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论文_张志新

张志新

(山西省汾阳市人民医院 山西 汾阳 032200)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052-02

临床检验是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很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依靠医学检验的结果,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治意义重大,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关键,但临床检验结果出现的误差分为分析前误差、分析中误差和分析后误差,国外有文献报道分析前误差占总误差的为46.0%~68.2%,分析中产生的误差低于15%,分析后产生的误差为18.5%~47.0%[1],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分析前误差所占比重较大,加之其受诸多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因素影响,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也是重要环节,本次研究通过对2012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578例患者7190个检验标本检验准确率,结合实际的质量管理措施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探讨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以确保分析前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确保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分析某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35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20例,女1658例,年龄18~65岁,平均47.5±3.2岁;检验项目:常规血检、尿沉渣检验等,检验内容包括甘油三酯、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检验等。

1.2方法

1.2.1采集前基本方法

1.2.1.1标本的采集,首先临床医生须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申请单,清楚填写每项的意义,特别是患者有无可能干扰检测或检验结果的病理变化以及与检验有关的现病史及留取标本、送检标本的时间等。

1.2.1.2其次做血液检验项目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12~14小时(空腹采血),饮食中的某些成分可使血液发生改变,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否则,会引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结果升高,甚至血清出现混浊,影响整个检验结果;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病人,应遵医嘱在试验前3天给予适量的碳水化学物饮食,有利于取得正确的结果,一段时间禁吸烟、饮酒,保持有规律正常作息;一般的运动会引发血液成分的变化。例如会加快血糖的消耗。代谢产物的增加等:剧烈的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针对不同运动量的病人要采取休息30min再抽血.避免对血液检测造成影响。患者检测前的紧张、恐惧、不安的情绪也会对标本采集产生影响。紧张时人的肾上腺素的分泌会有所增加,各种血清胆固醇、红细胞计数、血糖等都会增加,这些会隐秘地影响标本的采集。采集人员详细阐述采集的内容、目的、方法,适当的安抚患者,以促后者呼吸平稳、情绪稳定;检验前不宜服用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药物,若必须服用,可待患者相关病症稳定后再进行测定。药物对血、尿等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些药物可使体内某物质发生变化,例如ACTH、胆盐、氯丙嗪可使胆固醇浓度升高;肝素及甲状腺素使血中胆固醇降低。因此最好在用药前采集标本,能停药的应按规定停药,不能停药的应在下次给药前采集[2],并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用药情况,以便正确分析。

1.2.2采集中基本操作: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检查项目,留取标本要求,严格无菌操作:采血前,常规消毒皮肤,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器。选取合适的采集部位,成人一般取肘部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儿常用颈部静脉、股动脉或前囟静脉窦;输液病人采血应避免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采集常规样本应避开病变部位如创口、血肿区域;有抗凝剂的血标本要充分摇匀,防止凝血。标本采集后将标签、条形码粘贴牢固,标本容器不能混淆;采集的姿势以坐姿为宜,不应采取站姿,若患者行动不便,可选卧姿;严格按照采样操作标准进行操作,控制采集的持续时间、量,促使患者配合。

1.2.3采集后措施,样本标本采集后要检查标本的容器是否破损、标签是否贴牢、条码与患者的基本信息(名、床号、科室、检测项目等)是否一致。采集后的标本要尽快、及时地送检,尽量减少标本的放置时间,时间过久因细胞代谢、微生物分解及蛋白酶的裂解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在送检之前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如畏光、惧热样本不宜见光、保持在常温状态或送至冷冻箱;检验科在接收标本时应认真核对,严格遵守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有不合格标本时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并记录,以便改正。

1.3 判定标准

若样本信息有误、凝血与溶血、需要重测或严重异常,判定为失误,查找失误原因,按照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3个阶段进行划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与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样本采集的误差分布:3578例患者共采集样本7190个, 其中失误345例,失误率为4.8%;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失误率分别为3.35%、1.10%、0.35%,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差产生的具体原因中患者准备失误比率最高占63.48%,其次为患者情绪不稳定8.41%,见表1。

3.讨论

文献报道分析前误差占总误差的为46.0%~68.2%,所占比重较大,是造成不合理检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将分析前阶段分为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3 个阶段,其中发生失误例次最多的阶段为采集前,原因构成比最高为患者未严格遵照医嘱,与大部分学者研究结论基本相同。采集前因素包括从医师开医嘱起始,其中包括提出检验要求以及患者的准备,患者可控制性较差,其医嘱依从性对样本采集影响较大,患者采集前未空腹,直接影响血液内血糖、甘油三酯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摄取高蛋白质或高核酸含量过高,体内氮、尿素浓度会大幅升高;内分泌调节或刺激药物可使患者体内相关指标产生变化[3]。所以对于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采集前患者状态的不同要求,应在标本采集前告知患者。其次临床医生未认真、完整地填写检验申请单,清楚填写每项的意义,未详细阐明用药注意事项,特别是患者有无可能干扰检测或检验结果的病理变化以及与检验有关的现病史及留取标本、送检标本的时间等。

采集中患者情绪不稳定会使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易引起误差,采集的部位时机不同可能会使检验数据产生影响,采集末梢血时用力挤压使组织液混入血液,血液容易凝固和稀释,出现误差,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也可引起误差,输液时采集的血液可被输液稀释,血肿内样本成分与正常组织内成分差异较显著,空腹时间过长体内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偏低,采血量过少样本内抗凝剂浓度偏高而过多可能出现凝集现象。采集的标签、器材等出现人为失误,可污损、混淆样本。

采集后样本的送检、保管、处理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运送过程中过度震荡,样本容器的破损暴露为细菌、微生物侵入提供了机会,送检不及时样本因细胞代谢、微生物分解及蛋白酶的裂解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医院在临床检验前应加强对患者的指导监督,提高患者依从度,加强检验科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在整个标本采集的过程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担当着重要的职责.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针对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要制定一个临床标本采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并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

【参考文献】

[1] Mario Plebani.Error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r er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J].Clin Chem Lab Med,2006,44(6):750.

[2] 王永红,王晓红.检验分析前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程序浅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3):305.

[3] 王朝甘.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52-53.

论文作者:张志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  ;  ;  ;  ;  ;  ;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论文_张志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