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教育市场的必要性_教育论文

论建立教育市场的必要性_教育论文

浅论建立教育市场的必然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各行各业相继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使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使教育投入相应的改善,反而在一片重视教育声中,隐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教师的工资不仅长期处于12行业末二位,而且竟出现拖欠。教育经费每年应有的“两个增长”也不落实,在1992年全国一半以上的省市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出现负增长,许多中小学的公用经费几乎等于零。高等学校的经费也十分紧缺,不少学校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办学经费连续几年负增长,办学难以为继。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影响教育稳定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国有识之士都在思考,教育经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用领导不重视和财政困难的解释都是难以令人信服,这里面是否有一个遵循客观规律问题。如果是违背了客观规律,即使是领导重视,其繁荣也是暂时的,最终是要受到规律惩罚的。为此我们必须要从穷国办教育的实际出发,在理论上要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势,不能再停留在口头呼吁,或搬用发达国家的办法,否则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有所转机。笔者就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关系出发,提出建立教育市场的必然性,以期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在教育理论界已进行了近二年。一种倾向性的主张是强调教育的特殊性,不赞成从根本上建立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新关系,而仅是从适应的角度作一些改革;另一种主张则认为教育是第三产业,应该使教育产业化、商品化,建立教育市场,使它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张特殊性的对市场经济消极面的某些担忧是有一定道理,但在老观念里打圈圈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困境的;主张建立教育市场是理论上的一种突破,但理论还有待于不断完善。笔者认为造成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游离社会的经济生活之外,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所造成。因此如何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教育市场,将是教育摆脱困境走向良性发展的必然之路。

所谓国家宏观调控的教育市场,就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由国家决定教育的大政方针,即在教育目的、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评估等方面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宏观管理;学校(义务教育中的私立学校和非义务教育的全部)遵循教育的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自主地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换关系。这就是说在解决教育的供求矛盾过程中,教育者所创造的教育产品(包括毕业生即经过教育训练的劳动力与各级专业人才、教育服务和科研成果),按照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从而使教育部门获得尽可能多的资源。在教育内部则实行教育竞争,优胜劣汰,优质优价,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强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活力。

那么,教育产业能否建立起教育市场呢?这就要看它是否具备了四个基本条件:即教育产品是不是商品;人们对教育产品是否存在供求的买卖关系;交换是否围绕价格进行;交换双方是否成为交换的主体。这四个条件在教育产业中事实上都是存在的,只是由于认识上和人为的原因,使不完全的教育市场时隐时现,难以为人们所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教育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开避了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一)教育是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的第三产业,它是劳动力市场的有机构成。教育的主要产品是增值了的劳动力,而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劳动能力的教育产业理应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

现代教育是具有多种功能的,教育的生产性是它的一个本质特征。这是由于现代生产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产,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含量是越来越高,从而使生产成了知识化智力化的生产。因此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有受过教育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人,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所以教育是其他各产业部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教育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证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民收入中的物力资本的贡献已降至25%,而人力资本的贡献则上升到75%,所以西方各国都把教育作为生产性投资,不再把教育作为纯消费的部类,而且认为没有相应的人力投资作支持,固定资产的投资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

在计算生产成本时,不仅要把劳动力列为重要的生产成本,而且也应把提高劳动能力的教育列为生产成本要素之一。正如马克思说:“有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变更形态等等的,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能使过去能力保持下去。便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生产上必要的’或‘有用的’)、医生的服务(只要他能保持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力本身——购买这些服务,也就是购买提供‘可以出卖的商品’等等,即提供劳动力本身来代替自己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59页)我国长期把教育作为福利事业,不把教育列入生产成本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二)教育服务是一种商品,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智力、技能通过教育教学形式“出售”给学生,以满足他们求知的需要,这是一种商品交换形式。知识虽然是人类的共同的财富,但不是象空气那样无价,我们要承认知识是有价的。教师所掌握教书育人的知识与技能是要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获得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专门技术的,因此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教师从事教育服务劳动并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首先是为了谋生的需要而出卖这种服务的,因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生仍是人们生存的第一需要。在社会存在分工的条件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满足自身需要的所有资源,必须以自己的劳动去换取等量劳动的代替物——货币,从而满足各种需要。所以教师的教育服务是一种商品,这种服务的最终产品是凝结在毕业生身上。

