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观察病区感染科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本文针对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增强护理工作的效率,规避感染科护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感染科医护人员和病患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感染科;护理工作;风险分析;对策
最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四季中最常见的消化道感染疾病,这些传染性疾病因传播渠道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会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极高风险,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也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降低传播风险,医院需针对特别部门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着重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1感染科护理工作风险分析
1.1消化道感染疾病传播风险
消化道感染疾病在感染科中是一项不分四季的流行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在春季及秋季,在冬季传播率为最低。消化道感染疾病中最常见的基本有肝炎、痢疾、事物中毒、腹泻、风寒等。护理人员在面向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需密切接触患者的个人呕吐物等排泄物,而这些物质也是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也是感染风险最高的渠道之一。部分传染性疾病如伤寒、肝炎、蛔虫等传染性疾病在发现时需立即上报于疾控单位。
1.2血液传播感染风险
血液传播感染是感染科护理中最常发生的安全隐患,是由于血液或者人体体液发生接触后造成的疾病传播,包括常见的艾滋病、丙肝和乙肝等50余种血液传染性病原体,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和预后护理。同时,艾滋病、丙肝和乙肝等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极差,一旦医护人员感染此类疾病,将无法继续任职工作,甚至造成死亡。在感染科护理中,抽血、输血和滴注等行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一旦被针头刺穿和被器械划伤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而且,感染科的所有患者均携带有传染性疾病,本身血液和体液内含有大量的感染病原体,每日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增加了感染传播的可能性。
1.3呼吸道传播感染风险
呼吸道传播感染是指通过空气传播病原体,例如常见的肺结核、禽流感和SARS病毒等,都易通过空气进入呼吸道,进而造成感染情况的发生。这些病原体携带的患者在日常活动、对话、咳嗽和打喷嚏等行为中,将病原体随着空气传播,从而使得整个病房充斥着感染性病原体,增加了医护人员受到病毒感染的可能。同时,许多检查项目等需要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病患的身体,若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很容易就会被携带病原体的患者感染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4其他感染风险
感染科护理人员处于医院较为危险的工作环境,不仅面对的病人病情较重,而且被传染的风险性极高,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安全隐患较多,心理压力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医护人员常常伴有恐惧、逃避和抵触的心理,尤其是在感染病高发的季节,除了应对高强度的工作以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长期下去,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精神出现崩溃和障碍的情况,严重影响医护护理的过程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2感染科护理解决对策
2.1严格制定管理流程
医院应当加强对感染科护理的重视,严格制定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保障每个护理人员的健康,尽可能规避感染科出现风险的可能。所有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章程工作,尤其注意消毒和隔离等流程的标准操作方法,尽可能地减少因操作技能不当和熟练度不够造成的感染。
2.2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制度
医院在建立护理安全制度时,需根据不同门诊类型及科室疾病范围来建立相应的护理安全条例,使感染科护理人员在处于高风险环境时,能够通过遵循护理安全制度来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按照标准规范来操作护理程序,这是降低护理工作风险的重要举措,也是护理人员减少暴露机会的准则。在护理安全制度条例上,医院可分别从:感染科消毒程序、个人隔离、职业暴露处理方式及登记制度上进行监理或完善,并不定期检查这些制度的落实状况,确保感染科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全面落实制度内容,从基本环节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是降低感染科护理工作感染风险的重要途径及举措。
2.3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感染科护理工作要求医护人员拥有较高的操作熟练度,对护理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感染科应当定期安排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一方面,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培养护理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并定期进行阶段性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优秀;另一方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释放紧张和恐惧等心理压力,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护理过程,综合性地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降低临床发生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
2.4排除可能性的损害因素
严格来说,感染科因疾病类型的不同,其科室的消毒工作会比普通科室更严格,消毒程度及工作量会更多,这些消毒工序复杂的主要因素是为了将潜在的损害因素进行消除,如对感染科的紫外线、消毒液体等进行严格管理与做好消毒工作。护理人员需着重加强对感染室消毒工作的重视,严格管理各项设备,使其在接触有害性物质时能够避免出现感染现象,规范自身操作及处理方式,对可能性损害因素做到有效应对。
2.5降低风险性
医院应当加强对感染科室的重视,安排充分的熟练护理人员,降低应员工疲劳造成的突发事件和失误等。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新防护措施,对于破损和无效的工具及时进行更换,防止因设备原因造成的感染。最后,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娱乐活动,释放护理人员压抑和紧张的情绪,提高工作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感染科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多都较为漫长,且病情难以控制,发展速度较快,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需明确各类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渠道及方式,并在开展自身护理工作的同时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各项工作内容,同时,医院需根据不同科室的疾病类型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制度,通过定期知识培训加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白其中的风险及传播渠道,并针对护理环境排除可能性的损害因素,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感染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蔡红秀.浅述感染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3,01:187.
[2]陈桂琴.感染科护理人员职业风险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282-283.
论文作者:石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风险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病原体论文; 疾病论文; 性疾病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