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论文_吕旭辰

试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论文_吕旭辰

黑龙江恒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气智能化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商场、医院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电气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在建筑中实现监控、通信、预警、服务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成为可能相比于传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电气智能化系统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对此,本文分析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然后提出了智能化建筑中建筑电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发展;应用

一、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的作用

建筑电气是确保智能化建筑实际效果可有效发挥的前提与基础。特别是当前智能化建筑智能效果的展现是以众多弱电设备的植入为基础的,而弱电设备进入到智能化建筑当中均需要建筑电气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弱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相互干扰的情况,若在安装时采用单独进行安装的方式,其带来的智能化建筑建设成本将会很高,若出现了相互干扰则必然降低智能化建筑的建设效果。这时可借助建筑电气技术,对所有的弱电线路进行科学、系统化的安排,不但能够降低所有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的情况,还可确保各种弱电设备正常运行。

智能化建筑的电子监控方面,电气技术可转变传统计算机进行集中监控的弊端,使用全新的电子监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增强智能化建筑实际监控的便捷性与效果。此外,建筑电气技术还可以确保这些弱电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能耗的降低,增强其工作效率。当前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的信息传输、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智能化建筑中建筑电气的应用策略

2.1TN-S系统

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TN-S系统,起到能够保证建筑电力安全的作用。由于智能化建筑中包含着复杂的设备和系统,整体负荷比较高,导致不平衡现象的出现。例如:建筑内使用很大数量的荧光灯,三项谐波数量也就比较多,如果建筑中中性线和设备有链接,那么电击、火光等危险情况就很容易出现。TN-S系统作为电压配电系统,将中性线和电路线分开,从而形成了一个三相四线以及保护接电线形式的系统,也就保证了建筑用电安全。使用TN-S系统还需要根据建筑情况,设计出合理的电气回路,才能保证电路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以安全性为原则,促进电气工程在智能化建筑的安全可靠。

2.2防雷框架

在智能化建筑中,设有复杂的用电设备和布线系统,很多设备的耐压级别比较低,容易产生干扰和雷击。因此,在智能化建筑中设置防雷框架,保证建筑的接地能力,设计防雷框架需要以国家防雷一级标准设计,从而在智能建筑内构建了多元防雷系统,保证建筑使用中的安全性。在防雷框架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说明,需要对安装进行质量监管,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测。对安装过程的监管,能够保证建筑电气各个细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安全可靠性。

2.3电气自动化的监测

现代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各个领域中都已经逐步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提高了人工智能化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做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气设备的应用效果,贯彻落实人机结合理念。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管理,采用自动化检测技术能够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保证电气的正常运行。一旦电气运行系统出现问题,可以通过自动化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

因为长期的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会因为各机器使用故障,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为了排除故障,需要人工诊断,诊断过程极为复杂,而且对诊断人员要求极为苛刻,准确率也不能保证。为使用智能化技术对问题设备进行排查,检测维修就会方便的多,而且准确率高,还能大大减少人工成本。比如,在电气设备的运行中,变压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变压器极易出现问题,利用人工诊断不仅时间长,准确率还无法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在电力调配方面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电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的用电需求,采用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的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为电网的管理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在电网运行的时候,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促使电网运行的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保证电力电网系统工作的经济适用性能。

2.6施工设计优化

在传统的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专业人士反复测算,占用了过多的人力财力,而利用智能化技术的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则能够很好地取代传统测算,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复杂的模拟计算,从而找出最佳设计方案,避免出现疏漏,高效地完成施工设计优化,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倡导绿色施工,发展智能建筑,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三、智能建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3.1建立系统化的理念

我国的设计部门对于智能化建筑及智能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及理念没有详尽的掌握,特别是在集成方面更是薄弱。设计师的理念相对滞后,设计的重点停留在智能化的系统上,并没有给总体集成及系统后期拓展给予相应的重视。为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必须将建筑使用的实际情况做根本出发点,在满足功能的基本需求情况之下,对建筑的规模、性质作出准确的定位。

3.2电气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对于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来说,其必须要具备过硬的电气专业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的掌握,对最新型的技术能够熟悉,掌握智能化设计的信息等等。通常情况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建筑也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故此,智能化电气设计时需要与建筑方进行精确的沟通,方能做好智能化建设。

2)弱电施工阶段,要对弱电工程施工的时间进行把握,尤其需要重视的就是施工中的预埋作业,同时安排好设备进场的时间,安装之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等工作。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中的重点进行事先的沟通及协调,从专业的角度给出正确的指示,对施工进程及验收结果进行保存。

3)设计信息的反馈:对建筑落成后弱电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全部考虑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求智能建筑在设计时预留出相应的空间及管井,以避免落成之后导致设备无法进入的情况,做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对于空置的预留空间还可进行其他利用。

4)智能建筑功能的开发。现代建筑智能化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节能的特性。国外现阶段使用的一些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应,例如:光照、气流、温度、湿度等等,利用自动系统传递信息给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气窗、百叶等,进而实现自动关闭或是开启,这些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结束语:

为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为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电气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降低电气工程成本,实现经济供电、安全供电、持续供电,从而为建筑电气工程带来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振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27.

[2]赵阳.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08):14-15.

[3]郝小艳.试论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192.

[4]管兵.当今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25.

论文作者:吕旭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和应用论文_吕旭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