行为,采取有效的手段从源头上把握,使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得到控制,从而保持安全的生产环境。它从根本上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了事故。施工现场安全系统体现了管理中的整合理念。通过实施持续发展和经营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以强制性政府指令为主要行政手段的单一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消极被动管理行为转化为主动参与,同时利用市场动力,依靠契约约束和制度联系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形成连锁效应。

4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安全是高层建筑和效率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实可靠的安全基础,生产和效率最终将会崩溃。所有重度生产,效率和安全的活动都是饮鸩止渴,认识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依托关系,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效益齐头并进。

4.2处理好事故的客观存在与事故可预防性的关系

必须承认,事故具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就不是唯物主义,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少。从省内建设项目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可以避免。

4.3处理好安全投入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投入是硬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投入在消除隐患、预防事故方面时时刻刻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4处理好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概念,管理,培训,质量等方面尚未达到一定水平,事故必然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的工作是逐步消除导致事故和减少事故的必然因素。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不是管理者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就是管理者的责任。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效组织安全生产,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理念,创新监督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安全生产。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握安全事故预防工作的关键和矛盾,充分发挥决策者和管理者在职业安全卫生中的关键作用,并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运用全面,全功能,全过程的现代安全管理理论,运用闭环,动态反馈等系统方法,实施目标管理,全面安全管理,规范管理,实施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注重现场管理和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安全的生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林泉.浅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商,2014(50):15-15.

[2]李元广.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模式创新[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21-00121.

论文作者:欧阳宏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欧阳宏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