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人民医院 云南华宁 652899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中,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经皮胆红素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若不及时治疗,会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1]。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率,本次针对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所有患儿的黄疸指数均符合治疗规定。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儿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9.2±0.5)天;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9.2±0.7)天。比较2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母乳喂养及按需喂养等,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护理,具体的如下。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将黄疸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方法及预后等内容详细告知患儿家属,并将蓝光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及治疗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知识向家属做好解释,结合家属的心理状况做好安抚工作,耐心的回答家属提出的问题,争取获得家属的高度配合,并指导患儿家属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以缓解黄疸病情。
(2)喂养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儿家属做到及时喂养,尽早的让患儿第一时间内接触到母乳并实现早吮吸,不仅可以及时补充新生儿的营养,同时还能保证黄疸患儿的营养需求。护理过程中应时刻督促家属增加喂养的次数。通常情况下每隔3h可喂奶一次,也可适当喂些开水,增强患儿的肠胃蠕动。
(3)游泳护理。可对新生儿予以游泳训练。在专业的护理人员的保护下每天予以1次游泳。将室温控制在25℃以上,水温控制在37℃,做好游泳前的保护工作,如使用防水贴来保护患儿的脐部,佩戴专门的游泳圈,控制每一次的游泳时间,以10min~20min为宜。在新生儿游泳的过程中可适当的轻抚患儿的头部、腹部和背部,以此刺激患儿的皮肤神经。
(4)促排便护理。对患儿进行全身按摩,每次按摩时间不可低于15min,一天2次。主要是按摩患儿的头部、四肢、背部,腹部,且按摩时间可适当延长,以帮助患儿肠蠕动,增加排便的次数。为帮助患儿排粪,护理人员可适当使用琼脂,剂量为500mg/kg。护理人员进行肛门体温检测时,可在温度计上涂抹适量的石蜡油,以此刺激患儿的肛门和直肠,促进患儿排便。
1.3评定方式
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经皮胆红素和血清胆红素。并评定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评定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儿的皮肤、巩膜黄染等完全消退,临床症状完全改善,血清胆红素<119.6umol/L,胎便变黄时间<3h。有效:治疗后,患儿的皮肤、巩膜黄染等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基本改善,,血清胆红素在119-170umol/L,胎便变黄时间在3-5h。无效:患儿的皮肤、巩膜黄染无明显消退,临床症状无改善,胆红素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护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所有数据的分析处理,研究结果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检测指标的比较
如表1所示,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可见,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作为一种新生儿常见疾病,严重时引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甚至会造成死亡或者严重后遗症。降低新生儿胆红素的有效办法是接受蓝光治疗,此治疗过程需要将母婴分离,并将患儿裸睡放置在光疗箱中,这些改变均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此时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关键。对新生儿黄疸患儿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做到对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早发现与早诊断,同时提升新生儿黄疸治愈率。通过对新生儿予以沐浴、按摩等护理,可促进新生儿血液循环,改善其胃肠的蠕动,进而加大胰岛素和胃肠激素分泌量,同时可刺激新生儿体表神经,使得中枢神经兴奋,帮助患儿排便,且加快血清胆红素排出的速度,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的吸收率[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经皮胆红素的改善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也明显较高。可见,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其护理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地提升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锦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2:60-61.
[2]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86-87.
[3]张海霞,许敏,胡传凤.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124-126.
作者简介:李密(1976年6月-)汉族,云南华宁,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儿科护理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李密,周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患儿论文; 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血清论文; 家属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