教育服务这种商品与物的商品相比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既是无形又是有形的,教师把知识技能融合在自己的头脑中是无形的,而通过教育教学形式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中又是有形的。学生在接受和理解后,就提高了劳动能力,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学生为了获得这一商品,要向学校付出学费,教师也从学校领取了教育服务的价值——工资,从而实现了商品交换。这种交换关系不仅存在于非义务教育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中,也存在于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之中。因为教育过程是一个劳动力价值增值的过程,它不是一次可能完成的,而要通过不同阶段的教育逐步实现的。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承担的是基础性工作,一般说它的产品是“半成品”,但还是可以计算出它的价值,据1992年世界银行对比56个贫困国材料后,以国民平均受5年教育计算,头三年的教育可使国民经济总值增加9.7%,后二年教育可使国民经济总值增加3%。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所生产的产品是“成品”,其价值就比较直观。有的同志以为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这是只看表面不看实质。从表面上看学生是没有交费,其实是由国家在为学生代交学费。这是政府用税收的钱,以财政拨款的形式拨给教育部门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交的学费,这种学费是全体公民来承担的。所以义务教育也同样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不然教师凭什么领取工资呢!

目前由于我国不承认教育是商品,也不实行这种商品交换,各级各类公费生中普遍存在厌学风,并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偿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没有交付学费或交付很少的费用,就可以享受教育,往往就不会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可以无偿享受的东西,人们是不会珍惜的,就是廉价的商品,人们也是不很在乎的,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而各级各类的自费生,他们是付出了相当多的学费的(现在所交的也只是部分),也就是用钱购买学习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多数人都非常珍惜这种权利,尽管他们的学习基础不如公费生,但他们都比较自觉和刻苦,学业进步很快,其质量有超过公费生的趋势。这一事实就是给我们认识教育商品性的很好启示。

(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着教育的供求关系,而且是可以经营的。在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有的学校有的专业不问社会需要,因人设庙,盲目招生,学生毕业后分配不出去,最后只好改行,学非所用;而有的学校有的专业(包括义务教育)社会的需求量很大,学生家长对入学要求很强烈,但因受国家计划的严格限制,学校作不了主。这种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难解决,而按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就很容易解决,使教育的供求关系达到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教育的多种需要也日益增长。家长不仅为了提高子女的劳动能力,要求更多更高的教育,以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为了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和丰富闲暇的精神生活,他们也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文化水平。这些日益增长的教育供求矛盾,只有通过教育市场才能更有效地解决。

那么,作为需求一方的学生家庭,有没有购买教育服务的承受力呢?据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家庭人力投资(或称教育投资)是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3口和4口的核心家庭是最舍得本钱进行人力投资的;但与发达的美、日、英、法、德等国比较,我国家庭的人力投资水平仍然很低,相差十分悬殊,就是与印度、泰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相比也是落后的;我国城乡家庭用于人力投资的各项支出结构也很不合理,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比人均学杂费等支出要高得多,这种智力投资意识不强的现象,是与无偿教育有密切关系的。上述调查说明我国家庭应增加人力投资,而且也是能够承受的,何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本身就包含着一定量的教育费用,家庭的教育投资是父母应尽的社会义务,这也是给子女最宝贵的财富,家长应承担起这一责任。

