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10年来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资本论文,台湾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52年到1987年的36年间,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数额还只有2.96亿美元;然而1988年到2000年的12年间,台湾产业资本外移骤然上升到了超过1600亿美元,为前36年的500倍以上。在过去10多年中,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这种趋势虽然促进了自身经济的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也给台湾带来了一些问题。最近在美国华盛顿策略国际研究中心召开的一个以“近10年来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分析”为主题的研讨会上,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
资本外移的必然性
如果对一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只作粗略的划分,那就是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两个阶段:如果对开放经济再作划分,那就是商品跨国流动与要素跨国流动两个阶段。如果对跨国流动的资本从其产生的时间先后再作划分,那就是投资领域各不相同的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个阶段。从上述阶段划分的演变过程来看,台湾产业资本外移不过是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
从历史上看,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和产业资本外移的先后,加大雁飞行一样,有序排列。在产业资本外移的雁行排列上,英国居前,1914年累计达65亿美元,占发达国家总额的45.5%;美国在二次大战以后产业资本外移迅速增长,1960年累计达319亿美元,占发达国家总额的48.3%;德国、日本与中国的台湾地区则在80年代前后开始大规模的资本外移。根据雁行理论,上述国家和地区分别处于头雁、二雁、三雁和四雁的位置。
从理论上看,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在1966年首先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国际投资的解释上来。两年以后,小威尔斯进一步细化了弗农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这两位学者所提出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的分析思路:纵向上在考虑时间推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各生产要素的要求不同;横向上考虑同一时间不同的空间时,各国生产要素等客观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创新阶段的新产品由于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发和风险资本作为投入,它必然在技术要素和风险资本丰富并且这两种要素市场的机制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率先推出;当新产品定型以后进入批量生产、R&D的能力和风险资本不再是重要的要素投入,而批量生产需要的一般资本和技术劳力却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时,其他发达国家例如欧盟和日本由于拥有丰富的资本和熟练的劳动力,必然成为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该新产品最合适的生产地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新产品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标准化生产的普通商品时,生产设备上昂贵的资本已经变得便宜,一般劳动力的丰富以及接近市场成了重要的生产条件,这时发展中国家就成为这样不断处于转移之中的该产业资本合适的进入地点。
台资由南下变西进
台湾商人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的,当时很大一部分的投资都去了东南亚。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台湾对外投资中对中国大陆的投资比率出现了显著增加。美国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国家风险分析部副总裁博汤姆在研讨会上说,这个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博汤姆说,根据台湾方面的统计数字,在过去10年中台湾对外投资的72%去了中国大陆,17%去了美国,剩下的11%去了世界其它国家。
台商对大陆投资不仅在金额上出现了巨大增长,而且在产品结构上出现了很大变化。在80年代,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主要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服装鞋帽制造业。90年代初,台商开始外移电脑元配件等信息产业的硬件生产,以争取成本优势。但到了90年代中期,台湾公司开始把整台电脑的生产搬去了中国大陆,这种趋势近几年还在加快。比如在1999年,台湾个人电脑的生产还只有约1/5是在中国大陆进行的,但是两年之后,到了2001年有一半的台湾电脑生产是在大陆实现的。最近,台湾便携式电脑的制造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大陆转移。台湾电脑公司把制造工序搬到大陆后,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现在,台湾个人电脑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从前几年的1/5增加到了1/4。
台湾对中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导致制造业进一步外移,加快了经济转型。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荣义说,台湾正在经历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率从1989年的34%下降到2000年的26%,而服务业产值所占的比率则在同期从52%上升到65%。
资本外迁带来问题