(四)劳动力市场是我国当前要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所要重点培育的市场之一。我国从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而逐步提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最终提出了要重点培育劳动力市场,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如果一方面承认劳动力是商品,而另一方面又不把提高劳动能力的教育纳入市场范畴,继续搞计划经济,这就势必出现极不协调极不合理的现象:高价的市场与低价的教育;各行各业的“活”与教育管理的“死”;各行各业的高收入与教师的低报酬;各行各业的物价放开与教育严格限制的低收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教育陷入空前的困境。如果教育不进入市场,必然会使教育与经济建设陷入“经困教”“教阻经”的恶性循环。

再说,教育是一支拥有1300多万教职员工,占全国职工总数1/9的庞大的产业大军。受服务的幼小中大教育的青少年就有两亿多人,还有数量众多的成人。把这样一个大产业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不顾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顾及广大教职工的利益,必然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也使广大受教育的儿童青少年的利益受到损害。最终使社会主义建设受到损害。

(五)义务教育以特殊的方式进入教育市场。许多人赞同非义务教育进入教育市场,而反对义务教育有市场倾向。其实,从义务教育产生的历史和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的现实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本来就不存在国家统包的单一的教育形式,与免费教育并存的是收费的私立学校。当初资产阶级一方面让工人子女受到最初浅知识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子女设立私立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现代,不论是我国的还是外国的义务教育都是国民素质教育,它要从全体儿童少年的实际出发,授于他们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要求必然是比较低的。而在儿童少年中,由于存在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和主观努力的差异,必然会使一部分表现出众的学生在义务教育中“吃不饱”,他们的家长就会要求有一种师资水平高、设备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来满足他们望子成龙的需要和孩子们求知欲的需要。但是重点中小学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于是他们宁愿放弃免费的义务教育,而愿意自费甚至支付高额的学费,使他们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正是这种教育需求,私立学校在我国再次诞生了,上得起私立学校的,除了大多数是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厂长、经理和三资的职员外,不少还是工薪阶层,这说明这种教育需求还是一个不少的市场。他们自愿出钱受教育,既可以减轻义务教育的压力,又可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弥补义务教育的不足,为什么非要他们接受免费教育呢?目前我国对私立学校扶持还不够,它们办学的最大困难是校舍难求,所以私立学校数量有限。按市场经济的规律,供不应求的结果,学费必然昂贵(少数私立学校收取高额学费,把学校办成贵族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是要进行干预的),大部分家长是无法承受的,假如国家以国有民办的形式为私立学校解决校舍问题(或租用或分期付款),就有可能相当数量私立学校诞生。私立学校多了,按市场竞争的规律,它们为了争夺生源,提高办学效益,其学费必然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更多的家庭能够承受。这样私立学校就会不断发展起来。可以说,私立学校再次产生与发展,就是义务教育走向市场的一种形式。

打破义务教育中吃“大锅饭”的现象,也是义务教育走向教育市场的一个方面。义务教育的经费是国家(地方政府)包下来的,但不能因此而不讲质量不讲效率,躺在国家身上,学校吃国家的“大锅饭”。义务教育同样也要引进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义务教育划片上学是必要的,但不宜划校上学,在一个学片中应有几所学校,允许家长和学生选择上学,体现教育竞争。那些办学有特色的教育质量高的学校,生源必然多,国家(地方政府)应按学生人数为主的拨款方式,予以肯定,并另加奖励。对那些教育质量差、长期上不去的学校,或者被质量高的学校兼并,或者让出校舍改为国有民办的私立学校,从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在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不能升入初中,他们毕业后就要参加劳动;全国还有一半以上的初中生毕业后就要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他们只有一些基础知识,而无一定职业知识技能,是很难适应劳动就业需要的。为此,在只能实行初等义务教育的地区,采取5+1或6+1学制,就是在小学毕业后再加一年职业技术教育,在初中采取2+1或3+1学制,就是在初三或初中毕业后再加一年职业技术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或生产实际的需要,为他们就业作准备。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大特色。

标签:;  ;  ;  ;  ;  

论建立教育市场的必要性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