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转移也给台湾经济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十分突出。过去台湾经济问题一向以通货膨胀为主,高成长、高通膨是台湾经济奇迹的写照。但近一年多以来,失业率急速升高,尽管物价上涨随经济成长减缓而放慢,但仍然抵不过失业率增加的速度,整体而言,经济学当中的总体经济表现的衡量指标——痛苦指数(计算方式为失业率加上通货膨胀率的总和)仍然呈现上升。2001年12月份台湾的痛苦指数已经达到5.26%,比11月份上升了0.09个百分点,失业人数为51.9万,比上月增加了7000人,申请救济的人由每月的8000人骤升至5万人。而在1997年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候痛苦指数才只有3.62%。
台湾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承恩教授说,企业外移一方面造成了台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空洞化问题”;另一方面,制造工序外移虽然降低了加工成本,但台湾企业的技术也随着流向大陆,从而影响到了台湾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台湾技术行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使一些准备把整个企业搬到大陆去的科技公司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他们对自己如何在全球科技产品供应环节中保持技术优势感到力不从心。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拉迪说,台湾对外投资出现的这种趋势并不会对台湾经济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个过程将帮助台湾经济向获得更高收入的服务行业发展。
至于台商大举进入中国大陆导致台湾产业空洞化问题,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国家分险分析部副总裁博汤姆说,这种观点与台湾当局台资外流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同出一辙,每当台商赴大陆投资高潮出现时就会有人提出这种警告。他说,10年前,传统产业是当红的产业,当时大家对于这些产业的出走还不是像现在一样感到忧心不已,以为企业出走会让台湾的产业空洞化,但10年后再来看当时的产业出走,其实是使台湾经济转型转向发展高科技产业。
台湾目前的高科技产业,按其中分类,主要指电力电子机械器材制造业,以台湾出口货物标准分类,主要指电子、电机及电器,也就是以资讯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台湾除了半导体产业外,根据台湾“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的资料,截至2001年底为止,台湾有14项电脑产品的产值居世界第一,包括笔记型电脑、监视器、台式电脑、主机板、电源供应器、光碟机、机壳、扫描器、绘图卡、键盘、滑鼠、网络卡、集线器、数据机等产品。而所谓传统产业,台湾“工业局”将传统、基础及技术密集三种工业分类中的前两项归为传统产业。又将制造业分为22类,其中18项视为传统产业,包括化学材料、化学制品、石油及煤制品、橡胶制品、塑胶制品、基本金属、金属制品、食品、烟草、纺织、成衣及服饰、皮革毛衣、木竹制品、家具及其装设品、纸浆及纸制品、印刷、非金属矿物以及其他18项。依据上述18项传统制造业的总产值,2001年为1275亿美元,占制造业比重为54.75%;工厂家数6.6万家,占66.54%;受雇员工人数为151万人,占62.85%;出口值为500亿美元,占41.4%。可见,传统产业在台湾经济中,现在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湾硅谷不会空洞化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博汤姆认为这是岛内这几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他说,根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处于雁行排列中的国家或者地区,一方面在接受先进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资本,另一方面在向后进国家转移自己淘汰中的产业。这种情况,如同一个浴缸一样,尽管在不断地排出脏水,只要不断有新的干净水注入,而且注入量不小于排出量,浴缸中的水就永远不会减少,“空洞化”就不会发生。台湾在1952年到2001年的49年间外资的注入量始终大于外移量,因此台湾这个浴缸中水的总量没有减少。
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2001年,在世界高科技工业一片萧条的情况下,台湾硅谷仍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其中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产业的成长则更为惊人。台湾较具优势的高科技产业投资仍集中在岛内。目前技术与产业成熟的高科技产业仍以信息电子产业为主,其主力已从前些年的电脑及周边设备转变为集成电路产业。尽管目前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虽有限,但已成为未来最具潜力的高科技产业,台湾许多传统大企业或大财团均积极向这一领域转型,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研发。台湾高科技产业向大陆转移是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必然发展,不仅不会导致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实际上,台湾在技术上具优势的产业一般都是先在岛内发展,在成熟与利润下降后,才逐渐向大陆转移,在岛内又开始新的产品升级换代。比如在10年前台湾电脑周边产业赴大陆投资,5年前扫描器厂商开始转移到大陆,3年前网路厂商开始赴大陆设厂,2000年台湾半导体对大陆投资才开始起步。正是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台湾产业的生命得以延续,而通过同时发展新的产业与产品,台湾经济也得以持续保持平稳发展。由于台湾岛内不断有新的产业出现,台湾也在不断调整新兴科技产业的内容。事实表明,台商对大陆投资10多年的发展,不仅没有导致产业“空洞化”,而且台湾科技产品已经取代传统产品成为出口主力,呈现出较强经济竞争力。因此,大陆和台湾一起发展高科技产业,对双方的经济都会有帮助。如果两岸合作发展高科技产业,形成两岸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发展的脚步会更快。未来,台湾产业的升级换代与台湾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仍会持续,由此建立起新的两岸产业分工体系,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整合及共同繁荣与发展。